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概述所谓连续暴雨是指安康地区(10站)连续两天以上出现至少一站日雨量(20~h—20~h)大于等于50mm的降水过程.按此标准统计,连续暴雨从6月到10月在安康均有发生.且主要集中出现在7到9月,其中又以7月出现的频数最高,9月次之.本文以暴雨日为特征日,采用(0,1)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安康7月连续暴雨的预报方程.

  • 标签: 暴雨预报 暴雨日 降水过程 预报方程 不稳定能量 南支槽
  • 简介:分析了1998年6月12~27日、7月18日~8月1日江西中北部出现的2次特强连续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环流形势特征及物理量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 标签: 暴雨 诊断 分析
  • 简介:通过对2002年6月25日至7月1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连续暴雨过程进行环流形势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认为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和中层500hPa欧亚高纬度地区两个大型天气系统的同时相对稳定,是冷暖气团长时间对峙的主要原因,中层500hPa中低纬度低压槽与下滑槽的不断东移南压是造成低层降水系统的发生发展、触发低层能量释放与再生的直接因素.同时对连续暴雨提出了预报要点.

  • 标签: 暴雨过程分析 特征 连续暴雨 预报要点
  • 简介:通过分析98.6连续暴雨过程的扰动风场与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扰动风场与非线性和线性对称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非线性和线性对称不稳定与降水强度和位置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日常降水预报中应注意扰动风场的变化以及非线性和线性对称不稳定.

  • 标签: 扰动风场 对称不稳定 降水强度 降水位置
  • 简介:利用1960~2000年共41a资料,对我省主汛期(5月30日~汛期结束)连续暴雨过程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做好我省汛期连续暴雨的预报服务提供了较好的气候背景信息.

  • 标签: 主汛期 连续暴雨 气候分析
  • 简介: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05年9月初庐山连续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因北方高压脊的阻挡,"泰利"低压在赣西北停滞,导致庐山出现持续强降雨.强降雨期间,高层流线散开,低层流线汇合;"泰利"登陆后西北行时,低压西部有冷空气补充;庐山低层并未直接受冷平流影响;对应2次暴雨极值的出现,庐山高、低空的动力、热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均有利于降雨加大,高山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从而导致这次庐山降雨加强.

  • 标签: 持续强降雨 低压环流 成因分析 庐山
  • 简介:本文在分析产生“94·6”赣南连续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急流活动的基础上,对(?)场,中尺度云图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发现:水平低层(?)增值明显,且又是(?)的高值中心所在的区域在短期内发生暴雨的可能性较大;这次连续暴雨天气过程是多个中尺度云团生成、合并,几乎沿同一路径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路经赣南与暴雨区吻合。

  • 标签: 暴雨 天气系统 θse场 中尺度云团
  • 简介:阐述了产生江西省2002牟6月底连续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并对这次过程进行了物理量诊断分析和中尺度云图分析.

  • 标签: 暴雨 形势 分析
  • 简介:本文对新余市十七年来连续暴雨的成因,从天气形势基本特征,卫星云图,大气稳定度以及单站综合要素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新余市连续暴雨预报着眼点。

  • 标签: 暴雨 环流特征 成因分析
  • 简介:利用地面自动站和区域气象站常规观测数据、MICAPS天气图、NCEP1°X1°再分析产品以及卫星和雷达产品,对陕西北部榆林市2016年8月11日20时一16日20时连续出现的对流性大暴雨天气进行水汽条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连续出现的对流性大暴雨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期,其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与贝湖加尔双冷涡底部分裂的冷空气在榆林上空交汇,两个系统都是稳定的大尺度系统,从而形成长时间对峙,有利于切变、辐合等低值系统生成和发展,触发对流性大暴雨。(2)连续暴雨与对流有效位能呈正相关,容易出现在CAPE高能舌附近梯度最大处,对应850hPa辐合线附近暖区一侧。(3)连续暴雨期间850hPa辐合线一直维持,水汽通道有盂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4个来源,通过南支槽和副高外围环流输送。(4)连续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分为触发、维持和增强3个阶段,在暴雨的启动阶段,干线过境和水汽辐合抬升起触发作用;维持阶段主要依赖深厚的湿层;增强阶段表现为更强的辐合和更强的上升运动带来更大的降水。(5)大暴雨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高空槽云系上生成中尺度的暴雨云团,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降水回波内部生成低层强辐合和高层强辐散,最大反射率因子为55dB=

  • 标签: 对流性大暴雨 水汽通量辐合*目对湿度 垂直运动 陕西北部
  • 简介:摘 要:利用NCEP(2.5°×2.5°)再分析资料、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0年5月30日-6月10日桂林发生的连续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从天气形势、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这次连续暴雨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2020年5月30日-6月10日连续暴雨过程主要由500hPa高空槽、低层切变线、低空西南急流、地面弱冷空气及地形的共同影响造成的,200hPa高空广西都是反气旋性环流,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每次过程都具有很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此次过程桂林基本处于副高西北侧,大环境背景较稳定,高空槽和冷空气活跃,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使得切变线一直在桂林及附近区域来回影响,桂林处于辐合系统过渡带,处于强对流降水带附近,天气尺度系统的频繁发展造成这次过程的连续性。降水回波的强度强,最大强度达到50dBz,降水效率高,且多次出现列车效应,是造成桂林的中部、西部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原因。

  • 标签:
  • 简介:利用实况资料对江西省上饶市2002年6月底出现的连续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产生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配置和一些物理量场的特征,对今后预报暴雨过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标签: 暴雨 形势 物理量 分析
  • 简介:一阵风吹过,老天板起了脸,怒气腾腾地向大地咆哮.地上零落的树叶被吹得漫天飞舞。

  • 标签: 《暴雨》 小学 作文 秦紫瀚
  • 简介::本文利用常规资料、物理量场特征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0年6月9日-13日连续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续暴雨过程是发生在大尺度环流相对稳定的形势下,且中、低层天气系统中有切变线和静止锋的存在,暴雨的落区就是发生在低层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附近。

  • 标签: 连续性暴雨 研究
  • 简介:1999年6月24日到7月1日浙江省嘉兴市出现连续暴雨过程.500hPa环流特征与以往梅汛期不同,中低层华北高压少动,西南急流明显,稳定的中低层切变和江淮气旋发生发展,水汽通量散度及θse为这次降水提供了重要和必要条件。

  • 标签: 暴雨过程 500hPa环流 江淮气旋 ΘSE 梅汛期 水汽通量散度
  • 简介:1前言2006年5月17~18日漳州市连续2天出现全区性大暴雨过程(表1)。17日全市降水31.4~17.4毫米,全市10个站,5个站达到暴雨,4个站达到大暴雨;18日全市降水54.2~281.3毫米,3个站达到暴雨,6个站达到大暴雨.1个站达到特大暴雨。据历史资料查询得知,这是漳州市有气象资料以来第四次连续2天出现大暴雨过程,由于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大,造成很多房屋倒塌,农田被淹,堤防被毁,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1县115个乡镇受灾人121达234.44万人,占漳州总人口的一半,全市受淹村庄637个,受淹民房13.6万间,倒塌房屋4397间,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37.313亿元。有必要对此次过程的环流背境和物理量条件做一分析。

  • 标签: 大暴雨过程 漳州市 成因分析 连续性 台风 珍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请你从一个进口到另一个出口,中途要穿过乌云、雨伞、骄阳,在穿过乌云前得先行取伞,但不能连取两把,而行至骄阳时,手中不能拿着伞,不能重复或交叉。

  • 标签: 中学生 智力游戏 游戏方法 "暴雨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