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纳米线制作的新型锂电池,这种电池比传统充电电池的储电量提高了10倍。其技术的关键在于提高电池阳极的储电量。当电池充电时,带正电的锂离子将吸附住电流中的电子,并移动到阳极。当电池放电时,锂离子放出原来吸附的电子,放出电能,并通过导电胶回到阴极。传统电池的阳极由非常薄的碳原子层组成,而储存一个锂离子需要六个碳原子。

  • 标签: 硅纳米线 锂电池 美国斯坦福大学 锂离子 充电电池 电池充电
  • 简介:摘要晶太阳能电池的表面钝化一直是设计和优化的重中之重。从早期的仅有背电场钝化,到正面氮化硅钝化,再到背面引入诸如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等介质层的钝化局部开孔接触的PERC/PERL设计。

  • 标签: 背钝化 电性能
  • 简介:随着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光伏应用作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几年,具有半导体纳米线结构的太阳电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电子传输和光吸收特性,这种新型电池在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将可能成为很有发展潜力的太阳电池

  • 标签: 太阳电池 硅纳米线 太阳能利用 可再生能源 光吸收特性 能源需求
  • 简介:2006年伊始,荷兰皇家壳牌的太阳能业务部门退出了晶太阳能市场,同意将公司多年经营的太阳能晶电池业务全部卖给SolarWorld公司。这一举措标志着SolarWorld公司加快了业务全球化的步伐,该公司正在寻求将其在德国的业务范围扩大至其他有发展前景的国际市场,如美国。这也标志着由于光伏行业原材料的严重短缺,导致了这一重要行业的一次格局性的改变。

  • 标签: 国际市场 太阳能 硅电池 薄膜电池 壳牌 业务部门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今行业趋向于更薄的晶圆和更高的电池效率,前后表面的钝化现在对于商用电池也变得至关重要。太阳电池表面钝化是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晶体太阳电池的背面钝化是下一代高效低成本太阳电池研发的热点。本文主要论述背面钝化的晶体太阳电池的关键理论和工艺,从电池的发展概括,以及背钝化的意义和方法进行分析,旨在讲述不同背钝化方法的特点给与相关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 标签: 背钝化 高效 晶硅电池 研究
  • 简介:采用SAC-Ⅲ+G太阳能光伏电池实验(探究型)系统研究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的3个基本特性:光照特性、温度特性及光谱响应特性.其中,光强特性选取600-1200W/m2区间,得出单晶光伏电池不同光强下的伏安特性变化曲线.温度特性实验选取-10℃到35℃区间,得出不同温度对光伏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及转换率的影响.光谱响应实验选取395nm,490nm,570nm,665nm,760nm,865nm,950nm,1035nm等8组波长,得出单晶光伏电池最佳光谱响应波长为900nm左右.

  • 标签: 单晶硅电池 光照特性 温度特性 光谱响应特性
  • 简介:摘要太阳能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中国的太阳能发电研究比国外晚20年,但目前已经成功超越欧洲、日本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晶太阳能电池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通过CNABS、DWPI数据库结合incopat,对全球、国内晶太阳能电池专利分布进行详尽分析

  • 标签: 光伏 晶硅电池 专利 政策
  • 简介:摘要: 太阳能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中国的太阳能发电研究比国外晚 20年,但目前已经成功超越欧洲、日本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晶太阳能电池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通过 CNABS、 DWPI数据库结合 incopat,对全球、国内晶太阳能电池专利分布进行详尽分析

  • 标签: 光伏 晶硅电池 专利 政策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大了人民生活生产过程中对太阳能电池的应用程度,相关企业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对太阳能电池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对其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与完善。晶体太阳能电池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太阳能电池,被广泛应用与社会各界中。本文对晶体太阳能电池异常原因进行分析,探究降低其效率异常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 标签: 晶体硅 太阳能电池 效率异常 问题分析
  • 简介:面向小型可移动电子设备,其携带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旨在展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各种典型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和新型-硫电池通过理论计算比较分析了其理论能量密度。研究表明:虽然锂空气电池和锂硫电池具有较大的理论能量密度,但是由于自身固有的树枝状晶体生长和低库伦效率,采用过量锂金属的解决方法极大地降低此类电池的能量密度。对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而言,替换石墨阳极材料为材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理论值可达2100Wh/L。更进一步,基于转换式反应的新型锂化硅-硫电池能够实现更大电池能量密度,约为3000Wh/L,其值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石墨电池的四倍。因此,此类新型-硫电池能够满足未来3年~5年内的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需求。同时,纳米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此类电池自身粉末化问题,从而为其商业化提供可能。

  • 标签: 电池 能量密度 电极材料 计算模型
  • 简介:东芝开发出下一代锂离子充电电池用材料.并在电气化学国际学会“ECS2004JointInternationalMeeting”上发表。锂离子充电电池的负极材料除以往的graphitecarbon外还使用了。通过使用来提高能源密度。

  • 标签: 负极材料 锂离子充电电池 能源密度
  • 简介:摘要:随着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能源存储与转换装置的性能与安全性得到人们的重视。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对电池整体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以材料为负极的研究得到显著发展,材料以高容量,低成本,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增加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电池性能上有很大的潜力。本文将介绍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期望以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硅材料 锂离子电池 应用
  • 简介:摘要:基材料是现阶段应用非常常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点表现在拥有相对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不容易和电解液之间发生反应等,是现阶段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材料。然而,基材料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相应缺陷,例如其体积效应非常大以及导电性相对较低等,此类特点会对其商业化的应用造成一定限制。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锂离子电池基负极材料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硅基材料 研究与进展
  • 简介:摘要:晶体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晶体结构稳定,能够有效地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在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中,晶体也逐渐成为主流材料,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基于此,本文将对目前太阳能电池所使用的晶体标准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 标准
  • 简介:据悉,由南开大学、天津津能公司等共同投资建设的新型光伏电池——非晶和微晶叠层电池生产线,目前在天津高新区建成投入生产。并将产品远销海外市场,受到用户欢迎。

  • 标签: 叠层电池 生产线 微晶硅 非晶硅 投产 南开大学
  • 简介:本文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光路,采用电池作为传感器,检测橡胶板的内部气泡尺寸.该方法在橡胶板上粘贴反射铝膜,采用抽真空或加热的方法,使橡胶板内部气泡发生膨胀,从而使干涉条纹随着表面形变发生移动.基于电池对于光强变化的快速响应,示波器可采集干涉条纹的移动电压脉冲信号,从而计算出橡胶板表面微小形变尺寸.

  • 标签: 实验教学 光电传感实验 顶点课程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能否获取无污染的能源成为当前各个国家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石油能源面临枯竭的形势下,要加强对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开发,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这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同时产生的能源具有产量高、无污染的优点。本文分析了太阳电池的应用原理,并对太阳电池的技术发展进程进行了回顾。

  • 标签: 硅太阳能 电池材料 应用研究
  • 简介:本文运用AMPS-1D软件模拟仿真了P型微晶窗口层材料对pin型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电池的性能随窗口层材料带隙的变化而变化。当带隙Elx=1.6eV时电池性能最佳,获得了7.309%的高效率。

  • 标签: 仿真 带隙 微晶硅 太阳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