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准则职工的核算范围、计量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修改并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引进了辞退福利的概念,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这应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 标签: 企业会计准则 职工 辞退福利 职工薪酬
  • 简介:《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规范了企业职工的概念、确认、计量和披露,有助于企业正确核算资产、成本和当期费用,为准确、完整地核算人工成本奠定了基础,研发人员职工符合条件的可准予资本化,可促使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向,引导优秀人才到国家鼓励的行业。

  • 标签: 职工薪酬 辞退福利 人工成本 资本化
  • 简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职工》是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之一。本文对新准则与原处理在职工核算范围、会计处理等方面做了分析比较,并结合实际情况,阐明职工准则存在的原因。

  • 标签: 新会计准则 差异分析
  • 简介: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对职工的范围、确认和计量、披露作了详细的规定。随着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只有全面理解职工,才能正确运用职工进行完整的人工成本核算。

  • 标签: 职工薪酬 范围 确认和计量
  • 简介:我国会计准则随着会计理论的观念变化而不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针对旧准则中出现的问题,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的相关规定,财政部在2014年对职工准则进行了重大修订。本文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具体的职工准则的演进过程的分析,加之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得出相关启示。

  • 标签: 职工薪酬 演进过程 启示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会计准则的演进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以职工准则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然后围绕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展开讨论,重点关注职工准则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和影响。总结了会计准则演进给企业带来的启示,以及对未来会计准则发展的展望。

  • 标签: 职工薪酬 会计准则
  • 简介:一、职工准则的有关规定(一)职工的含义。职工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

  • 标签: 职工 薪酬 法相 非货币性 企业 福利
  • 简介:2006年1月开始执行国务院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其对个人所得税征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尽管会计准则和税法是两个框架,两者的变革意义并不相同,但两者规范的对象逐渐趋同,并且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会计核算的薪酬数据,另外其征收原则和薪酬的会计核算原则也有相通之处。

  • 标签: 个人所得税法 征收原则 薪酬 会计核算原则 职工 会计准则
  • 简介:摘 要:薪酬是多数劳动者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收入来源,它关乎着员工的切身利益,同时它也是企业核算过程中关键的成本费用支出。职工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变化。新会计准则的修订扩大了职工的范围,它不仅仅包括在职期间、离职后企业给予员工的福利,而且还包括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等。

  • 标签: 职工薪酬 账务处理 新准则
  • 简介:一、职工在公司调节盈余管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一)利用职工的成本费用化与资本化的选择进行调节盈余的管理。即当公司经营业绩较差而公司在进行大规模基建时.公司就会将部分从事生产经营的职工列入工程人员之列。将其薪酬资本化.从而降低当期成本费用,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反之,则将部分从事基建的职工列入生产经营人员之列.从而增加当期成本费用.达到适当降低盈利的目的。

  • 标签: 职工 薪酬 公司经营业绩 审计 企业 盈余管理
  • 简介:摘要在20世纪末期,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为了解决养老问题,我国已建立起“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然而,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养老金会计体系始终未与养老保险体系配套。为了规范职工的会计处理,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修订)。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梳理,分析我国养老金会计的现状。在新职工会计准则的基础下,对新增的离职后福利进行具体研究,探讨养老金会计的会计处理,为构建我国的养老金会计体系提出建议。

  • 标签: 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金会计准则 养老金会计 确认与计量
  • 简介: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都离不开人.人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由此,企业支付给职工薪酬成为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核算人工成本,为企业领导及相关部门提供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的人工信息,并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成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

  • 标签: 企业可持续发展 职工薪酬 会计核算 生产经营活动 人工成本 成本费用
  • 简介: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全面涵盖了我国现行实务中的各种职工,系统的规范了职工的范围和会计处理。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也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扣除做了调整。准则与税法对于职工方面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在实务中导致纳税错误较多。本文就职工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如何进行纳税调整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职工薪酬 会计准则 所得税法 差异 纳税调整 协调
  • 简介:摘要:“计提”与“发放”是两个不同的环节。计提按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发放按收付实现制基础确认。“计提”与“发放”在程序、时间和数额等方面均有可能导致差异存在。差异过大出现的非正常情况,有可能是企业转嫁经营风险、递延所得税义务或者规避所得税纳税义务。

  • 标签: 职工薪酬 计提 发放
  • 作者: 余爱云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9年第2期
  • 机构: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职工薪酬的核算做了规范,本文主要从职工薪酬的概念、范围入手,对职工薪酬的内涵及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规范了职工的确认、计量等。而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准则之间既有衔接也有差异。本文就职工的有关会计处理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就新准则与新税法的差异进行探讨。

  • 标签: 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福利 辞退福利 税法差异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职工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职工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下面就各种形式职工发放的会计核算与涉税处理谈点个人的理解。

  • 标签: 职工薪酬 涉税处理 会计核算 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会计准则 医疗保险费
  • 简介:一、"职工"与"工资薪金"范畴的差异分析(一)职工的范畴《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规定:职工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所提供的服务,在其在职期间和离职之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包括提供给本人的薪酬和提供给职工的配偶、子女及其

  • 标签: 薪酬 企业职工 企业所得税 货币性 公允价值 工资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