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蔗糖生产直接影响国际民生的稳定,在国内市场开放,蔗糖产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研究产业现状十分必要。从主产区特点、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主要进出口国比较及政策建议五个方面对中国蔗糖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做了归纳分析。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缺少对国内竞争力定位、衡量指标不全面及缺乏主产区横向比较等问题。应选择适当模型对主产区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估和横向比较,有利于发掘发展潜力,同时要重点从国内竞争力入手,稳定蔗糖的进口依赖度。

  • 标签: 蔗糖产业 竞争力 建议
  • 简介: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目标。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培养和训练,但是累积活动经验是不可或缺的途径。直观操作、化繁为简、对比辨析、逻辑推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离不开充分的活动,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 标签: 活动经验 问题解决 能力
  • 简介:摘要黄山北站大跨度螺栓球网架安装采用了同步累积滑移施工技术,通过现有自稳定的混凝土结构与搭设临时支架平台进行网架原位拼装,组成稳定的滑移单元,利用液压同步顶推滑移关键技术及设备,顺利完成螺栓球网架累积滑移就位,解决了站房结构狭长吊装受限的安装难题。

  • 标签: 螺栓球网架 累积滑移 液压同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经过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力蜚能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在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恢复正常值后停止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效率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经过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后,不但避免了口服补铁制剂对患者肠胃造成的负担,还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缺铁性贫血 疗效
  • 简介:“十三五教育规划”在“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部分对建立学习成果认证、转换制度和国家学分银行提出了明确要求,与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相比,对任务和措施的表述更加明确和具体,呼应了规划强调的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主题,可以说是规划的一大亮点。

  • 标签: 国际经验 认证 学习 累积和 教育规划 借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蔗糖铁致静脉炎的原因,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40例肾性贫血病人静脉应用蔗糖铁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均在5d~7d痊愈,静脉炎症状消失。结论对肾性贫血病人静脉应用蔗糖铁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治静脉炎。

  • 标签: 蔗糖铁 静脉炎 护理 肾性贫血
  • 简介:以罗伊氏乳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果聚糖蔗糖酶基因lev。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776bp,编码一个含59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该多肽的预测分子质量为65.47ku,等电点为4.74,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克隆所得的lev基因与GenBank注册的罗伊氏乳杆菌lev基因(注册号:EF534264.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97%。本研究所得lev基因经构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重组酶具有果聚糖蔗糖酶的活性。

  • 标签: 果聚糖蔗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在产科贫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我医院产科 2016年 1月 ~2017年 3月 40例晚期妊娠中度贫血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20)与对照组( n=20)。观察组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 +0.9%氰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口服,比较治疗前后 Hb、 Hct、 SF及 TSAT指标。结果:治疗 1、 2、 3、 4周后观察组 Hb、 Hct、 SF、 TSAT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改善产科贫血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利用。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产科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采用蔗糖铁注射液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依据不同药物治疗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琥珀酸亚铁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运用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血象指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Hb与SF指数变化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愈率,改善铁蛋白与血红蛋白指数状况,降低治疗不良反应。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蔗糖铁注射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转化糖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WatersSugar-PakI色谱柱(6.5×300mm),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器温度40℃,流速0.5mL·min-1,以100%去离子水为流动相,进样量10μL,柱温80℃。结果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2.52~7.82mg·mL-1(R2=1),精密度RSD为0.02%(n=5),重复性RSD为0.45%(n=6),平均回收率为98.23%(RSD=1.68%,n=9);果糖的线性范围为2.48~7.58mg·mL-1(R2=1),精密度RSD为0.04%(n=5),重复性RSD为0.21%(n=6),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1.13%,n=9);蔗糖的线性范围为2.46~7.62mg·mL-1(R2=1),精密度RSD为0.03%(n=5),重复性RSD为0.12%(n=6),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0.78%,n=9)。结论此方法具有专属性,峰形对称,重复性好,简单易行,可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转化糖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

  • 标签: 转化糖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高压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蔗糖铁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信息系统(HIS)2016年1月至12月所有使用蔗糖铁注射液的住院病例,对患者-般情况、临床诊断、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9例患者蔗糖铁注射液使用基本合理,其中不合理应用主要为贫血类型未明确诊断、用法用量不当及溶剂品种选择不适宜等情况.结论医院临床使用蔗糖铁注射液时,需强化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的监测,甄别贫血类型,对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方可使用该药.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住院患者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可溶性糖为木薯块根淀粉的合成提供底物和能量,准确测定其含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木薯块根淀粉积累过程。本研究以水提法提取木薯块根中的可溶性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样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含量。以Waters-NH2色谱柱结合Alltech3300ELSD蒸发光检测器进行糖含量的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V/V),含0.1%的氨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分离效果较好,在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分别为0.31%、0.22%和1.42%,回收率分别为97.62%、98.03%、96.30%,样品稳定性实验的RSD分别为0.88%、0.48%和1.05%。实验结果表明HPLC-ELSD法是分析木薯块根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的有效技术,可为研究淀粉含量不同的木薯品种在糖代谢过程中的差异奠定基础。

  • 标签: 木薯 HPLC-ELSD 果糖 葡萄糖 蔗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病人,在透析中应用蔗糖铁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给予相关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应用蔗糖铁,无一例发生变态反应,延迟反应一例、不良反应一例。病人治疗后血液学及铁指标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病人应用蔗糖铁治疗贫血,效果明显,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蔗糖铁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屈曲约束支撑(BRB)是一种有效的抗震耗能构件,具有拉压性能相当、滞回曲线饱满稳定、耗能性能优异等优点。通过大量TJ型屈曲约束支撑疲劳试验,分别从等幅疲劳和变幅疲劳两个方面评估其低周疲劳性能。等幅荷载作用下,BRB构件的疲劳寿命与应变幅满足Manson-Coffin公式。根据国产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引入结构可靠度理论,得到了具有不同保证率的容许疲劳寿命曲线。在变幅荷载作用下,利用帕尔姆格伦-迈纳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屈曲约束支撑构件的损伤进行统计,提出具有95%保证率的容许损伤因子。利用雨流计数法,统计了罕遇地震下屈曲约束支撑构件的封闭环,并提出一套随机地震荷载下累积损伤的经验评估流程,为屈曲约束支撑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方法与思路。最后,通过引用文献数据作为盲测样本,表明研究结果能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较为保守地预测等幅和变幅加载下的屈曲约束支撑疲劳破坏。

  • 标签: 屈曲约束支撑 等幅疲劳 变幅疲劳 雨流计数法 损伤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胃癌术后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胃癌术后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58例分为单用蔗糖铁(单用组)患者28例和EPO联合蔗糖铁(联合组)患者30例。EPO采用10000IU,每周3次皮下注射,蔗糖铁采用静脉滴注400mg,每2周1次,共4周,记录用药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变化。同时记录用药过程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G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总有效率71.43%,显效率28.57%,联合组总有效率83.33%,显效率50.00%,联合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3)。结论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胃癌术后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安全性可控。

  • 标签: 胃肿瘤 贫血 缺铁性 疗效比较研究 重组人促红素 蔗糖铁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行促红细胞生长素与蔗糖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医治的98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患者临床资料,依医治方式不同分两组,对照组(44例)行促红细胞生长素、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54例)行促红细胞生长素、蔗糖铁治疗,对比组间疗效。结果观察组Hb、HCT、SF、TSAT含量均高过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长素和蔗糖铁医治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

  • 标签: 促红细胞生长素 蔗糖铁 肾性贫血
  • 简介:为了探讨氟离子在雌雄家蚕中肠和头部的吸收累积情况,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按照常规方法饲养到5龄起蚕时,对2品种家蚕进行雌雄鉴别,并将其分区饲养。添氟组喂食经200mg/kgNaF溶液浸泡后的桑叶,另设清水对照组,检测不同性别家蚕中肠和头部氟离子浓度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在中肠中,对照组734和T6雄蚕氟离子浓度分别高雌蚕1.20倍和1.03倍,添氟组734和T6雄蚕均是雌蚕的1.05倍。734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67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58倍。T6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22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20倍。在头部,对照组734和T6雄蚕分别是雌蚕1.39倍和1.08倍,添氟组734和T6雄蚕分别约是雌蚕的1.10倍和1.03。734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39倍。T6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03倍。两种组织中,均表现出雄蚕中的氟离子浓度高于雌蚕的。

  • 标签: 家蚕 氟化物 中肠 氟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对贫血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研究组行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3.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b、SI、TSAT、Hct、SF等贫血及铁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IB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效果良好,可以使多项贫血指标得到改善,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蔗糖铁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贫血
  • 简介: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方向,并进一步运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对异质性银行的风险传导差异,研究发现:“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依赖于国内银行部门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银行业整体流动性被动紧缩;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银行风险自律性和业务创新有助于缓解银行风险累积;对外投资企业的组成和融资结构相对单一,“一带一路”对外投资项目的融资来源主要集中于五大国有银行,这不利于“一带一路”高效可持续发展;现阶段银行业“风险扩散效应”不强,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入。

  • 标签: 利率市场化改革 流动性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 异质性银行 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