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PICC导管相关的原因分析,旨在探讨出能有效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对出现感染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通过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导管相关的患者46例,通过总结感染的原因进行预防和治疗并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46例PICC导管相关的患者经及时拔管和抗感染输液治疗并给予人性化、优质的护理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通过对PICC插管患者进行预防并对PICC导管相关患者优质护理能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痛苦减少经济损失。

  • 标签: 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 预防护理
  • 简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作为重症病房内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之一,发病率日益增高,造成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预后不佳。因此,重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加以介绍,以期对广大医护人员给予帮助。

  • 标签: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 抗菌药物 导管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导管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血清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HD治疗的376例患者,根据治疗期间导管相关情况,分为感染组36例和未感染组340例。无菌采集血液、导管尖端或导管液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记录患者年龄、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穿刺次数、置管时间、透析频次和透析血流量等临床特征,归纳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的影响因素;分别于置管前、置管后1d、疑似感染感染确诊后,检测血清PCT和HBP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和HBP对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376例HD患者发生导管相关36例(9.57%),分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26.53%)、金黄色葡萄球菌(20.41%)和鲍氏不动杆菌(16.33%)为主;年龄(OR=1.853,P=0.037)、合并糖尿病(OR=1.978,P=0.013)和置管时间(OR=2.042,P=0.013)是HD患者导管相关的影响因素;疑似感染后,血清PCT、HBP和联合检测诊断HD导管相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0.738、0.836(P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导管 相关性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相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①年龄:OR为3.2,95%CI(2.67,3.83);②导管留置时间:OR为17.66,95%CI(9.68,32.22);③疾病因素:OR为44.69,95%CI(27.96,71.43);④APACHEII评分:OR为14.68,95%CI(9.69,22.24);⑤免疫功能低下:OR为2.5,95%CI(2.01,3.11);⑥静脉营养:OR为14.68,95%CI(9.69,22.24);⑦置管者年资:OR为2.27,95%CI(1.72,3.00);⑧多腔导管:OR为4.06,95%CI(2.81,5.86)。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疾病因素、APACHEII评分、免疫功能低下、静脉营养、置管者年资及多腔导管等。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的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和未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发生感染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深入探究,并与为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导管相关诱发因素,明确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经对患者临床资料深入探究分析了解,诱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患者年龄、呼吸机通气 、置管时间、应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大量抗生素治疗、昏迷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过程中,很容易诱发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也诸多,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明确诱发感染的主因素,针对性地预防与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尽早康复提供保障。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的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和未发生院内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发生感染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深入探究,并与为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导管相关诱发因素,明确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经对患者临床资料深入探究分析了解,诱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患者年龄、呼吸机通气 、置管时间、应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大量抗生素治疗、昏迷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过程中,很容易诱发院内感染合并导管相关,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也诸多,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明确诱发感染的主因素,针对性地预防与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尽早康复提供保障。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即CRBSI)的高危因素以及有效预防对策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行血管导管留置术治疗,且术后发生血流感染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诊治方法等展开回顾性分析,并深入探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CRBSI多发于ICU,这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疾病类型、抗生素使用以及置管时间等因素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结论在ICU中,为有效预防CRBSI的发生,医护人员就需按照规范完成各项操作,正确选择穿刺点,合理应用抗生素,并严格控制患者的置管时间等。

  • 标签: ICU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相关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深静脉置管治疗的病例148例,分析导管相关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置管部位、留管时间过长等为导管相关的主要因素。结论留置深静脉管的危重病人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导管相关的发生率。

  • 标签: 深静脉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析效果。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 256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128名患者。让实验 1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干预,让实验 2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导管留置时间以及血流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 2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血流感染发生率较低( P< 0.05)。 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价值大,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集束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危险因素,为开展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中PICC导管相关率13.63%(74/543),将发生感染患儿纳入感染组,余者纳入对照组,调取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相关资料。结果研究显示,感染与对照组早产比重、极低体重比重、剖宫产比重、5minAgpar≤3分比重、置管部位、置管时间≥7d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发生率较高,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与早产、极低体重、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置管部位与时间密切相关,需做好风险等级管理,科学选择置管部位,积极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理集束化管理。关键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析效果。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 256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128名患者。让实验 1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干预,让实验 2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导管留置时间以及血流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 2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血流感染发生率较低( P< 0.05)。 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价值大,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集束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血透患者导管相关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因导管相关在我院住院的40例血透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治疗方案及结局。结果27例患者病原学检查阳性,革兰阳性球菌17例,革兰阴性杆菌8例,真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见占37%,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最高,长期导管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更高。结果死亡1例,拔除导管8例,31例患者导管得以保存。结论应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导管类型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ICU导管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ICU导管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组间患者导管相关的出现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相关出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ICU导管 综合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透导管相关的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行血透治疗的肾脏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分为感染组20例及非感染组60例,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总结引发该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老年、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长、使用密闭透明塑料敷料为诱发血透导管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P

  • 标签: 血透 导管相关性感染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急危重症病学的发展,深静脉留置导管在危重病人救治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血流动力学监测、快速扩容、长期输液、肿瘤化疗、全胃肠外静脉营养(TPN)及血液净化等,尤其适用于开颅术后烦躁、多动、病程长、输液量大且种类多的病人特点,但血管留置导管引起的导管相关(CRI)也成为临床严重的并发症。CRI已成为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就针对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预防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 静脉导管 相关性 感染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的引发因素及护理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进行PICC的60份老年肿瘤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原学检查及引发PICC感染相关因素。结果60例患者共发生PICC相关5例,感染率为8.33%,其中局部感染3例,血行感染2例;PICC相关的发生与置管位置、输注液体种类、化疗疗程、导管留置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PICC置管,优选置管位置,严格进行PICC标准化操作,输注高营养液前后脉冲式冲管,合理选择导管留置时间,化疗结束后及时拔除,提高患者自我处理意识,减少相关的发生。

  • 标签: 老年肿瘤患者 PICC导管 相关性感染分析 处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