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金瓶梅》中运用的大量的歇后语,除了带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外,与一般歇后语相比,其生成、构造以及运用等方面还带有强烈的修辞个性。今略胪述如下:

  • 标签: 《金瓶梅》 歇后语 修辞 民俗文化 文学评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秭归县日本斑点热患者的流行和临床特征,为提高日本斑点热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系列分析。研究秭归县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确诊并住院的18例日本斑点热患者,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60(54,68)岁。收集病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18例日本斑点热患者,17例为农民,1例为教师,均有野外接触史。主要发病时间为4至10月,春秋季最多。患者首发症状一般为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15例患者出现皮疹,12例出现焦痂,3例患者无皮疹和焦痂;患者中10例双下肢水肿,3例出现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现:15例患者白细胞正常或降低,11例血小板降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均升高,17例白蛋白降低;13例丙氨酸转氨酶和14例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11例尿蛋白异常。结论日本斑点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作为立克次体感染主要特征的焦痂与皮疹并非在所有患者中存在,因此增加了日本斑点热的诊断难度,造成患者病情的延误,甚至死亡。医疗工作者应在日本斑点热高发季节提高对有野外接触史的不明原因高热患者感染立克次体的警惕,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等及早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抗菌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 标签: 立克次体属 日本斑点热 临床特征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滑膜肉瘤(primary synovial sarcoma of the liver,PSS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例PSSL,对其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SS18(SYT)、EWSR1基因分离情况。结果2例患者为男性,肿物大小为11.6 cm×10.5 cm×8.5 cm及8 cm×8 cm×6 cm;切面灰白、灰褐色,质软及质脆,镜下大部分瘤细胞呈梭形、上皮样及小圆细胞样;肿瘤侵犯肝脏及膈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呈波形蛋白、TLE1、Fli1、CD56、H3K27Me3及INI1阳性,低相对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及细胞角蛋白18腺样成分阳性;FISH检测到SS18(SYT)基因分离信号。结论PSSL极为罕见,诊断依赖于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及SS18(SYT)基因检测,临床及病理学上需要与肝脏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及肝细胞癌等鉴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畜牧养殖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其排放特征与减排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畜牧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探讨减排路径,为实现低碳畜牧业提供参考。

  • 标签: 畜牧养殖业 温室气体 排放特征 减排路径。
  • 简介:摘要: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本土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作为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将遗文化融入日常教学活动的责任。通过有效的教育策略,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文中笔者将阐述如何优化本土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融入,以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双重目标。

  • 标签: 本土 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入 幼儿园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强度华法林预防瓣膜性房颤并发脑栓塞的效果。方法:共抽选患者70例,时间在2021年7月-2022年11月,遵循1:1原则随机分组,各35例,一组接受低强度阿司匹林治疗,记作对照组;一组接受低强度华法林治疗,记作观察组,比较分析华法林预防脑梗塞发生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脑栓塞(5.7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25.71)(P<0.05)。结论:相较于低强度阿司匹林治疗,低强度华法林的效果更佳,有效预防脑栓塞发生,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强度 华法林 阿司匹林 非瓣膜性房颤 脑栓塞 预防
  • 作者: 邬天舟 梁茜 李佳琪 李坦 杨玲玲 李江 辛娇娇 江静 石东燕 任可可 郝绍瑞 金林峰 叶萍 黄建荣 徐小微 高志良 段钟平 韩涛 王宇明 王宝菊 甘建和 冯婷婷 潘晨 陈永平 黄燕 谢青 蔺淑梅 陈新 辛绍杰 李兰娟 李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杭州 310003,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318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杭州 310003;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318000,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广州 510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 100069,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病科 300170,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重庆 400038,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武汉 43002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215006,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感染科,福州 350005,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325000,中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湘雅一院感染科,长沙 41001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200025,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710061,浙江大学医学院药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 310058;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31800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北京 10003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前期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建立相应的预后评分模型。方法利用HBV-ACLF中国诊断标准研究(COSSH-ACLF)队列,回顾性分析725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障碍(HBV-ACHD)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90 d预后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评分模型,并利用内部500例和外部390例HBV-ACHD患者进行验证。结果在725例HBV-ACHD患者中,男性为主(76.8%),96.8%患者有肝硬化基础,并发症以腹水(66.5%)多见,器官衰竭以凝血功能衰竭(4.1%)为主,90 d病死率为9.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碱性磷酸酶(ALP)是HBV-ACHD患者90 d病死率的最佳预测指标,并建立评分模型COSSH-ACHDs = 0.75×ln(WBC)+ 0.57×ln(TBil)- 0.94×ln(ALP)+10,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显著高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CTP及CLIF-C ADs(P < 0.05),500例内部随机选择组和390例外部验证组均验证了类似结果。结论HBV-ACHD患者是一组以肝硬化失代偿为主、合并少量器官衰竭的人群,其90 d病死率为9.2%,COSSH-ACHDs具有更高的预测HBV-ACHD患者90 d预后的效能,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 预后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