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晚期的患者临床治疗中紫杉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已确诊为乳腺癌晚期的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0例、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化疗,观察组则对其采用紫杉醇或紫杉药物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在经过两个周期的治疗后,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紫杉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6.0%,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运用紫杉类药物治疗中采用紫杉类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化疗组,同时毒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癌晚期 紫杉类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治疗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间确诊并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后随即将本组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单纯组,联合组的30例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进行治疗,单纯组的患者则采用紫杉醇单药进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铂类药物;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6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菌类药物的临床评价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我院已经出院的,在围手术期预防性采取了抗菌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00例,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所选取的200份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患者病历,观察在临床上,使用抗菌类药物中的用药时机情况、用药剂量情况、用药时间情况、用药选择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等方面。结果在200份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患者病历中,Ⅰ类切口的患者用药合理例数为62例,合理率为53.91%;Ⅱ类切口的患者用药合理例数为28例,合理率为40.58%;Ⅲ类切口的患者用药合理例数为6例,合理率为37.50%。结论对抗菌类药物进行临床评价分析,能够为指导临床使用抗菌类药物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保证临床使用抗菌类药物的规范化和合理性,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抗菌类药物 临床评价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风湿、骨痛、神经痛之类的中医痹症越来越多,而乌头类药物在镇痛方面的作用确有独到之处,故在中成药的配伍中,使用也越来越普通,更忽论中药临庆配伍应用了,同时乌头类药物的强心升压等作用也越来越为临床作重视,在中西临床应用中也越来越多,同时,其毒副作用也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故该类药物的使用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细化。本文,笔者结合乌头类药物的主要成分,分析乌头类药物的配伍应用和禁忌,提出乌头类药物的中毒抢救方法。

  • 标签: 乌头类药物 中成药 药物功效 中毒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结合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和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变态反应、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同时警惕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相继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应严格用药指征,制定合理的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减少机体在阳光下的暴晒时间,考虑个体因素,考虑药物相互反应等防治措施.结论熟练地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征,避免产生严重伤害,保护患者用药安全.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安全用药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4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0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菌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用药时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应做好用药指导、预防及急救工作。

  • 标签: 不良反应 满意度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共90例,将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采用常规中药炮制的含苷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未经过中药炮制的含苷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在接受中药炮制含苷类药物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中毒现象,对照组中5例患者产生毒性反应,组间治疗效果比较有明显差异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利用中药炮制含苷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经过中药炮制的含苷类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在临床治疗上,对中药中的含苷类药物成分进行适当调整,改善药性,降低患者的毒性反应,充分发挥药物的药性,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中药炮制 含苷类药物 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17例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按照患者病情情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17例中年龄>60岁8例(占47.1),既往有抽搐或癫痫史5例,患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者5例,肾功能不全3例;引起癫痫发作的氟喹诺酮为环丙沙星7例、左氧氟沙星5例、氟罗沙星3例、诺氟沙星1例、氧氟沙星1例,静脉给药共15例,口服2例;4例合用茶碱类药物,3例合用非甾体抗炎药。15例为大发作,2例为小发作,发作的开始时间在用药后30min~5d;17例患者均在停药或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可驶癫痫发作,临床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癫痫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寻找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3年我院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13年我院一共有58例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治疗出现了不良反应病例,这些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有过敏性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而过敏性不良反应在这些不良反应类型中的发生几率是最高的,占研究总数的67.24%,比其他的不良反应比例要高出许多,结果差异性明显(P<0.05),临床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原因有药物使用不当、剂量和用药方法不当,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等,剂量以及方法是发生几率最高的原因。结论临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应该要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预防,加强用药监督管理,提升用药的安全性,确保抗菌药物能够在临床中发挥出正确的效果。

  • 标签: 头孢菌素 药物 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针对各种感染性疾病,我们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有的人夸大了抗生素的功能,因此造成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这样就会引发许多不良的后果。可见,一定要掌握有关抗生素的知识,合理的使用该药物,本文就如何选择抗生素以及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抗菌类 临床应用 原则 选择
  • 简介:摘要高血脂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血脂代谢异常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通常患者在合并高血脂后,其发生冠心病的机率明显增加。他汀类药物是近年来治疗高血脂的首选药物,通过调节脂质代谢,以此满足降低血脂含量的目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本文就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脂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此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高血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接到的头孢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56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累及人体各个系统,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高(P<0.05);不良反应涉及药品16种,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唑林分别排在一二三位。结论头孢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累及系统较广,涉及药物品种多,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头孢类药物 不良反应 调查分析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药物与他汀类药物配伍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86例患者,是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症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86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有43例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有43例心力衰竭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行心血管药物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8例,有效的有12例,总有效率为93.03%,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2例,有效的有8例,总有效率为69.77%,两组患者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配伍结果方面,实验组患者的药-时曲线峰、生物利用度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血管药物与他汀类药物的配伍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使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药物 配伍 安全性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