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尽管冠心病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但绝经前(通常是50岁左右)的妇女却很少患冠心病。研究发现,妇女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平均较男性晚10~15年,绝经前妇女冠心病发病率仅为男性的1/10~3/10,绝经妇女年龄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死亡率增加7倍,70岁前达到高峰,以后男女两性的发病率相似。

  • 标签: 妇女 冠心病 绝经 女性 发病率 研究发现
  • 作者: 白天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8-18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19年第8期
  • 机构:膀胱炎主要是由非特异性或者是特异性细菌感染而引发的位于膀胱处的炎症,或是其它较为特殊的膀胱炎类型。其中非特异性膀胱炎是临床医学上极为常见的膀胱炎类型之一,主要是由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粪链球菌等细菌引发感染导致的;特异性细菌感染则主要是指膀胱结核等;而特殊类型的膀胱炎主要分为间质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气性膀胱炎、化学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以及坏疽性膀胱炎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你有以下这些情况吗?消瘦,营养不良;滥用烟酒;户外活动少;第一次月经来得晚、绝经时又很年轻;接受了卵巢摘除术或者化疗药物治疗;钙、维生素D、维生素C摄入量低而蛋白质、磷、钠摄入量高;有糖尿病、慢性消化道疾病、慢性肝病、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抗癫痫药、肝素等药物;家中老人曾经得

  • 标签: 绝经后 防治 骨质疏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妇女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与腰椎、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健康查体中心就诊的100名近绝经女性进行随访,定期(3、6、9、12、18、24、36、48、60、72……180月)进行骨密度测定,对绝经妇女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与骨密度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绝经女性绝经年龄与腰椎、股骨颈和和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但随着绝经年限的增长,腰椎、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逐年降低,且在绝经1~4年间丢失速度最快,5-11年间丢失速度次之,绝经11年渐趋于平台期。结论绝经女性绝经年龄与骨密度无相关性,但绝经年限影响骨密度的丢失速度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绝经年限 绝经年龄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对参加广场舞锻炼的经女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衡能力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广场舞运动对绝经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

  • 标签: 广场舞 绝经 妇女 平衡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女性绝经性功能和性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女性绝经的性问题,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680名绝经女性的性功能、性观念和性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80%以上的人有性生活,但频率减少,性功能下降,满意度降低。有70.1%的人以其他方式来满足性要求。性生活的配合度增高,性生活和谐与否对夫妻感情的影响度降低。结论多数老年人仍有正常的性要求,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性功能的改变除生理和男方的因素外,还有观念和认识问题。

  • 标签: 绝经后女性 性功能 性活动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的盆底功能保健及康复的具体方法。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围绝经期及绝经35例女性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的盆底功能保健及康复的具体方法。结果:所有患者盆底功能均有所康复。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患者相应的保健及康复指导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 盆底功能保健及康复 妇科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女性绝经症状与日常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初次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绝经门诊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量表评估绝经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简短版日常认知功能(everyday cognition,ECog)量表评估日常认知功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围绝经期和绝经女性绝经症状与日常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14例患者ECog分数为1.50±0.49。KMI分数为12.67±7.88,74.8%(235/314)患者有绝经症状,其中34.7%(109/314)有中重度绝经症状。相比无绝经症状患者(ECog得分:1.27±0.29),有绝经症状的患者ECog得分更高(轻度症状组ECog得分:1.48±0.47,P=0.005;中重度症状组ECog得分:1.69±0.55,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KMI的5个症状(潮热出汗、失眠、情绪波动、抑郁和疲乏)均与日常认知功能下降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潮热出汗[β=0.06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02~0.117,P=0.043]、抑郁(β=0.163,95% CI=0.073~0.253,P<0.001)和疲乏(β=0.138,95% CI=0.071~0.205,P<0.001)症状仍与日常认知功能下降相关。结论潮热出汗、抑郁和疲乏症状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女性日常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围绝经期 绝经症状 日常认知功能 相关性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日渐严重,特别在绝经女性人群中,这种骨代谢异常表现得尤为显著。近年来,人们注意到伴随着钙代谢异常的骨质疏松症常伴有动脉血管钙化和硬化[1,2],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的发病机制。本文通过对155例绝经女性骨密度和有创中心动脉压测定,旨在探讨绝经女性人群骨密度降低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为这两种绝经女性人群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绝经后女性 骨密度降低 中心脉压 骨质疏松症 中心动脉压 女性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女性宫腔积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0例绝经女性患者,对其发病特点、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例以“急性腹膜炎”被收入外科治疗,1例术前诊断为盆腔脓肿,1例入院明确诊断为宫腔积脓,其余5例患者行了剖腹探查病灶切除术,全部病例均配合抗菌素治疗,痊愈出院。结论:绝经后宫腔积脓发病隐匿,易误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绝经后期 宫腔积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40岁以上围绝经期和绝经女性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40岁以上女性,详细记录其病史、身高、体重,进行生化和内分泌测试,然后进行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扫描。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6.65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6.23kg/m^2。研究中骨量减少的患病率为38%,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4%,低骨密度的患病率为42%。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绝经状态的增加,低骨密度妇女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在内分泌评估中,60%的人群出现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情况,56.67%的人群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00%的人群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75%的人群伴随着甲状腺功能亢进,同时骨密度较低。在慢性疾病中,发现83.33%的女性患有糖尿病,50%的女性患有高血压,50%的女性具有肝肾功能异常,50%的女性患有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同时骨密度较低。每天接受阳光照射时间少于1h的女性中,48.65%的人骨密度较低。由于日常体力劳动的减少,BMD正常的女性比例从72.72%下降到46.1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血清维生素D缺乏,体力劳动和阳光照射不足与低BMD显著相关。结论低BMD不是仅限于绝经妇女的疾病,它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普遍存在。

  • 标签: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绝经后 围绝经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绝经子宫出血中医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绝经出血多为虚证,常因脏腑虚弱,阴阳失调所致,故临证以补肾扶脾,养阴清热为主要治疗大法,辅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化瘀解毒之法,标本同治。结论治疗时首辨善恶,良者以固摄冲任为大法,或补虚或攻邪,灵活运用;若为恶性肿瘤所致应及时采用适合的方法。

  • 标签: 绝经后 子宫出血 中医 治疗
  • 简介:摘要绝经女性由于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发生外阴和阴道萎缩、乳酸杆菌比例降低、阴道内菌群失调、阴道免疫屏障受损等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和疾病,对绝经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现从阴道菌群种类、数量、比例等方面阐述绝经阴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机制,明确全身及局部雌激素治疗对绝经女性阴道微生态及泌尿生殖道症状改善的作用机制,以便深入了解绝经女性的阴道微生态变化与泌尿生殖道症状的关系,从而提高绝经女性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绝经期 阴道 个体生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奉浦社区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筛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预防绝经女性骨质疏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奉浦社区内选取绝经女性(自然绝经排除手术治疗等继发性绝经)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测量患者的骨密度T值,观察女性骨质疏松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接受调查的150份有效样本中,有52份样本的骨密度T值<-2.5,其中年龄<60岁的被调查人数有12人、骨质疏松患者有2例,在60~70岁之间的被调查人数有77人、骨质疏松患者有24例,在70~80岁之间的被调查人数有56人、骨质疏松患者有22例,>80岁的被调查人数有5人、骨质疏松患者有4例,由此可见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会伴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结论绝经女性应当尽早防范骨质疏松的发生,以减少年龄增大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

  • 标签: 健康小屋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 筛查结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