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髓髓内钉联合扩髓碎屑移植治疗胫骨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0例胫骨骨折愈合患者,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并将扩髓碎屑移植于骨折端,评价各例术后三月痂生长评分、术后6个月膝(HSS评分)、踝(Kofoed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1)术后3月19例痂生长评分2.1±0.4,1例痂生长不良,继续观察1月于术后4月见痂生长满意,评分为2分;(2)术后6个月膝关节评分89.71±8.23,优良率100%,术后6月踝关节功能评分82.38±8.10,优良率95%;(3)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2±1.3个月;结论扩髓髓内钉联合扩髓碎屑治疗胫骨骨折愈合疗效良好,且可避免自体髂骨取

  • 标签: 骨不连 扩髓 骨移植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结合关节镜清理并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由于胫骨关节畸形导致的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42例,均采用胫骨高位截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为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腓总神经损伤、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1年患者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年评分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术后1年、3年FTA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年aLPTA低于术前,术后3年略有上升,但仍低于术前,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胫骨高位截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 膝内侧骨关节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陈旧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移植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移植治疗陈旧性骨折连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骨不连 陈旧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自体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骨折术后的原因以及临床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分析50例患者的患病原因,根据病因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在术前与术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临床护理,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至24个月的随访。结果经过积极临床护理后,44例患者术后3至7个月痊愈,6例进行二次手术后7个月均痊愈。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等综合的临床护理方式对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痊愈,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不连 临床护理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股骨颗上26例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患者取侧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采用大腿中下段外侧切口,切开髂胫束后劈开股外侧肌进入,显露内固定钢板、股骨髁部的前侧及外侧,注意保护软组织及血供,对髌上囊尤应注意保护。结果本组随访12~70个月,平均34个月,26例均治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5个月。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从平均45°(5°~100°)增加至平均85°(15°~135°)。最后1次随访,膝关节力线测量平均外翻角5°(3°~10°),8例肢体短缩>2cm,其中2例3cm,1例4cm,采用鞋跟垫高疗法效果满意,无须进一步治疗。结论股骨髁上的生物力学因素是形成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手术治疗 股骨颗上骨不连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对胫骨干骨髓炎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2017年3月期间收录的胫骨干骨髓炎损伤患者中抽取50例设为探讨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探讨组(25例)。对照组通过传统方式治疗,探讨组通过固定技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高于探讨组,组间差距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干骨髓炎损伤患者,临床疗效甚佳,不仅可减少并发症,还可加快骨折部位痊愈。

  • 标签: 骨外固定 胫骨干骨髓炎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用于胫骨骨折愈合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愈合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去除断端硬化后进行胫骨髓内钉固定,观察组去除断端硬化后,采用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结论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用于胫骨骨折愈合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骨植骨 胫骨骨折 不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护理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护理带锁髓内钉加断端植治疗钢板螺钉内固定失效的股骨干骨折共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38岁。术后留置硬管镇痛3天,应用CPM功能锻炼膝关节。结果全部获得愈合,性愈合时间为10~24月,平均14周,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感染、内固定再断裂、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髓内钉加断端植股骨干术后的护理,重在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镇痛、CPM的应用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

  • 标签: 骨不连 心理护理 并发症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采用自体结构性植结合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修复中、重度胫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骨科初次采用TKA治疗的15例中、重度内翻膝合并胫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52~75岁,平均58岁.膝关节内翻角17°~29°,平均(26.2°±2.4).术前按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临床评分(20.4±7.2)分,功能评分(21.3±8.5)分.胫骨平台内侧缺损按照Anderson骨科研究所缺损分型,Ⅱ型13例,Ⅲ型2例.均采用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自体结构性植结合延长杆胫骨假体修复胫骨缺损.术后观察膝内翻角、愈合情况,植块是否移位,及假体松动、下沉等情况,末次随访时再次采用膝关节KSS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80min,平均(72±6.3)min;术中出血20~55mL,平均(43±8.5)mL.患者均获随访10~32个月,平均(18.7±5.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KSS评定膝关节功能:临床评分(92.2±5.0)分,功能评分(90.6±7.5)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临床=42.138、t功能=35.254,P值均〈0.01).术后X线片显示:膝内翻角5°~9°,平均(7.6°±1.3),结构植块与平台组织一期愈合,植块无移位、吸收,无假体松动、下沉,无关节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对初次TKA患者,术中采用自体结构性植结合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修复胫骨平台中、重度缺损,可重建关节稳定性,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缺损 膝内翻 骨移植
  • 简介:[目的]分析肱骨干骨折术后的临床资料,为预防连发生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15例肱骨干骨折术后病例的病因,探讨肱骨干骨折术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造成肱骨干骨折术后的常见原因有手术操作问题、骨折固定装置牢固、局部骨质疏松导致骨质强度下降、应力遮挡效应及应力集中、术后管理问题及不适当功能锻炼等。[结论]肱骨干骨折术后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只有熟悉各种原因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减少肱骨干骨折术后连发生率。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术后骨不连 内固定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固定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缺损的临床效果,通过治疗效果分析,得出有效试验结论。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缺损患者资料60例,将这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分配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的方式进行身体照料,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固定技术进行疾病治疗。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等数据。结果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出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还是患者满意度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固定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缺损,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并帮助患者迅速恢复身体,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这种方式照料患者。

  • 标签: 骨外固定技术 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微创有限切开复位经皮LCP内固定植入(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骨折,以软组织损伤小,保护骨膜确切等优点,使患者尽快最大程度得到康复。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2例,并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12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月,全部骨折愈合。按Johner-Wrush方法评价功能,本组优11例,良1例。结论有限切开复位运用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容易,骨折复位良好,复位透视时间短,保护骨膜确切,软组织损伤较小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优良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板 MIPPO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软骨总容积明显大于对照组,软骨缺损最大径明显小组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正筋柔理论治疗方式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减轻关节缺损程度,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中医骨正筋柔理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 手法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腓骨近端截对膝关节骨关节炎(O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24例OA病人的临床治疗情况,分别观察病人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情况及HKA(髋膝踝)角变化情况,并观察病人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人都能完整随访,病人的VAS评分术后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HSS评分术后比术前明显提高(P<0.05);HKA角改变不明显(P>0.05);6例病人术后足背伸无力,1例病人小腿外侧的截平面有轻微疼痛,12例术后有不同程度足背麻木或者感觉消退情况,但皆经干预后改善。结论在OA临床治疗中应用腓骨近端截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有效改善病人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 膝关节骨关节炎 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