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Goldberg(1995,2006)认为及物表达XintendstocauseYtoreceiveZbyV-ing,但是,抽象名词不涉及物品归属的转移,英语中的“负给予”动词和汉语中大量存在的表达“取得”义的及物句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相反,把及物的意义确定为“损益关系”的表达,一方的“损”对应另一方的“益”,一方的“益”对应另一方的“损”,就能对所有的及物句进行统一的无差别的分析,使及物在理论上更具有连贯性。对二价动词的语义和结构压制,以及对英汉语际差异的分析,都证明了认定双向损益关系作为意义的合理性。

  • 标签: 双及物构式 构式语法 Goldberg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的百科知识语义观和自主/依存联结理论,提出“称说”义的及物可以通过自主/依存成分的联结实现给予意。自主成分之间也存在语义关系的结合,其结合能够进一步说明“称说”义及物中的类名词和专有名词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进入的。

  • 标签: 百科观 自主/依存联结 &ldquo 称说&rdquo 双及物构式
  • 简介:联接力是中某个词位的词语与该之间的吸引力强度。本研究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及物结构的相关问题。运用词位区别性分析法(DCA/distinctivecollexemeanalysis),采用专门的联接分析工具(Coll.analysis3.2a)对及物结构进行分析,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学习者语料库中,哪些动词与及物的共现频率最高,它们与及物的联接力如何?(2)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及物使用方面有何差异?

  • 标签: 英语双及物构式 语料库 构式联接力
  • 简介:一个及物动词的语义,凸显一种由一个射体和两个界标组成的关系。及物动词的语义凸显对及物的语义建构有三个作用:选择能够进入及物的成分;将这些成分联结为合成结构;限定及物合成结构的语义凸显。因此,及物动词的语义凸显是及物语义建构的动因。

  • 标签: 双及物动词 选择 联结 限定
  • 简介:本文基于语法理论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及物的形式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原型和子类承继的梳理,就语义偏移现象进行解析。语法理论注重对义的提炼,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效应,这不仅是语义层面的归纳,更是语用层面的概括。

  • 标签: 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理据 承继
  • 简介:英语及物生成语法理论研究入手,对英汉及物的初始状态和推导生成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使大家了解语言知识的本质,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语言的句式结构存在共同的深层结构。希望能够对语法理论研究有所帮助,全面提升学习者对英语及物的运用操作能力。

  • 标签: 英汉双及物构式 转换生成语法 理论研究
  • 简介:本研究将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st2和st6两部分语料作为低水平和高水平学习者的英语输出的数据来源,将自建的人教版初高中英语教材语料库作为低水平学习者的英语输入的数据来源,在3个语料库中检索及物,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考察6种限制及物选择的分布偏向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输出及物中的相对作用和共同作用,并分析学习者是否对输入中展现的及物的分布偏向敏感。结果发现,学习者输出及物时同时考量输入中展现的多种分布偏向的影响,输入与输出中各分布偏向的相对影响力存在广泛的一致性;高水平学习者对更多分布偏向敏感,且因各分布偏向间的相互作用和压制,其习得顺序与作用力大小无关。这说明,语言学习是循序渐进、动态的过程,学习者能掌握输入中复杂的语义、语篇信息及其分布特征。

  • 标签: 双及物构式 构式选择 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 分布偏向
  • 简介: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英汉及物结构多义联结语义链的比较研究,推理出该的语义理据。经过对语法和认知语义的探析、对中心语义和延伸语义的识解,指出了在英汉及物系统中的实施者和第一宾语的语义限制。不仅识解了英汉及物实施者的自愿性,而且发现了英汉及物非自愿性,使许多在及物的系统中被认为是异常的表达句得以识解,形成了英汉及物的理性化认知模式。

  • 标签: 英汉双及物构式 语义理据 理性化认知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在语法理论框架下,探讨了英汉在句式、意义、原型特征三个方面存在同一性;然而在深层的概念结构上存在着差异性。与汉语相比,英语宾结构的形式比较有限,而汉语宾结构的动词进入后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

  • 标签: 双宾构式 构式语法 差异
  • 简介:“A就A在P”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经常出现的,但并不是所有以“A就A在P”形式出现的格式都能叫做“”。文章分析该义,能够出现在中的A和P的句法形式,以及的传信功能,认为它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强调

  • 标签: 构式 构式义 主观性 传信
  • 简介:英语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而同一动词由及物动词变成不及物动词后,其句式往往由vt.+obj.变为vi.+prep.+obj.其语义变化主要体现在动词和后面的宾语之间的关系上,总的来说,由原来直接的动宾关系变成了间接的动宾关系,即动词通过一个介词来涉及宾语,因而在意义上也体现了这种间接性。由于所跟介词的不同,这种间接性又表现出不同的方面,下面试分类加以说明。

  • 标签: 及物动词 语义变化 表示方式 GUESS 外科医生 告诉我
  • 简介:语言的观揭示了语言的整体性和体验性。语言是形式与功能或意义的结合体,既包含语义又包含语用信息,其本质是人类对在客观世界反复经验和体验到的事物事件、事件状态、结构、关系、及情景情境的抽象化、概念化的结果,其意义必须参照具有丰富百科知识的背景框架才能得以确切的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语言教学结合学习者对所经历事物、事件的体验与理解,将词汇、句法、语篇及语义和语用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 标签: 构式观 语言教学 经验和体验
  • 简介:复制是修辞化的一种具体方式,可复制的在能产性方面会有差异。复制的主要特征是:以子图式为主、语义合成性降低、语义概括化、使用积极修辞、具有变异性。修辞化是一种语用调整的现象,是发生变异的动因。基于使用的语法应重视修辞在演变中的作用。

  • 标签: 修辞化 构式复制 构式变异 子图式构式
  • 简介:在带假宾语的英语结果的独特性解释上,动词与互动并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动词提供可供选择的非典型事件参与者并限定结果短语的句法、语义特征。于更高层面上对动词提供的非典型事件参与者和与之有规约性联系的结果短语作出选择,分别赋予它们受事论元和结果目标论元使之在句法上得以表征。建基于事件框架语义理论和论元结构理论的整合模型能够清楚地展示动词和对"假宾语"现象的贡献。

  • 标签: 带假宾语的英语结果构式 论元结构构式 事件框架语义 整合模型
  • 简介:基于语篇理论,研究英语记叙文语篇的特征.从语篇的语义极、形式极和象征单位的识解等三个方面解释英语记叙文语篇的结构、语言、文体特点,并结合《高级英语》中的一篇记叙文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将语篇结构知识和语篇内容知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语篇.

  • 标签: 记叙文 语篇构式 高级英语
  • 简介:文章从词汇语用的角度,对英语中动进行新的探讨,得出结论:英语中动在形成过程中存在语义修正的现象。中动词原有的动作意义与中动的状态意义所构成的语义冲突是该现象发生的语义环境,中动词与使役动词之间存在的关联是其触发因素,转喻迁移是实现语义修正的途径。中动的语用功能是引导话语参加者。

  • 标签: 中动构式 语义修正 转喻迁移 隐含
  • 简介: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的语言在语法结构类型和数量上都展示出程度不同的差别。英汉两种语言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相同的结构,但这些结构可能具有相同和不同的语法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的研究,分别从的功能、概念化,原型理论,整体生成性角度来为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寻求认知理据,从而概括出生成的认知机制。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语法结构意义的新的认知识解。

  • 标签: 双宾构式 认知 识解
  • 简介:采用实证研究,探讨了在汉语语境条件下,中国学者的英语结果之类型、理解、产出及其英语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1)被试的英语水平与英语结果类型的习得效果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存在严格意义的正比例关系;(2)中国学习者之英语结果的语言理解水平高于语言产出水平;(3)汉语环境下,中国学习者的英语结果习得效果呈"调羹形"分布。

  • 标签: 结果构式 二语习得 实证研究
  • 简介:汉语“NP的VP”是“NP的NP”的引申,两者都是汉语领属的例示。在整体扫描的认知识解下,VP的认知域发生了凸显调整,由凸显一个“过程”变为凸显一个抽象的“实体”,在语义上实现了压制,成为一个非典型的名词,从而消解了该中的词类相悖。这种解释对汉语其他有标记以及汉语的词类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标签: “NP的VP”构式 构式语法 构式引申 构式压制 整体扫描
  • 简介:       摘要:英语学习者只有把主系表结构和主谓宾结构这两个基本句型区别开来才能掌握好主要句子框架,而主谓宾结构中谓语动词的用法及其变形又处于英语语法的核心地位,学好及物动词对英语语法学习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及物动词的分类研究探讨使读者能更透彻理解英语及物动词的语法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从而为学好英语语法打好坚实的基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