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叶黄素酯,并对其性质进行评价。首先以明胶为材采用单凝聚法通过超声辅助制备叶黄素酯,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和BeckmanCoulterLS230激光粒度仪表征表面形态及粒径,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其包封率和载样量进行测定,依据药典测其在中的出度,并进行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考察。通过单因素法与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处方和工艺,经考察,最终处方和工艺如下:温度55℃,搅拌速度为400r.min-1,叶黄素酯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6。通过本次研究考察,制备得到的具有较好的耐酸性与溶性能,平均粒径约为70μm。

  • 标签: 叶黄素酯 肠溶微囊 单凝聚法 超声辅助
  • 简介:目的:采用流化床上药包衣技术制备埃索美拉唑镁丸.方法:选择含药层药物浓度、隔离层增重、肠衣层增重为影响因素,以丸耐酸力和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丸处方,并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上药浓度19.16%,隔离层增重17.15%,肠衣层增重66.15%,优化处方实测值与预测值相近.结论:该处方工艺可行,重复性良好,质量稳定可靠.

  • 标签: 埃索美拉唑镁 肠溶微丸 Box-Behnken 效应面法 处方优化
  • 简介: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出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出液中药物浓度.测定了含不同浓度的单甘酯(0.255%,0.676%,0.967%)和吐温BSO(0.251%,0.683%,0.969%)阿司匹林片的出情况.结果表明单甘酯和吐温-80能有效地改善片的崩解,并影响阿司匹林的出度.0.255%的单甘酯和0.251%的吐温-80对整个出过程有加速作用.

  • 标签: 溶出度 阿司匹林 单甘酯 吐温-8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三种市售阿司匹林片的出度,评价药品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出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液中药物浓度,以威布尔分布拟合出参数,经双侧t检验对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阿司匹林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其体外出度测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阿司匹林片制剂质量稳定、可靠,但其内在质量仍有待提高。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体外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目的探讨制备壳聚糖(CTS)-三七总皂苷(PNS)缓释的工艺条件,确定的缓释作用。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学学交联技术,制备壳聚糖-三七总皂苷,并考察的基本特性及其体外出性能。结果的最优工艺条件为3%壳聚糖溶液,壳聚糖/三七总皂苷为2:1,在60%下交联2h.结论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药物释放速度较缓慢,缓释效果明显。

  • 标签: 三七总皂苷 壳聚糖 微囊 缓释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多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 地屈孕酮片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多卵巢综合征患者计 94 例,随机分为单用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 n=47 )与联合使用阿司匹林片治疗实验组( n=47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 FSH 、 LH 、 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多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 地屈孕酮片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地屈孕酮片 阿司匹林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通过将自制阿司匹林片和对照药(拜阿司匹灵)在4种不同介质(pH1.2、pH4.0、pH6.8、水)中的出曲线对比,得到自制阿司匹林片的出效果。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质量研究 溶出曲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文选择EudragitL100和EudragitRL30D分别作为丸的和缓释包衣材料,将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应用于处方筛选过程中,制备卡马西平缓释丸。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以6h和12h两点的累积释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将包衣时间(间接代表包衣厚度)和增塑剂的比例作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缓释丸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的三维响应面图可以看出,评分最优自变量处方为椭圆形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任取3点进行验证实验,通过对比评分标准,3批自制样品符合理论释药目标。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卡马西平缓释丸的包衣处方优化,所建模型具有较好地预测能力和实用性。

  • 标签: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肠溶缓释微丸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埃索美拉唑镁丸,建立质量控制方案。方法应用流化床包衣法(底喷),成功制备出埃索美拉唑镁丸,进行出度、耐酸力测定,评价埃索美拉唑镁丸的质量。结果pH值6.8的人工肠液中,自制埃索美拉唑镁丸的出度>86%,pH值1.2的氯化氢溶液中(模拟胃液环境),自制埃索美拉唑镁丸的累积出度<2%。结论人工肠液中,自制埃索美拉唑镁丸的出较完全,人工胃液中,自制埃索美拉唑镁丸的耐酸力较好,该制备工艺可靠,药物质量理想,可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微丸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奥美拉唑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目前市面中常见剂型为奥美拉唑片、奥美拉唑溶胶囊,胃型奥美拉唑仍旧处于开发阶段。文章主要针对型奥美拉唑、胃型奥美拉唑展开探讨。

  • 标签: 奥美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作用特点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的方法。方法:乙醇为溶剂,ODS色谱柱,甲醇:0.1%二乙胺:冰醋酸(40:60:4)为流动相,在275nm波长处测定。结果:在0.1~1.0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57%(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标签: HPLC法 阿司匹林肠溶片 含量测定 样品处理 色谱条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片+波立维治疗,研究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片+波立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PTL)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参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09、3.387、5.157,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2%,高于参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226,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片可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波立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0mg规格的普伐他汀钠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休止角和崩解时限为主要参考指标,优化普伐他汀钠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确定10mg规格的普伐他汀钠的处方为普伐他汀钠10g,乳糖35g,预胶化淀粉3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6g,羟丙纤维素20g,硬脂酸镁1g,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普伐他汀钠片。结论此制备工艺简单,所得片剂稳定性好。

  • 标签: 普伐他汀钠 粉末直接压片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片+波立维治疗,研究组采用拜阿司匹林片+波立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PTL)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参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09、3.387、5.157,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2%,高于参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226,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片可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波立维
  • 简介:1.对于物质,不论其溶液是否饱和都是稀溶液。理由因物质溶解度小,室温时,100g水中能溶解物质的质量小于1g。所以,即使达到饱和的物质溶液,其浓度也不大,其不饱和溶液则更稀了。

  • 标签: 微溶物质 性质 溶解度 浓度 离子方程式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