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氯碱企业离子电解槽相关使用状况以及长久使用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分析了利用氯碱企业现有离子电解槽适合进行开发的几种新产品。

  • 标签: 氯碱 离子膜 电解槽 新产品
  • 简介:摘要控制阀是自动控制系统终端的关键执行部件,主要负责调节器或计算机的控制信号的接受、被调介质流量的及时转变、调节并监控工艺过程的某一参数,最终实现自动化生产。因此,在选择控制阀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尽可能地满足工艺调节的具体要求,切实提升控制力度,增加其使用寿命。中国论文网

  • 标签: 离子膜烧碱装置控制阀 选用 要点
  • 简介:摘要作为MP3、MP4、手机、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情况直接影响着设备的状态、功能以及运行情况和寿命,而锂离子电池本身的状态和性能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其隔膜材料所决定的。基于此,文章则以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的相关概念进行简要论述,进而对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改性、制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分析,以期为后续锂离子电池状态、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离子电池 隔膜材料 隔膜改性前言
  • 简介:作为绿色环保能源,锂离子电池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并逐步扩大了在军工领域的应用范围,然后电动汽车和军工产品都对锂离子电池的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处于低温环境的锂离子电池,其放电电压平台和放电容量都会较常温环境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本文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性能下降的几种因素,并提出可以从锂盐、溶剂以及添加剂三个方面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性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低温电解液 锂盐 溶剂 添加剂
  • 简介:本论文合成了阻燃添加剂三(2,2,2-三氟乙基)磷酸酯(TFP),并将其与负极成添加剂复配组成高安全性电解液,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在基准电解液(1.0mol/LLiPF6/EC+DEC(1∶1,v/v))中引入5%20%TFP,电解液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当TFP含量增加到20%时,电解液几乎不燃。但含20%TFP的高安全性电解液在石墨/LiCoO2电池体系中的循环性能较差,半电池的测试结果表明:TFP与石墨负极兼容性较差。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成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1,3-丙烷磺酸内酯(PS)、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组成阻燃-成添加剂复配电解液体系,来改善20%TFP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其中1%FEC的改善效果最显著:在石墨/LiCoO2全电池体系和石墨/LiFePO4全电池中都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表明该阻燃-成添加剂复配的高安全性电解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复配体系 阻燃添加剂 负极成膜添加剂
  • 简介:摘要信息产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化学电源提出了新的要求轻型化、长寿命、高比能等。相比于其他的二次电池体系,锂离子电池具有自放电小、能量密度高(100Wh/kg以上)、工作电压高(3.5V以上)、循环寿命长(1000次以上)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满足发展对绿色电池的需求。高安全、高比能的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其中的电解液成为该领域中的研究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般由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及添加剂组成。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安全性能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烧碱行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烧碱生产工业是我国基本化学工业中的基础工业,在化工业、纺织业、轻工业、冶炼业等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加快烧碱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离子烧碱生产工艺,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同时严格控制淡盐水中氯酸盐的含量,使其浓度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离子烧碱系统的寿命,同时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以促进我国离子法烧碱稳定、快速持续地发展,提升我国烧碱行业的整体水平,向世界烧碱生产技术强国发展迈进。

  • 标签: 离子膜 烧碱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传统的离子烧碱生产工艺主要涉及配水、化盐、盐水精制、盐水电解、盐水脱氯等几个主要环节。其生产工艺存在一些缺陷,不利于氯碱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因此对传统的离子法烧碱生产工艺进行逐步优化,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综合效益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目标,相关人员应从根本上发现不足之处,从而达到良好的优化效益。

  • 标签: 离子膜 烧碱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在废水酸回收的整个过程中,离子膜技术指的是借助离子的方式来过滤并且分离废水酸的特定部分,在此前提下实现回收废水酸并且再次利用的目标。因此可知,离子运用于废水酸回收的措施有助于消除过高的能耗与污染,同时也节省了化工生产所需的成本。具体在运用中,离子回收废水酸的相关操作涉及到较复杂的流程和步骤,对此应当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废水回收措施。为此,针对现阶段的化工行业而言,技术人员应当明确废水酸回收运用离子膜技术的基本方法;结合废水回收的真实状况,探求改进回收技术的途径。

  • 标签: 离子膜 废水酸回收 相关研究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是一种新的抛光工艺,本文通过介绍了等离子抛光的原理,使用灭弧室用不锈钢及铜零件进行了等离子抛光试验分析研究,经过等离子抛光加工的零件,满足了对于高端灭弧室外观光亮度的要求,同时,铜零件抛光后表面毛刺的去除光滑度的提高,有利于产品绝缘水平的提高。

  • 标签: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 粗糙度 抛光工艺 光亮度
  • 简介:电化学的内容是历年高考重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式主要以选择题和电极反应式书写及计算的形式出现。近三年在电解池或原电池中涉及到离子交换的题目明显增多,部分考生由于对材料性质不会分析,题目的解答准确率明显下降。

  • 标签: 电化学 离子 聚焦 电极反应式 考查方式 选择题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山地风电场升压站接地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实例,论证了电解离子接地阵列在山区岩石地带使用的可行性,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风电场升压站接地方案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实例经验。

  • 标签: 电解离子 接地 山地风电场
  • 简介:本文以联苯聚芳醚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阴离子交换前体,经过溴甲基化、成、季铵化和碱化处理得到嵌段型碱性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并对此阴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容量、电导率、稳定性及碱性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阴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容量为1.81mmol/g,室温下电导率为28mS/cm,80℃碱性条件下15天后的电导率保持率为85%,60℃时碱性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可达220mW/cm^2。

  • 标签: 阴离子交换膜 碱性燃料电池 制备 表征 稳定性
  • 简介:目的床旁动脉血气分析仪对ICU患者电解质及阴离子间隙结果与生化仪准确性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376例ICU成年患者入ICU时的动脉血气分析仪和生化仪检测的血钠、钾、氯和碳酸氢根及计算的阴离子间隙(AG)结果.以生化仪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生化仪检测的血钠、钾、氯及计算AG分别为121~183mmol/L、2.13~6.77mmol/L、86~146mmol/L、1~62mmol/L;动脉血气分析仪检测的血钠、钾、氯及计算AG分别为114~180mmol/L、1.78~6.36mmol/L、94~150mmol/L、-7~40mmol/L.动脉血气分析仪检测的血钠、钾、AG均低于生化仪结果,而血氯则高于生化仪.低、正常、高电解质及AG间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气分析仪检测的电解质及AG结果与生化仪明显不同,动脉血气分析仪测量的电解质结果不能用于AG的计算.

  • 标签: 血气分析 电解质 阴离子 重症监护病房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预焙阳极质量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电解铝的生产情况和电解效果,如果预焙阳极质量不达标,还会产生阳极裂纹、松散、断层、高灰份以及阳极脱落等问题。只有全面做好电解铝预焙阳极质量的监控工作,才能有效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预焙阳极质量对铝电解生产产生的影响,并对其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电解铝预焙阳极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电解铝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电解铝预焙阳极质量 电解铝生产 影响
  • 简介:一、明确考纲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

  • 标签: 复习点拨 溶液复习 电解质溶液
  • 简介:这节课学习目标明确,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精准到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知识由点到面,脉络清晰,梯度拔高。学生编辑基本概念的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头脑里的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在编辑过程中,深入理解基本概念。核心知识很形象地用'叶脉'表达平衡理论对本章知识点的提炼,搭建知识网络图。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的同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学生参与度很高,目标达成率高,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 标签: 化学反应原理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
  • 简介:摘要本文对低温铝电解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低温铝电解其根本问题为氧化铝在低温电解质中的溶解速度与溶解度。并指出铝电解惰性电极和低温电解进行融合,研制出新的电解技术成为今后发展主导方向。

  • 标签: 铝电解 低温电解之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多种阴离子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分别用离子色谱法和传统化学法我县不同地点采集的10份市政供水进行测定。从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检测时间、样品用量以及最低检出限几个方面,对两种测定方法在生活饮用水中的阴离子的测定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离子色谱法的取样量更少且检测时间更短、加标回收率更高、精密度RSD平均值与最低检出限更低,与传统化学法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化学法相比,应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阴离子在加标回收率、精密度以及最低检出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同时检出活饮用水中的多种阴离子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加标回收率 精密度 最低检出限 阴离子
  • 简介:1.胞吞与胞吐作用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运输,如蛋白质、多核苷酸、多糖等。在转运过程中,物质包裹在脂双层围绕的囊泡中,因此又称为泡运输。这种形式的运输过程涉及的融合与断裂,因此也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也叫批量运输。根据形成的胞吞泡的大小和胞吞物质,胞吞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若为溶液,形成的囊泡较小,则称为胞饮作用;若胞吞物质为大的颗粒性物质(如微生物和细胞碎片),形成的囊

  • 标签: 膜运输 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