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给出了有机化合物酸碱的定性判断方法,可通过比较负离子的稳定性来判断酸性强弱,分析中心原子电子云密度大小及空间效应来判断碱性强弱.运用有机物的酸碱可在有机化学中分离化合物,比较物质反应活性的差异等.

  • 标签: 有机化合物酸 碱性 定性判断 应用 酸性 反应活性
  • 简介:介绍了该公司采用优质低铁锌锭生产的碱性锌锰电池用无汞锌粉,具有铁等有害杂质含量低、针状形貌、粒度可调、电性能好、品质均一等特点,经有关电池厂家使用和检测部门检测,认定用该无汞锌粉制成的电池其电性能达到同类进口锌粉水平.

  • 标签: 碱性锌锰电池 性能 无汞锌粉 负极材料
  • 简介: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焙烧Mg-Al-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体相结构与表面酸碱质的关系。固态MAS^27AINMR结果显示在673K、873K和1073K焙烧的样品出现了明显的物相过渡态,该过渡态在确定样品的表面酸碱质是很重要的。XPS测定样品中Al2S和OIS的结合能,结果表明,这种结合能与其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相关。

  • 标签: 过渡态 结合能 表面酸碱性质 XPS 中心 样品
  • 简介:在锌膏中添加相当于锌粉重量0.1‰~0.6‰的硅酸钠,通过与未加缓蚀剂的锌膏和电池对比,结果表明可有效降低锌膏膨胀率和电池析气量,同时可明显提高电池的贮存性能和高温防漏性能,其缓蚀效果可与钠米氧化铟相媲美。但当硅酸钠含量大于0.4‰时,对新电放电性能不利。综合分析认为,在锌膏中添加0.3‰的硅酸钠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最佳。

  • 标签: 碱性锌锰电池 缓蚀剂 硅酸钠 贮存性能
  • 简介:化学基本原理碱性蚀刻的基本机理就是碱性氯化铜化学反应(见图1)是二价铜离子氧化金属铜生成亚铜离子。这种平衡同样在酸性氯化铜中的二价铜氧化浸蚀铜金属。所以,在碱性环境条件下,发生亚铜离子和二价铜离子的氨的络合物。更进一步利用通入空气使酸性氯化铜蚀刻液中亚铜离子氧化成二价铜离子。如下反应:

  • 标签: 碱性环境 蚀刻技术 二价铜离子 亚铜离子 化学反应 氯化铜
  • 简介:本文第Ⅰ部份(见本刊八五年第一期)详细讨论了一元酸碱的E~C~K_a关系,给出了有关公式的精确E~C~K_a关系式及使用条件判别式。其后,八六年二月河北师大范瑞溪同志亦用微分近似方法导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5]但范瑞溪同志的文章仅是近似推导,缺乏精确的E~C~K_a关系式。故本文第Ⅱ部份仍以与第Ⅰ部份相同的思路对其它酸碱体系溶液酸度近似计算公式进行精确推导,给出各公式的精确E~C~K_a关系式、使用条件近似判别式及有关曲线供大家参考。

  • 标签: 范瑞溪 溶液酸度 使用条件 河北师大 最简式 近似式
  • 简介:一般来讲,酸性食物使肌肤衰弱,碱性食物使肌肤健美。如果吃酸性食品过多时,血液酸度增高,全身血液的活动力迟缓,并有疲劳感觉。反之,碱性食品可改善血液的状态,防止皮肤过早粗糙和老化。

  • 标签: 碱性食物 血液 皮肤 酸性食品 酸性食物 活动力
  • 简介:在贮液式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中,酸性电解质载体特别是能耐高浓度强酸的电解质载体,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技术难点,通过对腈纶棉材料进行酸碱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标签: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耐酸电解质载体 腈纶
  • 简介:本文讨论碱性岩的定义和碱性花岗岩的分标。笔者认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火成岩才能定为碱性岩:(1)含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2)里特曼指数δ>4;(3)NKA>0.8;(4)与超基性—碱性岩浆有关的碳酸岩。同时,根据NKA值,笔者提出了碱性花岗岩的分标:0.8~0.9,弱碱性;0.9~1.0,中碱性;>1.0,强(过)碱性

  • 标签: 碱性岩定义 碱性花岗岩分标
  • 简介: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我们身边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液态环境,如人类的血液、唾液、尿液、汗液、植物细胞内的液泡等。许多物质在这种液态环境中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例如:人体内的胃液中的盐酸就是以氢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的。

  • 标签: 氯离子 酸碱盐 初中 化学
  • 简介:鉴于近年来国内外对酸碱溶液酸度计算公式使用条件的讨论只绘出数值曲线而未能给出解析式,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推导出E~C~Ka关系式,从而可据不同误差要求精确定出各公式的使用界限

  • 标签: 溶液酸度 计算公式 使用条件 最简式 误差要求 近似式
  • 简介:用月季花自制酸碱试纸黄州市路口小学倪祥军(436121)农村小学实验室一般都没有配备检验物体酸碱的试纸,如能自制酸碱试纸,不仅能解决教学的需要(例如:第四册自然“土壤的保护和改良”一课的教学实验),还能为学校种植小园地提供一些有关土壤酸碱的科学依...

  • 标签: 月季花 酸碱性 教学实验 试纸 制作方法 植物色素
  • 简介:人体的体液环境必须具有适宜的酸碱度,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人体血浆的酸碱度变动范围很小,pH保持在7.35~7.45之间,平均为7.4。根据原因的不同,酸和碱的平衡失调作为单纯型的平衡失调共分四种。另外,病情复杂时,尚可有两种以上的紊乱同时存在的混合型酸碱失衡。而如何通过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的分析,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急慢性,代偿程度,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本文着重阐述怎样通过病史,体征,生化电解质测定及血气酸碱测定来正确判断酸碱失衡问题。

  • 标签: 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型酸碱失衡 治疗 平衡失调 临床医生 实验室资料
  • 简介:我国电镀工作者对无氰镀铜的研究已进行了二十多年,迄今尚无十分理想的方法。本文介绍一种新的TXC33碱性无氰镀铜工艺,镀层结合力好,镀液稳定,操作维护简单。

  • 标签: 电镀 无氰镀铜 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