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某公司送检的腐乳产品进行杆菌检验时检出的可疑菌株进行鉴定分析和总结,避免发生由于产品被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方法:按 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杆菌检验》进行取样及鉴定分析 [1]。结果:从送检的腐乳产品中检测出杆菌,结果数据为 1.8×103CFU/g。结论:杆菌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 ,超过一定限量便会产生毒素继而引起食物中毒,因此防止产品被杆菌污染是腐乳生产企业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腐乳 蜡样芽胞杆菌 食品安全 鉴定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由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流行特征,提出预防措施谨防杆菌污染食物,食物应冷藏或温保存,食前应充分加热,同时,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和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 标签: 蜡样芽胞杆菌 食物中毒 四起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了解鄂尔多斯市杆菌在市售食品中的污染情况。 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杆菌检验》 GB4789.14 对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 5 种场所 4类食品中 85份样品共检出杆菌 11份,检出率为 12.9%。 4种场所中的 5类食品中,奶吧污染严重,奶吧中巴氏杀菌乳的检出率均为 30%,其次是超市,超市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出率为 23.3%;最后是学生午餐,检出率为 10%。 结论: 杆菌的检测在预防食源性疾病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各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视。

  • 标签: [ ] 蜡样芽胞杆菌,食品微生物检验,食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由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制定食源性疾病调查登记表和GB/T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结果受检样品有米饭1份,包子1份,热干面原料1份,呕吐物2份。其中有1份呕吐物中检出杆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1起由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 标签: 蜡样芽孢杆菌 食物中毒 调查
  • 简介:因食用烧饵块发生一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食用者183人,中毒122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确定为食用被杆菌污染的烧饵块引起的食物中毒。

  • 标签: 蜡样芽胞杆菌 学生 集体 食物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在夏季因奔丧聚餐后吃了可疑剩余米饭菜导致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展开实验室检验,分析其流行因素及病原学,为之后的卫生防控作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进行生物样本采集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米饭,回锅肉,炒莲白各250克。呕吐物.肛拭.排泄物现场接种葡萄糖肉汤,并利用荧光PCR法及细菌培养方法对采集的12份生物样本进行测定。结果经荧光PCR法检验后,在剩余米饭中检出菌及HBL毒素阳性;经细菌培养检验出剩余米饭中的菌计数15*106cfu/g.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因食用被杆菌污染的剩余米饭所导致。因此,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在夏季,尤其是在缺少冷藏条件下应做好剩余食品的管理工作,食用前应充分加热,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夏季 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菌 荧光PCR法 标准菌株CMCC质控菌株 细菌微生物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照罗马III诊断标准选择300例IBS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A(100例)、对照组B(100例),治疗组联合应用得舒特及杆菌片,对照组A则单独口服杆菌片,对照组B单独口服得舒特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副作用情况。结果单独应用杆菌片与单独应用得舒特对肠易激综合征均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分别为53.0%和55.0%,而二者联合应用有效率达91.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得舒特、杆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 标签: 得舒特片 蜡样芽胞杆菌片 联合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本院2006年9月~2010年6月分离的杆菌的感染状况以及耐药性与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API50CH试验条进行菌株鉴定,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采用K-B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杆菌39株,其中腹泻便/呕吐物的分离率最高,共检出14株,占35.9%。对13种临床常见药物耐药率最低的是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率<15%;对临床经验抗菌药物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高达75%以上。结论监测结果显示杆菌除了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外还可引起胃肠外感染,应防漏检而贻误治疗时机。

  • 标签: 蜡样芽胞杆菌 感染方式 耐药率
  • 简介:摘要探讨炭疽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与鉴定。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炭疽病的病原菌,为人、畜共患性疾病,快速有效的检验和鉴定炭疽牙孢杆菌是最为重要的。采取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方法进行检查。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在控制疾病流行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炭疽牙胞杆菌 微生物学 检查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2012—2014年江西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杆菌的污染情况并对呕吐毒素基因进行分析。方法在全省市县中选取13个采样点,包括超市、百货商场、便利店、农贸市场、网店、批发市场,随机抽取婴幼儿配方食品397份,对杆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同时应用叠氮溴化丙锭内参多重PCR方法检测分离株的呕吐毒素基因。结果397份食品中杆菌阳性率为13.10%(52/397),其中2013年阳性率最高。不同采样点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地、不同流通环节和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份阳性食品中检出呕吐型杆菌2份,呕吐毒素阳性率为3.85%。结论江西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存在杆菌及呕吐型杆菌的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关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管,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婴幼儿配方食品 蜡样芽胞杆菌 污染 呕吐毒素 基因 江西
  • 简介:2004年6月28日14时20分左右,我所先后接到市人民医院、市卫校附属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的报告,市区强发外地小学部分在校就午餐的学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疑似食物中毒,在上述医院接受治疗,要求我所派人前往调查。接报告后,我所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前往调查处理。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证实是一起由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现将本次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蜡样芽孢杆菌 食物中毒 食品卫生 卫生监督
  • 简介:目的:探讨碳源对杆菌碱性纤维素酶(CMCase)合成的影响,揭示酶的阻遏合成规律。方法:采用分批培养法,改变培养基中基质种类及浓度,定时取样测定CMCase酶活(DNS法)和菌体干重(DCW),以比合成作为产酶水平的指标。结果:碳源种类对酶合成水平影响不大。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4%浓度时酶合成水平最高,≥5%的高浓度下酶合成才有部分被阻遏。ATP、三羧酸循环中间物对酶合成有一定的阻遏作用。结论:杆菌EV23产的碱性纤维素酶为组成型酶,酶的抗阻遏合成有一定限度。

  • 标签: 碱性纤维素酶 碳源 阻遏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难辨梭状杆菌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临床中1例难辨梭状杆菌相关性腹泻的用药.结果:以临床药师的角度给出合理化建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结论:临床药师应在实践中协助医生,加强抗生素管理,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菌药物 微生态制剂
  • 简介:从豆豉中分离得到一株杆菌,经鉴定属于枯草芽杆菌。命名为kjc-3,它对各种真菌有拮抗作用,冀发酵液在柑桔伤口表面可以拮抗青霉病和绿霉病。

  • 标签: 豆豉 芽孢杆菌 抗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