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在对肾亏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农采用桑寄生汤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 以 2017 年 1 月份到 2019 年 6 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80 例肾亏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均等为 9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桑寄生汤进行治疗,并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应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前后的腰痛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腰痛情况均由一定的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在治疗前后腰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24.18±1.65>16.42±1.58 ),具有可比性。 结论: 对于肾亏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桑寄生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患者的腰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独活寄生汤的疗效。

  • 标签: 桑寄生汤,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9肾亏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方法:分析枕颌牵引、外敷中药和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15天后临床效果。结果:89名患者中,治愈49例,好转37例,未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3%;治疗后患者颈椎病症状各项症状积分(肩颈僵硬、背部僵硬、眩晕、肌肉酸痛)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患者颈椎病分级结果中,1~4级患者占比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8级颈椎病患者占比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独活寄生汤配合枕颌牵引、外敷中药的治疗肾亏型颈椎病,能够起到互补协同作用,在较短时间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效果显著。

  • 标签: 独活寄生汤 枕颌牵引 外敷中药 肝肾亏虚型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药物罐针对肾亏证型膝痹患者的护理效果,以优化中医护理方案。 方法 根据随机分组原则,选取肾亏证型的膝痹且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编号并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分别为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中医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中医护理方案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和药物罐的联合治疗护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Lysholm评分及疗效标准。 结果 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有效率达到 86.0%明显高于对照组 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药物罐能有效提高Lysholm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可以纳入中医护理方案。

  • 标签: 穴位贴敷 药物罐 膝痹 肝肾亏虚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肾亏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上运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腰痛方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4例肾亏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予以抗骨质疏松药治疗,观察组增加腰痛方颗粒,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且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明显改善,差异显著。结论 对于肾亏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临床上采取抗骨质疏松药物+腰痛方颗粒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痛方颗粒 抗骨质疏松药物 肝肾亏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治疗肾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 92例肾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何氏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腰腿痛症候积分、直腿抬高症候积分及肌力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肾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具有突出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延缓病情恶化,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何氏手法 中药汤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BGA封装器件正朝着近距离、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常用的BGA间距已达到0.4pith,最小间距已达到0.3pith。芯片管脚越来越多,给电子安装工艺带来了新的挑战,BGA元器件在回流焊过程中控制难度越来越高,容易出现焊问题,给产品带来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回流焊中BGA焊的几种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 标签: BGA 虚焊 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穿刺治疗脓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就诊的脓肿患者 5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穿刺进行治疗,另外再予以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 5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50例脓肿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谷丙转氨酸上升、黄疸上升、血糖上升均为 0例。结论:穿刺治疗脓肿在常规治疗的方式上,予以相关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相关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脓肿 肝穿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静脉限流联合动脉结扎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再生与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250~280 g,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门静脉结扎(PVL)组、轻度限流组和中度限流组,每组各8只。PVL组结扎大鼠门静脉右叶支、尾叶支及左侧支,仅保留门静脉右侧支。轻度限流组和中度限流组操作同PVL,但门静脉左侧支轻度、中度限流,同时结扎动脉左侧支。术后72 h留取左中叶行HE染色并计算总坏死分数、右中叶行Ki-67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阳性细胞数,计算右中叶再生率,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结果右中叶再生率PVL组为(109.1±10.9)%,中度限流组(105.0±12.3)%,均明显高于轻度限流组(67.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中叶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再生率结果一致。左中叶总坏死分数中度限流组4.50(3.25,6.00)分、PVL组2.00(1.25,3.00)分、轻度限流组0(0,0.75)分,三组总坏死分数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限流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8.4±11.4)U/L,明显低于PVL组(67.2±12.2)U/L和中度限流组(74.3±14.2)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以及总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适当的门静脉限流联合动脉结扎能够有效诱导SD大鼠预留侧组织再生,同时控制阻塞侧组织损伤。

  • 标签: 门静脉 肝动脉结扎 肝再生 肝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衰竭人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20年1-6月我院收治的3例人工治疗衰竭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开展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评估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3例患者完全治愈出院,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衰竭行人工治疗过程中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肝衰竭 人工肝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胆管结石切除术后发生内胆管癌(IC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 071例行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79例,女692例;年龄为(53±12)岁,年龄范围为12~86岁。患者入院后均完成详细术前检查。对于区域性结石,行解剖性切除术。对于弥漫性结石,切除局限于段或叶的区域性毁损病灶,必要时行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和(或)胆道镜取石。当门部胆管存在严重狭窄影响胆道引流时,行肝胆管空肠吻合术、胆管狭窄成形术等。观察指标:(1)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切除术后发生ICC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数表示。连续性变量转换为分类变量时根据临床常用参考值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最佳截断值进行转换。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1)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情况。1 071例患者术前检查: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为8.2年(0~27.0年),CA19-9为(163±87)U/mL,癌胚抗原为(5.0±2.1)μg/L,左半、右半、双侧叶、总管或胆总管结石分别为545、245、228、53例,226例伴有胆管狭窄,172例伴有段萎缩。1 071例患者中,595例行解剖性切除术,272例行局部非解剖性切除术,143例行胆管切开取石术,61例行胆肠吻合术。26例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残留狭窄胆管,74例术后残留胆管结石。(2)随访情况:1 07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8.6±1.5)年。1 071例患者中,92例发生ICC,发生率为8.590%(92/1 071);其中32例、66例、90例患者术后3、5、8年内发生ICC,发生率分别为2.988%(32/1 071)、6.162%(66/1 071)、8.403%(90/1 071)。(3)影响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危险因素分析。构建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与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依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以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7年为最佳截断值,将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转换为分类变量进行后续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合并代谢性疾病、段萎缩、术后残留胆管结石是影响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相关因素(优势比=2.939,2.654,1.903,2.361,95%可信区间为1.582~5.460,1.145~6.154,1.068~3.390,1.118~4.987,P<0.05)。将P<0.10的临床病理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7年、合并代谢性疾病、段萎缩和术后残留胆管结石是影响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843,2.469,1.922,2.202,95%可信区间为1.523~5.309,1.042~5.851,1.064~3.472,1.021~4.747,P<0.05)。结论内胆管结石切除术后存在发生ICC的风险;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7年,合并代谢性疾病,段萎缩和术后残留胆管结石是影响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道良性疾病 胆石症 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癌 肝切除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脏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完全无门血流阻断下行叶、段切除术治疗的32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完全无门血流阻断下行叶、段切除的临床方法及BiClamp®钳应用体会。32例患者均在BiClamp®钳辅助下成功实施完全无门血流阻断叶、段切除术,术后均无出血、胆瘘及衰竭。结果表明完全无门血流阻断下采用BiClamp®钳辅助行叶、段切除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脾两型不寐治疗中实施温针灸方法的效果。 方法: 以我院接收的心脾两型不寐患者 76 例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每组各 38 例病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实施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组的睡眠质量各因子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心脾两型不寐治疗中应用温针灸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温针灸 心脾两虚型不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血流阻断在泡型包虫病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根治性切除的49例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27例,年龄10~62岁。按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Glisson组(n=22)和Pringle组(n=27)。Glisson组阻断Glisson蒂内血流,Pringle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血流。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isson组血流阻断时间20(15,26)min,少于Pringle组35(30,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6,9)d,少于Pringle组8(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优于Pring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lisson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40.9%,9/22),Pringle组发生并发症15例(55.6%,15/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型包虫病患者切除术中Glisson蒂血流阻断法术后肝功能、引流管拔除时间、血流阻断时间优于Pringle阻断。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肝切除术 Glisson蒂阻断 Pringle阻断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切除术结合动脉重建治疗门部胆管癌10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10例均接受联合切除术结合动脉重建治疗的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分析手术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10例患者中实施左半联合尾状叶切除4例(Ⅲb型),右半联合尾状叶切除3例(Ⅲa型),尾状叶切除2例(Ⅱ型),切除门部胆管及部分左内叶、右前叶及尾状叶1例(Ⅳ型);接受右动脉切除重建6例,固有动脉切除重建4例;R0切除率为80.0%,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术后胆瘘、消化道出血、动脉血栓继发胆道感染各1例(10.0%),均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术后随访9~24个月,3例患者分别因肿瘤复发、动脉血栓、脓肿而死亡,术后24个月的生存率为70.0%(7/10)。结论给予门部胆管癌患者联合切除术结合动脉重建治疗可提高R0切除率,改善肝功能,且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少、术后生存率高。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肝切除术 肝动脉重建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生化检测对乙肝患者纤维化的检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乙肝纤维化患者 60 例作为实验组 ,同期健康体检的人群 60 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 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生化检测, 对比 检验结果 。 结果:实验组 血清纤维化指标LN 、 PC-Ⅲ 、 Ⅳ -C 、 HA 与对照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实验组 生化 指标 AST、 ALT与对照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生化检测 可有效用于患者 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与评估 , 准确反应患者的病情变化 。

  • 标签: 血清肝纤维化 肝生化检测 乙肝 肝纤维化 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