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尿道介入前列腺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尿道介入前列腺支架置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尿道介入前列腺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患者满意度高,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经尿道介入法 前列腺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对于大多数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而言,能象开放手术那样干净彻底地切除增生的腺体,往往是术者可望而不易达到的目标.平冈式尿道前列腺剥脱术(transurethralenucleationof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TUE)是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TUE没能普及有种种原因,手术时间长是其中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尝试了双操作手架TUE方法(以下称双手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剥脱术 双手架法 单手架法 操作方法 间断冲洗式电切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34例男性尿道断裂患者,对他们的治疗采用尿道会师牵引术进行治疗,通过1年左右的随访,了解他们术后病情变化。结果患者手术后3-4周拔除导尿管,3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情况,手术后有6例患者使用尿道心术探子扩张,4例患者使用球囊扩张尿道,另外。他们需要保留3-4周的导尿管,随访1-3年,所有患者均能自行排尿疏通。结论介入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断裂,有良好的疗效。手术简单、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

  • 标签: 介入尿道会师术 男性 尿道断裂
  • 简介:目的提高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成功率。方法总结42例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经验。42例患者平均年龄(51.0±15.8)岁,病程3个月至5年。尿道狭窄长度平均2.2cm,闭锁长度平均2.0cm。结果41例(98%)手术成功,其中3例行2次或3次腔内手术。1例腔内手术失败者与闭锁段过长有关,改行尿道吻合术治愈。术后39例患者随访6~82个月,37例排尿通畅,2例术后定期尿道扩张6~12个月后排尿通畅。结论尿道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安全、有效,是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尿道扩张是防止再狭窄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尿道狭窄 治疗学 尿道内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5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尿道内切开 尿道狭窄 综合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尿道钬激光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总结了36例尿道钬激光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经验。患者平均年龄41岁,病程6个月-10年。尿道狭窄长度平均1.9cm。结果 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72分钟,平均28分钟。术后住院3-7天,平均4天,随访3-36个月,36例患者排尿通畅,尿流率>15ml/s。结论 尿道钬激光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简单易行,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钬激光 经尿道电切 尿道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尿道手术致后尿道直肠穿孔的临床处理办法。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的5例尿道手术致后尿道直肠穿孔患者对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全尿道狭窄患者拔除导尿管,2周后再次出现排尿困难,目前仍膀胱造瘘;其他4例拔除导尿管后排尿正常。随访1~5年,5例患者大便正常,无会阴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减少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医源性损伤,主要措施在于预防,而一旦发生,则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

  • 标签: 尿道 直肠穿孔 处理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输尿管镜下尿道微创技术在闭合性尿道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尿道会师术,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尿道和皮耻骨上尿道会师术。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37% vs.84.21%,P<0.05);②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6.25±9.23)mL和手术时间(22.97±3.56)h明显短于对照组[(92.56±8.64)mL、(45.23±3.68)h],住院时间(4.62±2.13)d明显少于对照组(8.14±2.21)d,最大尿流速率(22.16±1.63)mL/s大于对照组[(17.36±1.84)mL/s,P<0.05];③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 vs.49.99%,P<0.05)。结论尿道输尿管镜下尿道微创技术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最大尿流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道疾病 输尿管镜检查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逆推肿瘤剜除术在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共计70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成立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应用逆推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留置导尿时间情况。结果经过结果对比和分析可以显著发现,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穿孔或改开放手术,无大出血及液体外渗、电解质紊乱和输血等。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留置导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无法病检切缘处黏膜有无肿瘤残留及就侵犯,而观察组患者切除肿瘤标本完整取出,术后病检黏膜处及肌层均未见肿瘤侵犯。结论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中应用逆推法治疗浅表膀胱肿瘤,可以较好地弥补和改善原有治疗方法中不足之处,提升治疗有效性,降低临床复发率,术后可进行病检,综合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逆推法肿瘤剜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方法对60例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接受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尿道电化学介入前列腺,对照组采用尿道电化学介入前列腺。尿道行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前列腺每月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超微电流刺激骶神,20分钟/次,1周1次,12周1疗程。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60例接受全部治疗,第2周时,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4周时,治疗组部分患者NIH-CPSI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完成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1.7%和91.3%,对照组分别是65%和78.9%,两组P<0.05,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第6个月随访,治疗组总复发率15.6%;对照组为35%,P<0.0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尽快控制症状,减少前列腺炎复发的频率,获取更长久疗效。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电化学介入 电刺激 骶神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采用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及治疗后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较为显著,且并发症少,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尿道等离子柱状电极治疗前尿道狭窄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 2015年 07月 -2017年 07月我院收治的 20 例 钬激光与 24 例 等离子柱状电极治疗前尿道狭窄患者 ,比较 2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尿流率( Qmax)增长 及术后随访 8-12个月尿道狭窄情况。结果 钬激光组手术时间少于等离子柱状电极组,术后尿流率( Qmax)增长值大于等离子柱状电极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术后随访 8-12个月,钬激光组狭窄再复发率小于等离子柱状电极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前尿道狭窄比 尿道等离子柱状电极治疗前尿道狭窄在手术时间、术后尿流率增长 情况(术后最大尿流率( Qmax)—术前最大尿流率( Qmax)) 及术后狭窄再发率具有优势,在治疗前尿道狭窄及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更方便、快捷、有效。

  • 标签: 钬激光 等离子柱状电极 前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时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共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7例治愈(19.4%),13例显效(36.1%),15例有效(41.7%),1例无效(2.8%),治疗有效率为97.2%。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48.3±11.3)分钟,没有患者出现尿失禁、尿道瘘等并发症。结论在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安全可靠,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术 尿道狭窄 尿道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道狭窄产生排尿困难产生的原因,减少该类并发症的发生,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8例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病人分别采用尿道扩张、Otis刀切开、直视下尿道内切开、重新TURP、膀胱颈切开、腔内碎石、间歇性清洁自家导尿及药物治疗。结果所有病人排尿困难的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排尿困难是TURP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采取防范措施,微创处理安全有效。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104例2014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尿道内切开治疗的尿道狭窄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各52例,对两种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9.62%vs.28.85%,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内切开 尿道狭窄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V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护理。尿道狭窄是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随尿道内切开术的发展,加强对患者的身、心方面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 标签: 前列腺 电切术后 尿道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腔内治疗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处置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尿道狭窄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6例患者中治疗后24例能维持排尿通常,2例经术后随访发现需行定期尿道扩张治疗。结论尿道狭窄是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尿道外口及前尿道,根据不同狭窄部位、程度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术后定期随访和尿道扩张后,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尿道狭窄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TUVP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单纯尿道扩张术9例,尿道外口切开术4例,尿道内切开术+尿道扩张术7例,尿道内切开术+电切术5例,均治愈;2例拒绝治疗。治愈率92.6%(25/27),随访6个月以上,均排尿通畅。结论TUV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有多种原因,术中仔细止血、术后加强护理、控制尿路感染等可预防TUVP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尿道狭窄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