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1月17日,通州1—13岁中学生饮用一听雪碧后,出现头疼、眩晕症状。当日入院检查,被确诊为汞中毒。这是在不足3个月内,北京市被发现的第二例喝雪碧后汞中毒事件

  • 标签: 中毒事件 汞中毒 北京市 中学生
  • 简介:2003年6月1日13时30分,天津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接到塘沽区卫生防病站报告,该区某工地发生十余人类似中毒事件,已有1例死亡。应急处理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传真给抢救医院治疗方案,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调查情况如下。

  • 标签: 民工 毒鼠强中毒 卫生监督 饮食卫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救治"8.4"中毒事件中毒患者的工作中,我们坚持"快、细、严、实"的作风,制订药材保障方案,实施灵活保障,动用战备储备物资和公共卫生资源,在不到一周时间里,紧急筹措特殊药品39种,器材101台件,总价值达158万元,有力地保障了救治的需要.

  • 标签: 中毒事件 救治 特殊药品 药材保障 中毒患者 做法
  • 简介:摘要急性职业中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职业事故,对当事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加剧企业的风险成本。因此文章结合一起突发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就应急处置展开分析。

  • 标签: 突发急性职业中毒 应急处置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实现对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卫生应急工作的有效管理和应急能力评估,提供信息服务,结合突发中毒事件特点,我们设计开发了以卫生行政部门、中毒救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单位为主要用户的平台。本文介绍了平台的设计思路、特点、构架及实现方式,以期通过平台的推广应用来提高应急资源信息的利用度,为突发中毒事件处置提供信息支持。

  • 标签: 突发中毒事件 卫生应急 信息平台
  • 简介:目的为了满足全国突发中毒事件技能竞赛的需求,考察省级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方法以突发中毒事件的特征为基础建立突发中毒事件桌面推演案例,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制开发了突发中毒事件桌面推演系统。结果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朋最务器(B/S)模式,通过网络进行试题的收发,各省参赛队伍通过互联网进行中毒技能竞赛桌面推演环节。结论中毒桌面推演系统是中毒卫生应急演练和计算机的结合,为提高中毒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校验应急预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 标签: 突发中毒事件 桌面推演 应急演练 卫生应急
  • 简介:目的:研究设计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的移动操作平台。方法:以机电一体化、集成化为主导,对中毒现场处置内容中涉及的装备开展集成平台设计研究。结果:中毒现场处置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个体防护等装备以现场应急箱方式进行箱囊化装备,移动操作平台可以现场快速进行毒物鉴定和现场信息及时传输。结论:中毒事件处置移动操作平台对现场处置装备的集成化满足了现场应急处置需求。

  • 标签: 中毒 处置 操作平台 设计 探讨
  • 简介:摘要对2018年8月21日至12月13日浙江省温州市某地的一起毒鼠强中毒事件过程进行调查,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中毒事件因人为毒鼠强投毒致6人中毒,间断发病,确诊延迟,昏迷伴抽搐为其重症表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治疗重症疗效好,6人均痊愈。提示不明原因的昏迷伴抽搐要考虑中毒可能,毒鼠强虽禁用,仍需高度警惕,避免延误诊治发生。

  • 标签: 中毒 毒鼠强 投毒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022年哈尔滨某区幼儿园报告的一起中毒事件,查明中毒原因以减少此类事件发生。方法 样本以传统法分离培养、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和分子分型,并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果与 VITEK-2 Compact 仪鉴定结果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该起中毒事件,70份样本中,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22株,食品未检出沙门氏菌、病人粪便样检出率为45%、环境样本检出率为43%。22 株菌的PFGE条带一致、同源性100%,显示为同一克隆。结论 该起事件为幼儿接触园区内含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的环境而致。监管部门应加大幼儿园内环境卫生管理力度;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幼儿园卫生制度的制定,严禁幼儿园内圈养家畜。

  • 标签: 沙门氏菌 中毒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简介:2007年3月12日,接城区某中学疑似食物中毒报告。该校高一年级有一个班自晚读课开始的50分钟之间,陆续有9位同学出现面色潮红、头晕、头痛、心率加快、胸闷等症状,因该校高一、高二、高三不在同楼层就餐,食物品种不同,且高二、高三未发现类似病例,遂决定对高一学生进行调查。

  • 标签: 食物中毒 调查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1起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制定传染病症状调查表和GB17012—1997《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T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及《卫生防疫和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采集5份标本,从3份粪便标本及一份呕吐物标本中检出普通变形杆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为1起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 标签: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变形杆菌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误食拟卵盖鹅膏中毒病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少尿、急性肾功能损伤伴轻度肝损伤,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后痊愈出院。鉴于不同蘑菇毒性不同,对毒蘑菇的物种鉴定有助于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中毒 蘑菇 急性肾损伤 拟卵盖鹅膏 食物中毒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查明引起本次药酒中毒事件的原因。方法对中毒发生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结果该起事件发生中毒3人,其中死亡1人,中毒者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视物模糊,均是来自贵州罗甸县种植桉树民工饮用自采“药材”泡制的药酒,感官判断药酒渣及原材料为断肠草,经实验室检测药酒渣及原材料的葫蔓藤碱,结果均为阳性。结论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该起事件为饮用含断肠草的药酒中毒事件,加强断肠草与金银花植物形态鉴别,断肠草不可食用,同时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预防误将断肠草当金银花而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断肠草 中毒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丹东地区突发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性质、致病因素、中毒类型、波及人群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法对2005年7月12日至8月24日期间丹东市内及三县(市)8家较大医院报告收治毒蘑菇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毒患者105人,死亡11人;中毒者均有野生蘑菇进食史;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78岁,青壮年居多。主要临床类型为胃肠炎型和肝肾损害型两种,未见其他临床类型的病例。临床症状符合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蘑菇中毒特点,形态学、毒理学鉴定中毒蘑菇为白毒伞、鳞柄白毒伞中毒场所主要在家庭。结论此次毒蘑菇中毒事件是散发性的较大食物中毒事件,致病因素是误食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所致,属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

  • 标签: 毒蘑菇中毒 白毒伞 鳞柄白毒伞
  • 简介:1998年12月25日,江西省定南县和龙南县发生进食工业猪油引起食物中毒的恶性事件。该起恶性食物中毒事件,暴露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总结该次食物中毒的经验和教训,对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水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中...

  • 标签: 食物中毒事件 食物中毒报告 食品卫生监督员 食品原料 食品生产 卫生防疫站
  • 简介:近期,邹城市疾控中心和太平镇卫生院联合举办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演练。事件假定为某化工企业脱硫车间在维修过程中因阀门破裂气体泄漏造成职业中毒,三名员工发生中毒,其中一人昏迷。演练活动按照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响应终结等步骤逐项进行。演练过程中,疾控中心和太平镇卫生院反应迅速、沉着应对、处理高效、措施得力。达到了演练活动的预期目的。

  • 标签: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应急演练 镇卫生院 邹城市 疾控中心 气体泄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宾阳县桐油果中毒的特征及引发原因,为预防与控制桐油果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2004~2011年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处理的桐油果中毒事件资料。结果2004~2011年,宾阳县共发生桐油果中毒事件7起,中毒59人,罹患率25.43%。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小学,每年的9~12月是事件发生的季节,小学生、幼托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误服。结论应加强农村小学生、幼托儿童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 标签: 桐油果 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