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叶切除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ntrolledhypotension,CH)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是否能起到减少出血、节约用血的目的。方法选择择期需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32例,男女不限,年龄在29~72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对照(A)组、AHH(B)组、AHH+CH(C)三组,其中A组11例,B组11例,C组10例。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按照10ml/kg的量输入乳酸林格注射液补充禁食禁饮所需的液体量。然后B组按15ml/kg的液体量,0.5ml·kg-1·min-1的速度输入6%羟乙基淀粉溶液(130/0.4),输入血容量的20%左右,30min完成,然后开始手术。C组,在行AHH完成后,用硝酸甘油行CH,硝酸甘油(硝酸甘油起始剂量为0.1μg·kg-1·min-1)微量泵注入,在MAP≥50mmHg(1mmHg=0.133kPa)的前提下,逐渐增加硝酸甘油的剂量,使MAP降低基础值的70%左右,在15min左右完成CH。监测MBP、HR、CVP、Tm、Hb及Hct的变化,记录出血量、尿量、输液量、输血量和手术时间,并抽血检测凝血功能。结果B组中有一例患者出血达10000ml,经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完成手术。三组患者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尿量、手术时间比较,以及术中生命体征MAP、HR、CVP、Tm和Hb、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指标中,与A组相比,B组PT在T3时间点延长(P≤0.05);其余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肝叶切除术中应用是安全的,但就目前的病例数和数据看,并不能减少出血和输血,起到节约用血的目的,对凝血功能基本无影响。

  • 标签: 肝叶切除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 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Hypotension,CH)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回输对脑膜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择期脑膜瘤手术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全麻诱导后30min内输入琥珀酰明胶15ml/kg。手术开始时用乌拉地尔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65±5)mmHg,并用自体血液回收仪回收并回输术野出血。对照组除未行控制性降压外,其余操作均同观察组。两组术中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记录出血量、异体血输入量及手术时间,并分别于AHH前后、术毕测定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pH值、碱剩余值。结果观察组失血量[(837±245)ml]和自体血回输量[(405±123)ml]均低于对照组[(1197±295)ml]和[(593±247)ml](P<0.01)。两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降低(P<0.01),两组各时点pH值、碱剩余值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未输入异体血,对照组5例输入去白悬浮红细胞2U,5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00ml。两组均未发生创面异常出血、肺水肿及心衰等并发症。结论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可安全用于脑膜瘤手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配合自体血回输技术可减少输血反应。

  • 标签: 脑膜瘤 血液稀释 外科手术 降压 控制性 自体血回收
  • 简介:概念对物理学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概念教学对物理教学效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这一系统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如果物理概念教学效率低下,那么学生对实验、物理规律的学习将会寸步难行,在运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因概念不清楚而无法理解题意或者曲解题意。但是在初中阶段要抓好物理概念教学确不容易,由于初中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而物理概念是物理前辈智慧的结晶,具有高度浓缩

  • 标签: 概念教学 教学效果 发展阶段 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动画演示 系统工程 摩托车运动 大班教学
  • 简介:摘要反应性控制直接决定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归纳堆芯误稀释产生的原因及对反应性影响的分析,结合VVER1000防误稀释设计,详细介绍了AP1000防误稀释设计方案,同时对运行人员在进行反应性相关操作时提出建议。

  • 标签: 误稀释 反应性 停堆裕度 联锁
  • 简介: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意识到了引入先进技术手段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行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支撑,只有发挥技术应用优势,并凸显其实际价值,方可使得社会更加进步。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做好技术把控工作,明确技术应用方式及其相关原理,以此为基础,加强技术研发力度,为社会的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现阶段环保理念不断渗透的社会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意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并希望从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等相关检测技术的应用角度入手,通过测量和切合实际的处理方式,使得最终的污水治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可进一步加快环保事业的发展步伐。

  • 标签: 生化需氧量 检测 溶解氧 稀释倍数 择选
  • 简介:摘要肝脏是人体内较为脆弱器官,原发性肝癌手术过程中会导致血管损伤,大量出血与输血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并发症增加危险因素,若术中输血出现异体输血,则会导致溶血、过敏等现象发生,甚至还可传播肝炎、艾滋病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是一种经济实惠的血液保护措施,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促使视野更清晰,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提高其存活率。

  • 标签: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原发性肝癌手术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硼稀释事故作为反应性事故,可在电厂所有运行模式下发生,是对核电厂的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事故之一。本文概要地叙述了压水堆硼稀释事故的原因、后果,并介绍了方家山机组的防稀释措施。

  • 标签: 方家山核电 误稀释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以某公司单台330MW机组稀释风机为例,介绍了稀释风机逻辑设计、制作及运行情况,根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节能降耗方面的考虑,充分利用单台机组中两台送风机的富余风量,对两台稀释风机的功能作用重新定位考量,并对稀释风机相关逻辑进行改进优化,新增联锁投用条件,不仅提高了稀释风机安全可靠性降低维护量的同时还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 标签: 稀释风机 逻辑 改造 节能
  • 简介:摘要硼稀释事故可在核电厂所有运行模式下发生,是对核电厂的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事故之一。本文分析了硼稀释事故产生的原因、稀释源以及在不同工况下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75、HJ76技术规范中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监控测点、采样和设备的安装、对干扰气体、振动的影响等等作出明确的要求。燃煤电厂正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CMES在低温高湿测量条件下监测低浓度SO2和NOX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满足新标准要求又经济节省成为不少燃煤电厂严峻的挑战。综合考虑新标准的要求和电厂的实际情况,即“脱硫入口用非分散红外法,出口选用紫外荧光法”,已成为不少电厂超净改造的首选。本文主要针对稀释法和脉冲紫外荧光法进行介绍,并与直抽法、非分散红外法进行区别比较,列明仪表优缺点所在,为电厂超低排放CEMS升级改造提供了参考。

  • 标签: 超低排放 烟气分析仪 稀释法 紫外荧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稀释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7年3月间传染科采集的220份血清标本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采集血液标本后按照操作说明稀释150,1100,1500,11000倍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经150标本稀释,仅检出HBcAb阳性12例。通过将标本按照1100,1500,11000稀释后再次检测,结果显示HBcAb阳性检出率逐渐增加,当稀释比例达到11000时,HBcAb阳性检出率为70.0%。结论高滴度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在较低稀释倍数下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临床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选择11000稀释倍数,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核心抗体 标本稀释 影响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发泡剂不同稀释倍率对泡沫轻质混凝土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各种较为系统的对比试验表明各种发泡剂在稀释倍率为40时,泡沫轻质混凝土的流值、湿密度、湿密度增加率、强度以及经济性达到最优。

  • 标签: 发泡倍率 强度 流值 湿密度 湿密度增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透析前后一般情况(体重、尿量、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透析前后心脏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前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指标,提高对体内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心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7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6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TH(甲状旁腺激素)钙以及磷水平、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H、钙、磷水平均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H、钙以及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PTH、钙、磷等,提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肾性骨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串联治疗蜂蜜中毒致急性肾功衰(acuterenalfailure,ARF)的疗效。方法使用德国贝朗、日机装DBB—27血液透析机,旭华成空心纤维透析器REXEED-13LC、REXEED-15LC和HA230血液灌流器联合,清除蜂蜜中毒中、大、小分子有毒物质和毒素。结果通过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串联治疗后,由少尿期进入多尿期,病情好转及肾功能恢复,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早期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是治疗蜂蜜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蜂蜜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稀释多点注射联合连续缝合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应用缩宫素、欣母沛稀释注射联合子宫下段连续缝合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应用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注射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手术客观指标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后2h出血量为(375.6±157.9)ml,分娩后24h出血量为(625.6±134.2)ml,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16.5±87.6)ml,欣母沛使用量平均为(226.4±54.8)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42.6±11.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缩宫素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术后感染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照组有3例术后感染,4例晚期产后出血,3例子宫复旧,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欣母沛稀释注射以及子宫下段连续缝合联用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发生。

  • 标签: 欣母沛 连续缝合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HD患者并发肾性骨病(ROD)的临床效果。方法138例HD并发RO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9例。A组给予HD联合HP治疗,B组给予HD单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总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6%,高于B组的7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总钙、血磷、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钙水平高于治疗前,血磷、iP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血清总钙水平高于B组,血磷、iPTH水平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HD并发ROD患者行HD联合HP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生化指标,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佳。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肾性骨病 生化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微炎症状态及营养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70例尿毒症MHD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与观察组35例(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微炎症状态、营养水平及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04、10.90、8.29、3.67、4.90、5.22;18.54、6.70、9.18、3.09,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钙、磷、钙磷乘积及iPTH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分别=2.87、4.49、7.36、10.80,P均〈0.05)。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14,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降低MHD患者血磷、钙磷乘积及iPTH水平,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还可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水平及皮肤瘙痒症状。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钙磷代谢 微炎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骨病患者50例,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血肌酐、血液内尿素、磷、钙、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临床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可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其能有效使疗效得到提升,显著改善血钙、血磷等指标,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血液灌流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