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我们设计了一种:降长卷医用胶布切割成多个窄卷的器具(见封底图)。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本器具包括固定架、双轴刀片架及窄卷胶布轴组成。在安装时双轴刀架向前倾约10~15°角,以便刮胡刀片切割长卷胶布。刮胡刀片的数量及间隔可视需要进行调整,从而切割出不同宽度的窄胶布卷。窄卷胶布轴与摇把相衔接。使用时将长卷医用胶布胶面朝上穿过压板,将

  • 标签: 医用胶布 刮胡刀 使用效果 刀片架 行调整 向前倾
  • 简介:心胸外科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安置胸管,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管、心包引流管、纵隔引流管,每天需要更换引流瓶。操作中需要使用环钳或止血钳夹闭胸管;病人外出检查、下床活动时也要使用止血钳。因此,科室需要备用大量止血钳,有时甚至会出现因为暂缺止血钳让病人等候而引起病人不满。使用医用胶布扎封胸管,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医用胶布 胸管 扎封方法 优点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输液过程中,胶布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胶布应贴在哪里才清洁、方便呢?在目前的实际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将胶布贴在隔离衣袖口或木板上,但这样做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且难以将胶布取下使用,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为克服这些弊端,我科通过观察研究,研制了腕式胶布板,在临床中应用后,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胶布 制作 静脉穿刺失败 临床工作 隔离衣袖口
  • 简介:目的静脉输液采用改良胶布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方法改良组80例用改良胶布固定法,对照组80例用传统胶布固定法。结果对照组出现局部刺痛、渗漏、输液不畅等输液问题29例,改良组出现以上输液问题10例(P〈0.05)。结论改良胶布固定法优于传统胶布固定法。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方法
  • 作者: 刘晓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航空军医》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在ICU中,多数患者需要留置气管插管,选择好的固定方法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往气管插管固定的方法是使用普通白色胶布与寸带将气管插管和牙垫同时缠绕固定的双重固定法,但是由于患者皮肤发油、普通胶布的粘性差而使固定不牢固,加之外系寸带过松容易脱管,寸带过紧容易把皮肤勒红勒破,另外也因牙垫的压迫而容易导致口腔溃疡,也不方便护士进行口腔护理,每次进行口腔护理时必须得二人配合,一人用手固定气管插管及牙垫,另一人做口腔护理,这就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鉴此,我科对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Y型胶布无牙垫固定气管插管法,应用方便,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工”字形胶布在ICU气管插管固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使用“工”字形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后者使用传统医用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对比气管插管移位次数。结果:观察组的气管插管移位次数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口腔异味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工”字形胶布在ICU气管插管固定中,能够减少气管插管移位次数、口腔异味情况,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工”字形胶布 气管插管固定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材质胶布固定胃管的临床观察,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且需留置胃管(>3天)的新生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例,每组患儿固定胃管使用3M公司的不同材质胶布,对固定效果及新生儿胃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UEX)的比较作统计分析。结果四组患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UEX)有统计学差异(χ2=43.98,P<0.0001),固定效果最满意为加压固定胶带组,其与丝绸胶带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效果优于透明敷贴组及医用纸胶布组。四组患儿发生皮肤过敏有统计学差异(χ2=27.57,P<0.0001),过敏发生率最高为透明敷贴组,其与另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2733肤色加压固定胶布及丝绸胶布固定效果满意及发生皮肤过敏少,适用于固定新生儿胃管。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胃管固定 非计划性拔管 不同材质胶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材质胶布固定新生儿胃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留置胃管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 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所有新生儿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3M公司生产的弹力胶布,实验组给予水胶体敷料,观察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评价。 结果: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2%,而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为 2%,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对照组满意度仅为 84%,而实验组的有效固定满意度则高达 96%,实验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胃管疾病中应用价值较高,且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皮肤过敏情况,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管固定 新生儿护理 不同材质胶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蝶形胶布固定加白糖填塞治疗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换药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后用蝶形胶布固定加白糖填塞切口。结果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形胶布固定加白糖填塞切口能有效缩短脂肪液化切口愈合的时间,经济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蝶形胶布 白糖 剖宫产切口 脂肪液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形弹力胶布与普通宽纸胶布对于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具体差异,探索“H”形弹力胶布的实际应用方法以及临床使用形式。方法:采取统计学随机区域分组的形式,从2021年9月-2022年3月进入到本医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共计158名患者之中,随机抽取100名患者参与此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以及后续疾病调查工作。随后采取统计学随机抽签的形式,将100名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固定人数为50人。对照组患者在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之时,使用宽纸胶布,观察组患者在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之时,使用“H”形弹力胶布。结果:“H”形弹力胶布的使用天数普遍较长,观察组患者使用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形弹力胶布具有固定能力强、使用舒适感较为明显、弹力较高等诸多优势,可以采用“H”形弹力胶布固定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避免胸腔闭式引流管出现位置偏移问题以及其他使用问题。

  • 标签: “H”形弹力胶布 胸腔闭式引流管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创新自制一种固定胶布—爪形胶布,能有效固定颈椎引流管,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管道意外滑出。方法根据临床留置颈椎引流管安全与有效固定的重要性,结合留置颈椎引流管病人舒适度的需求,将爪形胶布分为主体部和爪部,首先粘贴爪形胶布主体部分,将患者伤口引流管上方敷料和敷料外周的皮肤一并粘住,其次将爪形胶布的中间爪部沿引流管方向将引流管缠绕2圈以上,最后分别将外侧2条爪部胶布平行于中间爪部固定引流管的方向将伤口下方的敷料和敷料外周的皮肤一并粘住,适当按压加固,保证固定的有效性。结果从2016年11月至今使用自制爪形胶布固定颈椎引流管,不仅患者的舒适度有明显改善,管道有效固定性显著提高,未发生颈椎引流管意外滑出。结论通过简单的创新设计不仅达到了有效固定颈椎引流管的目的,还规范监控留置颈椎引流管的护理安全,患者感觉舒适,有效提升留置颈椎引流管病人的护理质量。

  • 标签: 爪形胶布固定 颈椎引流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液时改良前后两种胶布粘贴方法和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202名需要输液治疗的病人,随机等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大拇指按压法和大鱼际按压且大拇指朝向近心端方向按压法进行拔针,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B方法明显优于A方法,两组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时整块胶布固定粘贴法及拔针后采用大鱼际按压且大拇指方向朝向近心端按压方法,对减轻输液后疼痛及皮下淤血、局部血肿有明显效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输液 针头固定 大鱼际 按压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各行各业的建设规模都有所扩大,尤其是工程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电气工程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论文着重论述了如何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与技术,以及如何对电气工程进行安全管理。

  • 标签: 责任心 材料选用 包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避免医用胶贴对老年病人皮肤造成撕脱伤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两年内使用医用胶贴致使皮肤撕脱的老年病人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1例老年病人使用医用胶贴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撕脱伤。结论准确评估老年病人皮肤状况、掌握正确使用和护理方法可以避免皮肤的损伤。

  • 标签: 医用胶贴 老年病人皮肤 撕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