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41例。所有患者接受肘关节手术后给予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肘关节康复、训练功能、日常活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93%,(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恢复、功能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复杂肘关节骨折 肘关节功能评分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患有肘关节骨折并在手术后带有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对关节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就诊的肘关节骨折病人中选取168名,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名病人,对照组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病人采取个体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病人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病人(P<0.05),且实验组的病人接受康复护理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病人(P<0.05)。结论采用专业的肘关节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克服病人术后的关节功能障碍,并能加快病人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肘关节僵硬常见于肘部创伤性疾病、退行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临床常表现为肘关节伸直受限>30 °、屈曲角度<120 °、伴或不伴旋转障碍,常用的分型有Kay分型、Morrey分型。临床治疗目的为减轻疼痛、恢复功能、维持稳定。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和手术两大类,其中关节镜治疗的适应证为保守治疗3 ~ 6个月无效,伸直受限>30 °,屈曲角度<130 °者,对于功能要求高的患者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禁忌证包括骨性强直或严重的纤维性僵直、改变肘关节正常解剖的既往手术史,如:尺神经前移术等、肘关节周围有感染灶。手术体位为侧卧位或俯卧位。消毒前应仔细确认相关解剖标志,并做好标记。注水后应再次确认以免引起医源性损伤。患者麻醉后应先行手法松解,关节镜手术完成后应再次于术中行手法松解。由于肘关节周围血管神经较多,术中易导致医源性损伤。因此穿刺很重要,最初软点穿刺注水后,其他入路均直视下穿刺。对于前间室常用2个入路,即近端外侧入路:外上髁近侧2 cm,前方1 cm;近端内侧入路:内上髁近侧2 cm,前方2 cm。对于后室有3个入路,直接外侧入路:肱骨外上髁、鹰嘴尖端和桡骨头的三角中心;后外侧入路:屈肘30°,尺骨鹰嘴顶点近端3 cm,沿肱骨外上髁嵴,紧贴肱三头肌边缘的外侧;后正中入路:尺骨鹰嘴后方近端3 cm,后外侧入路内侧2 cm。对于屈曲畸形患者建议先前室、后后室,而对于伸直畸形建议先后室、后前室。桡骨头周围的滑膜尽量切干净以恢复旋转,应保留环状韧带以维持稳定性。关节镜下处理肘关节僵硬应注意安全第一,术中清理松解尽量彻底,控制前后室的操作时间。术中的手法松解、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手术效果很重要。

  • 标签: 肘关节僵硬 关节镜 松解 疗效 手法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节活动牵伸系统在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肘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功能障碍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关节活动牵伸系统应用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5.8±7.6),对照组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6.7±6.4),且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关节活动牵伸系统在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肘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水疗康复技术联合关节松动术,运用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开展诊治的9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作为客体,具体分成两组,一般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水疗联合关节松动术,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等情况。结果 就治疗有效率分析,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一般组,统计学影响较大(P

  • 标签: 水疗康复技术 关节松动术 肘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进行分析,研究导致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本研究选自2013-2014年间骨外科接诊的87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早期功能锻炼组和恢复期功能锻炼组,对比分析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试验结果。结果早期锻炼组的恢复优良率、肘关节活动度(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明显优于恢复期锻炼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因素很多,早期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加快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

  • 标签: 肱骨远端骨折 术后 肘关节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康复护理的肘关节骨折术后综合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 2016年 10月至 2017年 10月,随机抽取我院 8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个护理组,每组 40例。在相同条件下,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 77.5%和 97.5%( 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肘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帮助患者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促进手术伤口的愈合,提高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肘关节骨折 术后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患者接受内外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法治疗、口服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7.7%,远高于对照组的86.0%;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外结合治疗应用于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改善了患者肘关节的活动能力,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肘关节术 功能障碍 内外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此次目的则是探究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之后功能恢复所造成的影响。采用的方法则是选择某医院所诊治的肘关节骨折病患为目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护理组,对这两组病患的术后功能恢复状况进行对比。获得的结果则是护理组病患的关节功能恢复状况高于实验组的病患(P<0.05),护理组病患在护理之后的疼痛缓解效果。同样要比实验组的效果好(P<0.05)。最后所得到的结论则是,通过运用康复护理,能够更好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进一步推动其关节功能的健康恢复,缩短其住院和创面愈合时间,有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康复护理 肘关节骨折 术后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 肘关节僵硬是在其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创伤后很容易发生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关节囊的增厚并且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肘关节功能造成障碍,给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对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意义重大。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松解和保守治疗,但是手术松解可能会导致僵硬复发和神经、血管的并发症,带来很多副作用。在没有异位骨化的情况下,相比手术治疗,保守疗法中的人工植入关节假体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关节假体种类多样,与物理治疗相配合治疗关节僵硬效果良好。本文将就人工假体在肘关节创伤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做出综述研究。

  • 标签: 肘关节创伤 肘关节僵硬 人工植入 肘关节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在选择患者例数时,将80例作为总研究的例数,对于本研究所选的患者而言,患者入院最早与最晚的时间分别为2021年7月、2022年10月,研究人员在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的过程中,运用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的方式,两组患者的平均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灸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改善,P

  • 标签: 针灸 推拿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在选择患者例数时,将80例作为总研究的例数,对于本研究所选的患者而言,患者入院最早与最晚的时间分别为2021年7月、2022年10月,研究人员在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的过程中,运用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的方式,两组患者的平均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灸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改善,P

  • 标签: 针灸 推拿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 作者: 崔泽升牛素玲夏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肘关节功能障碍常见原因有骨折、软组织创伤、异位性钙化、烧伤、手术等。上列原因产生肘关节广泛粘连或骨化是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理疗、按摩、功能锻炼等非手术疗法仅使部分病人功能恢复。作者从1998年开始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松解肘关节治疗26例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本文对手术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理疗按摩治疗儿童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研究组在这基础上联合中医理疗按摩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肘关节活动度(ROM)。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肘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时,研究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理疗按摩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理疗按摩 肘关节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肘关节功能障碍是临床中的常见并发症,多因肘部创伤后长期固定或治疗不及时引发局部软组织粘连而影响关节屈伸及旋转功能障碍,对于本症的诊疗,李波教授基于中医正骨“骨正筋柔”理论,提出“理筋纠错,动静结合”的诊疗思路,以“活动术配合骨科外敷剂”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效果好,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李波 肘关节 活动术 骨科外敷剂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肘关节功能障碍是临床中的常见并发症,多因肘部创伤后长期固定或治疗不及时引发局部软组织粘连而影响关节屈伸及旋转功能障碍,对于本症的诊疗,李波教授基于中医正骨“骨正筋柔”理论,提出“理筋纠错,动静结合”的诊疗思路,以“活动术配合骨科外敷剂”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效果好,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李波 肘关节 活动术 骨科外敷剂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实施早期功能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 筛选本院骨科开展手术治疗的86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时段2016年2月至2023年2月。将所有病例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划分2组,每组平均43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康复,观察组术后采取早期功能康复治疗。从肘关节活动度(ROM)、肘关节功能情况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相比组内干预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同时观察组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肘关节ROM康复效果对比,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实施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早期功能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估 肘关节镜技术 运用在 肘关节骨性关节炎 患者治疗中 的 临床价值 。 方法 对 2017 年 02 月至 2019 年 04 月 兴义市人民医院 治疗的 20 例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实施回顾性研究,全部患者均采取肘关节镜技术治疗方法,评定术后三个月、术后六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统计率,分析术前、术后三个月、术后六个月肘关节最高屈曲幅度、肘关节最高伸直幅度、肘关节 Mayo 评定分值 。 结果 术后六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统计率对比术后三个月,未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P>0.05 ) ;术后三个月肘关节最高屈曲幅度和肘关节最高伸直幅度大于术前,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P<0.05 ) ,术后六个月肘关节最高屈曲幅度和肘关节最高伸直幅度大于术前,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P<0.05 ) ,术后六个月肘关节最高屈曲幅度和肘关节最高伸直幅度对比术后三个月,未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P>0.05 ) ;术后三个月肘关节 Mayo 评定分值对比术前,显示数据值检测结果较大差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治疗运用在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则行个性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术后1、3以及6个月的MaYO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个性化康复治疗有助于恢复肘关节功能

  • 标签: 个性化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 肱骨远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