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白质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是小血管病的主要影像学表型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在WMH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饮食可能改变机体的全身慢性炎症水平,进而影响WMHs的发生和发展。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DII)是用于评估个体饮食总体炎症潜能的工具,被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的研究。文章就DII和WMHs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白质 炎症 炎症介导素类 膳食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白质信号是指在脑室旁或皮质下区的白质斑点或斑片状影像学表现,与认知损害和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对白质信号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及影像学评价量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白质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骨架化平均扩散率峰宽评价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白质纤维束损伤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采集所有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和血管危险因素,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筛选出无脑白质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ies,WMH)且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26分的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MRI筛选有WMH者85例,均完善MoCA量表及临床痴呆评定(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量表测评后,分为认知正常组(WMH-CN组)45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WMH-VCIND组)23例、血管性痴呆组(WMH-VaD组)17例。采用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骨架化平均扩散率峰宽(peak width of skeletonized mean diffusivity,PSMD)标记方法对WMH伴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组及对照组患者白质纤维束完整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四组间PS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H-CN组:3.558±0.157,WMH-VCIND组:4.128±0.222,WMH-VaD组:5.469±0.000,对照组:2.612±0.105,F=42.479,P<0.05)。组间比较,WMH各组PSMD值均高于NC组(均P<0.05)。WMH-VCIND组较WMH-C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WMH-VaD组PSMD值高于WMH-CN组和WMH-VCIND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SMD可以准确检测出WMH造成的白质纤维损伤。WMH合并认知下降的程度与PSMD增加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相比WMH认知正常者,WMH合并VCIND时PSMD增加并不显著,合并VaD时PSMD才会显著增加。PSMD值作为影像标记物可以为临床诊断WMH-VaD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脑白质高信号 血管性认知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骨架化平均扩散率峰宽
  • 简介:摘要白质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是小血管病的MRI表型之一,在老年人中多见,并且与认知损害及步态障碍等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但其病理学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文章从低灌注、血脑屏障破坏、氧化应激、炎症和遗传等多个方面阐述了WMHs的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白质 炎症 氧化性应激 血脑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患者的衰弱状况并分析白质信号与其衰弱状况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通过头颅MRI筛选65岁以上白质疏松症患者162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其衰弱状况,采用Fazekas量表评分法对头颅MRI影像进行脑室周围白质信号(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e,PVH)和深部白质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e,DWMH)独立评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PVH及DWMH评分与Fried衰弱表型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162例老年LA患者中不同衰弱表型分别为无衰弱46例(28.40%),衰弱前期76例(46.91%),衰弱40例(24.69%);不同衰弱状况的老年LA患者之间在年龄(F=9.382,P<0.01)、慢性病数(H=10.736,P<0.01)、服药数量(H=15.927,P<0.01)、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F=5.263,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衰弱状况的老年LA患者PV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37,P<0.01),而DWM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39,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老年LA患者PVH评分与衰弱表型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18,P<0.01)。结论老年LA患者衰弱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增龄、多病共存、多重用药、营养风险等因素有关。老年LA患者衰弱的发生与脑室周围白质病变相关,且白质损害越严重,衰弱程度越高。

  • 标签: 脑白质疏松症 衰弱 脑白质高信号
  • 简介:小血管病(smallvesseldisease,SVD)是一个复合术语,神经影像上小血管损害是其特征,包括白质信号(whitematterhyperintensities,WMH)、腔隙、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急性皮层下小梗死和脑萎缩。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SVD与认知功能和步态障碍有关。高血压是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抗高血压药物(antihypertensivemedication,

  • 标签: AHM SVD 微出血 血管周围间隙 脑小血管病 STROK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质信号(WMH)严重程度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的484例健康受试者,排除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胆红素异常和其他导致白质信号的疾病,进行一项横断面研究,比较白质信号严重程度与胆红素的相关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检验其危险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评分中,分析白质信号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Fazekas视觉评分测量白质信号严重程度。结果轻度组患者年龄为(63.66±12.21)岁,重度组年龄为(78.37±10.36)岁,两组间比较[比值比(OR)=1.100,95%可信区间(CI):1.076~1.125,t=1.748, P<0.01];轻度组高血压患者183例(56.83%),重度组高血压患者为130例(80.25%),两组间比较(OR=1.907,95%CI:1.119~3.249,P<0.05)为白质信号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胆红素水平是白质信号的危险因素,校正其他相关因素影响后,以最低四分位数胆红素水平Q1为参照,Q1中轻度组为88例(56.45%),重度组为34例(43.55%),Q2轻度组86例(70.97%),重度组34例(29.03%),两组间比较(OR=0.418,95%CI:0.220~0.792,P<0.01),Q3轻度组81例(71.77%),重度组40例(28.23%),两组间比较结果为(OR=0.504,95%CI:0.265~0.9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胆红素水平为白质信号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白质高信号 胆红素 Fazek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质信号(WMH)严重程度与深髓静脉(DMVs)不同分级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长沙市第四医院行MRI平扫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的88例高血压患者(包括WMH患者68例和无脑白质异常者20例)的资料。按照WMH分级分为四组。在SWI图像上进行DMVs等级评分,并计算双侧额顶枕部DMVs总量分。比较四组患者DMVs分级的差异,分析WMH与DMVs的相关性。结果无脑白质信号患者,DMVs分级大多数(55%)为0级,SWI图像上DMVs显示清晰;随着WMH分级增高,DMVs逐渐显示不连续、减少;WMH表现为Ⅲ级者,双侧额、顶、枕区DMVs明显减少,WMH分级与DMVs分级及量分均呈正相关(rs=0.695,0.830,P<0.001)。结论WMH严重程度与DMVs存在密切的相关,DMVs可作为研究高血压WMH发病机制的一个影像标志物。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白质高信号 脑深髓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质信号(WMH)严重程度与深髓静脉(DMVs)不同分级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长沙市第四医院行MRI平扫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的88例高血压患者(包括WMH患者68例和无脑白质异常者20例)的资料。按照WMH分级分为四组。在SWI图像上进行DMVs等级评分,并计算双侧额顶枕部DMVs总量分。比较四组患者DMVs分级的差异,分析WMH与DMVs的相关性。结果无脑白质信号患者,DMVs分级大多数(55%)为0级,SWI图像上DMVs显示清晰;随着WMH分级增高,DMVs逐渐显示不连续、减少;WMH表现为Ⅲ级者,双侧额、顶、枕区DMVs明显减少,WMH分级与DMVs分级及量分均呈正相关(rs=0.695,0.830,P<0.001)。结论WMH严重程度与DMVs存在密切的相关,DMVs可作为研究高血压WMH发病机制的一个影像标志物。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白质高信号 脑深髓静脉
  • 简介:摘要白质弥漫性过度信号(diffusive extensive high signal intensity,DEHSI)是指在T2加权磁共振影像(T2-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T2WI)上,双侧脑室周围及皮层下白质信号异常。DEHSI在早产儿校正胎龄足月时T2WI上很常见,特别是极早产儿,目前,DEHSI的临床意义及与早产儿远期神经预后的关系备受关注。现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婴儿,早产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病
  • 简介:摘要白质信号作为小血管病的重要影像学标志,与认知损害、步态异常及尿失禁等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血脑屏障破坏和炎症反应是白质信号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中最常见的免疫细胞,其激活是白质信号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对小胶质细胞参与白质信号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白质 脑血管障碍 小胶质细胞 血脑屏障 炎症
  • 简介:摘要白质信号小血管病主要影像学标记物之一,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中。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动脉系统上,但静脉系统在白质信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小静脉胶原增生、下游颅内静脉扩张以及颈内静脉的返流或许都参与白质信号的形成与发展。

  • 标签: 脑静脉 脑白质高信号 颈内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型人格与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白质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CSVD患者。在入院时对患者进行D型人格量表评分,分别计算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ivity, NA)和社会抑制(social inhibition, SI)维度的分值,并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使用Fazekas视觉评分法对患者脑室周围及深部WMHs进行评分,总分0~2分定义为低分级WMHs(low WMHs,L-WMHs),3~6分定义为高分级WMHs(high WMHs, H-WMHs)。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WMH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0例CSVD患者,男性51例(51%),年龄(67.21±9.38)岁;29例(29%)存在D型人格;L-WMHs组56例(56%),H-WMHs组44例(44%)。单变量分析显示,H-WMHs组D型人格比例、NA维度评分、高血压比例、舒张压以及甘油三酯和高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L-WMHs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维度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 OR)18.35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780~121.135;P=0.003]、年龄(OR 1.134,95% CI 1.039~1.238;P=0.005)和高血压(OR 7.771,95% CI 1.525~39.607;P=0.014)与WMHs严重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联系,而甘油三酯与WMHs严重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联系(OR 0.306,95% CI 0.130~0.722;P=0.007)。结论D型人格与CSVD患者的WMHs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D型人格 脑小血管疾病 白质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与遗传、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具有密切联系,集中表现为头晕、颈部僵直、胸闷以及头皮发麻等,若不及时接受治疗极容易对机体其他器官造成极大损害,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蛋白信号属于小血管疾病影像学表现,一般发生于老年群体,并且与其认知损伤、运动功能减退有关。但由于白质信号存在一定的病理学异质性,导致医学上对其发展及发育机制认知有限,因此相关医学专家高度重视探究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措施。研究报告显示,高血压对白质信号具有极大影响,基于此本次研究重点探究高血压对白质信号的影响以及病理学生理学机制,旨在为寻找白质信号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的新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高血压 脑白质高信号 病理生理学 研究
  • 简介: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弥漫性或多灶性白质改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神经病理学研究表明,这类白质改变通常表现脱髓鞘、反应性胶质增生和小动脉硬化,其严重程度与放射学改变呈正相关。对于这种白质改变的命名还比较混乱,有人称之为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有人称之为白质病(leukoencephalopathy)。

  • 标签: 理学研究 动脉硬化 神经病 影像学 反应性 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acute lacunar infarction,ALI)和白质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是小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联系密切,本研究拟探讨WMHs偏侧性对ALI位置的影响。材料与方法连续性纳入ALI伴有WMHs患者61例,男性4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5.7±12.6)岁。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包括常规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采用改良Scheltens量表在FLAIR序列分别评估左右大脑半球WMHs,比较WMHs对称组与偏侧组基线资料,进一步分析WMHs不同类型与ALI位置的相关性。结果61例患者中,根据左右大脑半球WMHs评分差值分WMHs对称组(<3分)33例,WMHs偏侧组(≥3分)28例,两组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卒中史、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发病时间(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ALI,位于左侧大脑半球34例,位于右侧大脑半球27例,WMHs对称组中左右大脑半球ALI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 vs 13)(P>0.05);WMHs偏侧组中,左偏组(13例)的左侧半球ALI多于右侧半球(12 vs 1),右偏组(15例)的右侧半球ALI多于左侧半球(13 vs 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本研究发现,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的ALI多位于WMHs边缘区域。结论白质信号偏侧患者中,白质损伤严重的大脑半球更容易发生急性缺血,且缺血灶多位于白质信号的边缘。

  • 标签: 腔隙性 白质高信号 磁共振成像 大脑偏侧性 卒中
  • 简介:摘要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血管源性白质信号(WMH)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这反映了白质宏观结构损伤对认知的负面影响,而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参数量化白质微结构损伤,对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进展风险和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此外,在DTI基础上联合图论的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构网络相关参数也被认为与WMH认知障碍有关。故本文围绕DTI衍生参数、结构网络参数的最新进展以及其与WMH认知障碍的关联综述如下。

  • 标签: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 认知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微结构 脑结构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白质病变与空间导航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就诊的32例MCI患者[年龄(66±11)岁,男16例,女16例]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28位健康对照组(NC)[年龄(70±11)岁,男19名,女9名]进行空间导航能力测试和神经行为心理学量表评价;采用横断面研究,所有被试同时均进行3.0T磁共振三维液体反转恢复序列及高分辨T1加权成像扫描,采用白质信号分割工具包(W2MHS)自动标记并提取白质信号的体积。结果MCI患者自我参照导航(P=0.002)、环境参照导航(P=0.039)的平均误差距离均大于对照组,混合(环境参照和自我参照)导航的平均误差距离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70),而全白质信号体积、侧脑室旁白质信号体积、深部白质信号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及全容积后,MCI患者混合(环境参照和自我参照)导航的平均误差距离与全白质信号体积、深部白质信号体积及侧脑室旁白质信号体积呈正相关(r=0.469、0.434、0.512,均P<0.05),环境参照导航的平均误差距离与侧脑室旁白质信号体积(r=0.403,P=0.033)正相关,自我参照导航平均误差距离与白质信号体积无关联性。结论MCI患者空间导航能力与白质病变有关,对进一步研究影响人类空间导航能力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认知障碍 空间导航 脑白质高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浆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水平与小血管病患者白质信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21年3—8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并且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小血管病白质信号的患者为病例组,匹配同期于该院体检科就诊的,磁共振检查显示无脑白质信号且没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的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浆Hsp90α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对照组与病例组中血浆Hsp90α水平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血管病患者中脑白质信号的相关因素。结果在183例研究对象中,对照组73例,男28例,女45例,年龄(54±10)岁。病例组110例,男71例,女39例,年龄(64±10)岁。病例组血浆Hsp90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Q1,Q3)][53.33(35.33,70.09)ng/ml比35.02(18.51,54.95)ng/ml,P<0.001]。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浆Hsp90α>58.34 ng/ml与小血管病白质信号相关(OR=5.931,95%CI:1.955~17.995,P=0.002)。结论较高的血浆Hsp90α水平与小血管病白质信号相关。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白质高信号 热休克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