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环境犯罪前置性规范的行政可能存在瑕疵。行政瑕疵包括行政规范违法、行政处分违法以及行政规范欠缺三种情况。行政规范瑕疵分为行政法规违宪与行政命令违法。行政处分瑕疵可能导致行政处分无效以及行政处分可撤销两大类。行政存在瑕疵时,刑事法院是否有审查权、环境犯罪如何处理,外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应当区别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法院对规章及其以下的抽象行政行为以及具有重大明显违法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的适法性应当具有审查权。行政规范欠缺时环境犯罪的处理可以在立法技术上通过反面规定的形式加以解决。

  • 标签: 行政瑕疵 环境犯罪 行政规范 行政处分 违法
  • 简介:行政违法性认识不是违法性认识的对象,也并非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但要想成立行政违反加重犯,则必须具备行政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就认识错误而言,行为人对符合行政管理规范规定的禁止事项的认识错误,属于事实的认识错误,可以阻却犯罪故意的成立;但对禁止事项的评价错误则属于法律的认识错误,只有根据具体情况,行为人确实不具有回避行政违法性认识错误之可能时,才不构成相应犯罪

  • 标签: 违法性认识 犯罪故意 行政违法性认识 认识错误
  • 简介:近年来土地犯罪案件频发,逐渐演变为有巨大负面影响的社会问题,对之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研究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创造性地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土地行政人员职务犯罪进行解读和剖析,意在开辟土地犯罪研究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

  • 标签: 土地行政人员犯罪 犯罪心理形成机制 内外化机制 异化接触
  • 简介: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基层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最近,我从新闻媒介中获悉,某地工商局两名执法人员在查处非法拼(组)装汽车违法行为时.采取“罚款放行”、“以罚代刑”(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的手段,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被检察院依法逮捕并提起公诉。送交法院审判。由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有查处违法行为的职责,为避免重蹈覆辙的教训,特来信咨询: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也构成犯罪吗?哪些“以罚代刑”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读者:孟卫华

  • 标签: 刑事处罚 行政处罚 执法人员 违法行为 以罚代刑 行政机关
  • 简介: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职务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社会监督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在更广的范围内受到检查和监督,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是贪贿犯罪

  • 标签: 人员职务犯罪 原因预防 特点原因
  • 简介:并不是所有的行政不作为都会成立渎职犯罪.学界专门研究行政不作为与渎职犯罪关系及其界限的文章较少.从行政不作为和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入手,通过对不作为行为的行使主体及主体的主观心理、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两者的法律后果、法律的相关规定来说明行政不作为和渎职犯罪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理清行政不作为一般违法和行政不作为渎职犯罪的界限、区分不作为与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程度、界定渎职犯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来阐释行政不作为行为与由不作为行为构成的渎职犯罪的界限,以期达到罪刑相适应的结果.

  • 标签: #行政不作为 渎职犯罪 滥用职权 构成要件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10号《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已经2001年7月4日国务院第4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朱镕基二○○一年七月九日

  • 标签: 行政执法机关 案件移送 涉嫌犯罪案件 公安机关
  • 简介:刑释解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回归社会后通常面临诸多困难,由于缺乏解决困难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被迫走上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有效预防并控制这些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本文试图从司法行政的角度予以阐述,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出路。

  • 标签: 刑释解教人员 重新违法犯罪 防控 司法行政
  • 简介:摘要:基层扶贫领域职务违法犯罪治理中的行政监督主要包括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主的扶贫领域的信息公开制度、保证扶贫权力规范行使的行政监督相关的系列程序规范,以及行政机关的内部纪律监督等内容。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信息公开制度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重视和贯彻、扶贫行政程序法供给严重不足,以及内部纪律监督的刚性约束能力欠缺等问题,使相关行政监督遏制基层扶贫领域职务违法犯罪的功能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可以从构建以最大限度为原则的及时便民的扶贫信息公开制度、构建以扶贫资金运用为核心的多层次扶贫行政程序法规体系,以及强化基层扶贫领域的干部考核和党组织建设制度等有效措施,对基层扶贫领域职务违法犯罪治理中的行政监督机制进行完善性构建。

  • 标签: 基层扶贫 职务违法犯罪 违法犯罪治理 行政监督 机制构建
  • 简介: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职务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包括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以及渎职犯罪等。近年来,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人员利用职权,凭借行业垄断地位等有利条件大肆索取、收受贿赂,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对违法经营的商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影响了政府威信,挫伤了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 标签: 行政执法人员 职务犯罪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社会不稳定因素 预防 原因
  • 简介:在内幕交易案件的刑事诉讼中,由证券监管部门出具的行政认定意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般包括了内幕人、内幕信息敏感期的起止日期、违法所得的计算等影响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要素。关于行政认定意见的争议普遍存在于内幕交易刑事诉讼中,也是司法实践中广受关注的控辩争点。通过分析行政认定在内幕交易刑事案件中的辩方困境问题,认为证券监管部门的行政认定在形式、内容、启动程序等方面尚欠缺统一规范。因此,在行刑衔接的背景下,应完善对行政认定的司法审查,避免行政认定意见中循环论证的逻辑缺陷,明晰内幕交易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在法律解释、证据标准等方面的区别及衔接,实现对内幕交易违法犯罪的准确认定与处罚,提高司法质效。

  • 标签: 内幕交易犯罪 行政认定 行刑衔接 证券犯罪
  • 简介:目前,我国经济犯罪侦查中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罚代刑现象普遍存在,移送涉嫌经济犯罪缺乏明确的法律标准,对经济案件移送的监督缺位等。构建完善的衔接机制可多角度探讨,重点可关注经济犯罪侦查中执法衔接的前提、关键和核心。

  • 标签: 经济犯罪侦查 行政执法 刑事执法 衔接机制
  • 简介:区分刑事犯、行政犯的标准不具有可操作性,无论是以伦理道德的标准还是以生活秩序的标准,都无法明确划清二者的界限。区分刑事犯、行政犯是德日为解决本国立法背景下的特定问题而创制的理论,在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模式下,区分二者并无现实意义。行政犯的故意成立原则上也不需要违法性认识,对刑事犯和行政犯在敌意的认识因素上应适用统一标准。

  • 标签: 行政犯 刑事犯 区分 故意
  • 简介:区分刑事犯、行政犯的标准不具有可操作性,无论是以伦理道德的标准还是以生活秩序的标准,都无法明确划清二者的界限。区分刑事犯、行政犯是德日为解决本国立法背景下的特定问题而创制的理论,在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模式下,区分二者并无现实意义。行政犯的故意成立原则上也不需要违法性认识,对刑事犯和行政犯在故意的认识因素上应适用统一标准。

  • 标签: 行政犯 刑事犯 区分 故意
  • 简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积极行动,协调配合,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在整顿经济秩序中,卫生行政部门对查获的涉嫌构成犯罪行政违法案件,如何向司法机关移送了解甚少。不仅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果,而且使有些犯罪分子得不到及时惩处,这对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行动的开展十分不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对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卫生行政机关 公安机关 案件移送 涉嫌犯罪案件 行政处罚
  • 简介:刑法关于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应如何理解及运用?文章以杨桌脱逃案为切八点.系统阐述了二者的由来、构成条件,区别及认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案的判决。

  • 标签: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着手实行犯罪
  • 简介:理解犯罪热点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需要相关犯罪理论的指导。理解犯罪热点具有多种方法和技术。在介绍各种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犯罪制图技术在理解犯罪热点上的显著重要性。识别犯罪热点需要借助一定的空间分析工具,各种空间分析工具具有自身特定的优缺点及不同的用途。为防止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犯罪热点分析应考虑多种因素,以科学的方法实施。

  • 标签: 犯罪热点 理论基础 方法和技术 犯罪制图 空间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