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管内超声是在介入技术基础上开展的一项实时血管内成像技术,可展现血管的截面图像,分辨管壁的结构、识别斑块、动脉夹层等。血管内超声可以实现虚拟组织学成像、彩色血流成像、三维重建等成像效果,不仅可以对斑块进行定性分析,还可以对斑块成分进行定量。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血管内超声可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实现更精确的管径测量,优化支架的类型选择及植入定位,评估支架植入的满意度,减少及预防支架的并发症,在脑血管介入领域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 标签: 血管内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 血管内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对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共有200例乳腺疾病患者接受超声诊断治疗,对他们的诊断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超声影像检查的结果显示200例诊断结果中有66例患者存在有不同情况的乳腺疾病,其中乳腺增生病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应当在临床上给予足够的重视。结论超声影响诊断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提升了准确率,误诊漏诊几率降低,让患者得到了比较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影像 诊断研究 进展探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超在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肌腱损伤患者术前、术后应用高频超声探头作彩超检查,对比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情况。结果70例患者术中探查均与彩超报告相符,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彩超检查在闭合性肌腱损伤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简便、迅速等特点,是肌腱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肌腱 闭合性损伤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科的职业感染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影像科在医务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感染风险,总结防范职业感染风险的经验、做好预防及管理措施。结果加强超声影像科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确保超声影像科的职业安全。结论超声影像科的工作越来越广泛,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消除各种感染风险,减少职业感染是必要的。

  • 标签: 超声影像科 职业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超声检查,对其检查影像进行研究分析,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26例接收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使用胆囊超声影像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区影像分为V型I型类似正常小胆囊的“伪胆囊”,Ⅱ型似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伪胆囊”,Ⅲ型似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的“伪胆囊”,Ⅳ型似较强的实体状回声团块。V型无异常超声影像胆囊区被气体充填。结论临床中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使用超声诊断,可以对其并发症情况进行检测,提前的进行预防,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术后胆囊区 超声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影像特征、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前超声影像特点,与术后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影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的特征和意义。结果术后病理诊断120例均为急性阑尾炎患者,通过超声影像分析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14例,6例为明确诊断,正确诊断率95%。结论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确认阑尾的位置、阑尾炎的病情、有否并发症及进行鉴别诊断,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超声影像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性损伤的影像学评价,其许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脏检查结果等进行评价,对其和我院在同期收治的肾功能正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房舒张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房舒张末期容量和收缩期末期容量有显著性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射血分数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着显著性差异,心脏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发现心脏功能损害比较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心脏损害 慢性肾衰竭 心脏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诺基亚发布今年一季度财报.净营收76.5亿美元,同比降20.4%;净亏损1.96亿美元,同比大幅收窄78.4%。对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而言,现在面临着两难的境地,是保功能手机还是放弃该业务发展智能手机?

  • 标签: 影像 智能手机 业务发展 诺基亚 净亏损 CEO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每年七月,华北地区雨季悄然到来,小浪底水利枢纽也在这个季节爆发出它的英姿一一排沙等待汛期。著名摄影师马志伟先生和他的团队赴小浪底拍摄,主机是一台没有安装任何附件的REDEPIC,搭载一支是德国卡尔·蔡司公司推出的UltraPrime8R超广角镜头,采用升格功能拍摄从大坝内侧喷涌而出的“黄色巨龙”.蔚为壮观。

  • 标签: 小浪底水利枢纽 影像 超广角镜头 华北地区 蔡司公司 摄影师
  • 简介:JohnLenon和KurtCobain恤上早已非潮人专利,把照片印在家居用品上才是不折不扣的最新鲜想法!

  • 标签: 影像 印制 家居用品 新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和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36例盆腔肿块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检测资料分组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分析12项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灶内正常卵巢结构、盆腔带状回声、囊腔内实性区、囊液透声性、壁厚度、周界毛糙不规则、腹水量、乳头及肿瘤内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方面有明显的鉴别意义,囊内分隔方面无明显意义。结论病灶内发现正常卵巢,盆腔内带状回声,囊液透声差,壁增厚毛糙是盆腔脓肿及炎性肿块区别于卵巢癌的重要声像特点;彩色多普勒探测肿瘤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盆腔炎 卵巢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现行放射科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影像网络配套建设情况及各自优缺点,提醒大家重视放射科数字化升级改造中影像网络建设,以尽可能发挥数字影像设备及影像网络的最大性能。方法通过走访多家进行了放射科数字化升级的医院,总结出现存的三种规模的影像网络,分析各自优缺点。结果建立功能强大的PACS系统,能充分发挥数字影像设备的优势。而简单的影像网络不能全面发挥数字设备的优势,但投资成本小,适合小型医院使用。结论影像网络性能对数字影像设备能否充分发挥其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放射科数字化升级改造时,要重视影像网络建设,做到提早规划,配套建设。

  • 标签: 放射科 数字化 升级改造 影像网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腹部X线平片以及CT这三种影像检查对于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在术前进行腹部X线平片、B超以及CT3种检查并且经过手术证实的肠梗阻患者共60例,以回顾性的方法对这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诊断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超声、腹部X线平片以及CT对于肠梗阻诊断的符合率分别如下83.3%、91.7%还有95%;对于梗阻部位的判断正确率分别如下45%、46.7%还有80%;对于梗阻原因诊断的准确率分别如下36.7%、33.3%还有66.7%;对于梗阻是不是发生绞窄的准确率分别如下75%、16.7%还有80%。相对于X线而言,B超以及CT对于绞窄性肠梗阻有诊断意义,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肠梗阻的患者应该先进行常规的B超检查;对于粪石、结石以及肿瘤所导致的肠梗阻还有绞窄性的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联合超声检查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

  • 标签: 超声 腹部X线平片 CT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对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天宜乳腺医院手术或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的135例乳腺导管内病变(含116例DIN)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依据美国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和乳腺影像学特征及多普勒血流对病变进行BI-RADS-US分类.将BI-RADS-US3~4类且病理诊断为DIN者判为阳性,而非DIN者判为假阳性;将BI-RADS-US1~2类且病理诊断为DIN者判为假阴性,而非DIN者判为阴性.由此计算BI-RADS-US诊断DIN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在DIN患者中:普通型导管增生(UDH)35例,其中20例(57.14%,20/35)超声表现为乳腺呈片状回声增强或低回声结节,BI-RADS-US2类;平坦型上皮异形(FED)4例,以及导管上皮非典型性增生(ADH)50例,其中37例(68.52%,37/54)超声表现为乳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乳头状突起性病变或腺体局部增厚伴低回声结节,病灶以Ⅰ级血流信号为主,BI-RADS-US3~4a类;导管原位癌(DCIS)27例,其中19例(70.37%,19/27)超声表现为乳腺导管不规则增宽,管壁增厚伴管腔内簇状微钙化,或不规则低回声结节,或聚集分布的小囊区,病灶以Ⅱ级血流信号为主,BI-RADS-US4类.BI-RADS-US3~4类诊断乳腺DI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结论BI-RADS-US对DIN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病理学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
  • 简介: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好发于60~70岁,男女比例约为2∶1。东亚包括朝鲜、韩国、日本及中国是世界上胃癌的高发地区。我国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患者约40万,占全世界胃癌发病总人数的42%,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近5年来,19~35岁的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这可能与不合理的饮食如经常食用霉变的粮食、烧烤、烟熏及腌制食品、咸菜以及过多摄入食盐有关。腌制食品及咸菜中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易被机体吸收,在胃内被细菌的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成致癌的亚硝酸胺。其次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其分泌的毒素可能具有促癌作用。

  • 标签: 胃癌患者 影像诊断 幽门螺杆菌感染 癌发病率 亚硝酸盐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