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已知子宫LIF mRNA的表达主要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的调节,胚胎着床是胚泡与子宫内膜之间复杂的相互反应过程,1999年Chen在人和鼠着床前的胚泡中均发现有LIF及LIF受体的转录[2]

  • 标签: 中的研究 因子生殖 抑制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抑制因子(LIF)对正畸大鼠牙齿移动以及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0gLIF组、0.5gLIF组及1gLIF组。将弹性橡皮链一端结扎在大鼠切牙,另一端结扎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拉右上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3组大鼠每两天分别灌服上述不同量的LIF,于加力10天后全部处死。测量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并对其牙周组织进行组织切片,SABC免疫组化法染色,计算光密度值。结果大鼠牙齿移动的距离为A组<B组<C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压力侧牙槽骨吸收最严重,A组相对最轻。结论LIF可以促进正畸大鼠牙齿移动以及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

  • 标签: 白血病抑制因子 正畸牙移动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生育妇女和不明原因不孕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白血抑制因子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酶链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正常生育妇女和不明原因不孕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血抑制因子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正常生育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血抑制因子蛋白的浓度为(541.2±158.6)pg/m1.而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浓度为(139.9±49.5)pg/ml,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着床期子宫内膜白血抑制因子表达减少.可能是不明原因不孕的原因之一,调控子宫内膜白血抑制因子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不明原因不孕的一种方法。

  • 标签: 不孕妇女 子宫内膜 白血病抑制因子 基因表达 早期胚胎发育 胚泡着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PD患者不同病程期血液和痰液中LIF和IL-6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指导入选病例留取合格痰液和血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痰液中的LIF浓度、IL-6检测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601检测。结果(1)COPD急性期患者血清和痰液中IL-6、LIF浓度水平均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P<0.05);(2)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IL-6、LIF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OPD稳定期患者痰液中LIF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中LIF浓度水平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与IL-6共同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其水平的检测对于病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白血病抑制因子 白介素6
  • 简介: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AML—M3白血细胞成熟已经提高了无病生存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伊马替尼)可以提高费城染色体阳性ALL的生存率。可利用更有效的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治疗机会性感染。利用降低预处理强度的(“减量”)异基因移植使得老龄患者进行移植成为可能。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异基因移植 治疗机 费城染色体 机会性感染
  • 简介:总结80例白血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舒适护理。自血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压力大,特别是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显得十分脆弱,过分关注自己的各项检验结果。耐心向患者解释骨髓抑制的原理及意义,做好心理舒适护理;Ⅳ度骨髓抑制可致患者主观感受极度乏力,做好生活细微处护理,如用吸管饮水等;做好发热的舒适护理,物理降温时均采用柔软冰袋,能与皮肤完全接触,使患者感觉舒适;做好口腔溃疡的舒适护理,对于4例出现Ⅳ度口腔溃疡的患者,对症处理的同时利用2%利多卡因对口腔黏膜的表面麻醉作用止痛,从而使患者能饮水;本组4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肛周感染,认真进行肛周卫生宣教,重度感染者予抽取水疱积液,局部以雷佛奴尔纱条湿敷;做好皮肤黏膜出血舒适护理,静脉穿刺时不扎止血带,不拍打静脉等;通过医院工会、团委及电视台等媒体与社会志愿者联系,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及习惯。本组患者均安全度过Ⅳ度骨髓抑制期,顺利出院。

  • 标签: 白血病 化疗 Ⅳ度骨髓抑制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在慢性白血患者化疗期间,要通过良好的基础护理、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和化疗药物护理,使其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治疗过程。如果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要做好口腔护理、心理护理、不同部位感染护理、静脉置管和高热护理以及无菌层流床护理,使患者顺利渡过骨髓抑制期,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白血病 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白血患者,患者在实施大剂量化疗治疗后,对患者出现的不适反应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针对此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对其护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24例白血患者在大剂量化疗后都出现了骨髓抑制情况,其中有12例患者发生了感染情况。其中呼吸道感染患者6例,胃肠道感染患者2例,口腔感染患者2例,皮肤感染患者1例,会阴部感染患者1例。所有患者在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后都安全顺利的度过了骨髓抑制期。结论白血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出现的一系列反应,护理人员在医护工作开展过程,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护理对策,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生理反应,能够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实施。

  • 标签: 白血病 大剂量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白血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白血患者,均在大剂量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现象。以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白血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白血病 大剂量化疗 骨髓抑制 综合护理干预
  • 作者: 向双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29-01对于我们来说,白血病是比较常见的,并且对这种疾病并不陌生,但是真正了解白血病的人却又非常的少。化疗是白血病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能提高人们对白血病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要想保证白血病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要进行有效的护理。那么,白血病该如何护理呢?1白血病前兆有哪些呢?(1)发热是急性白血病最先出现的症状,患者体温在37.5至40℃,体温还可能更高,有时患者存在冷感,但是没有寒战。(2)患上白血病早期,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以上都是贫血症状,因此,贫血也是一个前兆。(3)患上白血病后,患者会出现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等部位出血,并且内脏、颅内等部位也存在出血情况,因此,出血也是一个前兆。(4)大部分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因此,肝脾肿大也是一个前兆。(5)白血病患者会出现皮肤损害及黏膜损伤,前者主要表现为结节、肿块、斑丘疹等,后者主要为鼻黏膜、口腔黏膜等地方出现肿胀、溃疡等。(6)白血病患者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表面光滑,不存在压迫痛,并且没有粘连,有浅表淋巴结与深部淋巴结,前者主要分布于颈、颌下、腋下等处,后者主要分布于纵隔及内脏附近。(7)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肺部弥散性或结节性改变,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侵入细胞,与此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月经量过多等情况。2白血病的病因是什么?(1)RNA病毒所造成的白血病大多为T细胞型,并且该病毒在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得到了认证,因此,RNA病毒是白血病出现的一个原因。(2)各种电离辐射也是导致白血病的主要原因,小剂量辐射能不能引发白血病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如果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就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们经常接触放射线物质或大剂量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就会加大白血病发病率。(3)相比于正常人,存在染色体畸变的人发病率更高。(4)部分化学物质也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生。相比于一般人,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更容易得白血病。氮芥、环磷酰胺等抗肿瘤细胞毒药物也有致白血病作用。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血是造血系统的难治性恶性疾病之,其特点为体内有大量的白血细胞,广泛而无控制的增生,出现于骨髓和其他器官和组织内,并进入外周血液中。这种细胞大多是未成熟和形态异常的白细胞,部分患者也有幼稚和形态异常的红细胞或巨核细胞的异常增生。本确诊后,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治疗费用昂贵,为此,笔者兹报道1例白血诊治体会,仅供参考。

  • 标签: 白血病 诊治 八珍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初步探讨转录抑制因子GFI1(growth—factorindependence1)在不同类型白血中的表达水平及转录抑制因子GFI1表达变化在白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65例初诊白血患者骨髓细胞标本,其中急性髓系白血(AML)24例,慢性髓系白血(CML)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6例,慢性髓系白血急变期患者17例。缺铁性贫血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gfi1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白血患者组西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初诊CML组gfi1表达显著高于初诊AML组、初诊ALL组及CML急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ML急变组中,急淋变组gfil表达明显高于非急淋变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4)。结论:gfi1表达异常可能参与白血的发生与发展,gfi1表达上调可能促进淋巴系肿瘤的发生。

  • 标签: GFI1 转录因子 白血病 PC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血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白血患者,均为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化疗后感染护理、外周静脉置管护理及高热护理等。结果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患者粒细胞缺乏状态的改善,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协助患者达到治疗效果。结论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白血病 大剂量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观察
  • 简介:目的:拟建立慢病毒载体携带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短发夹RNA(knti6/shVEGFR2),研究其对鼠白血抑制作用。方法:用慢病毒载体系统构建Lenti6/shVEGFR2。检测pU6/shVEGFR2入门克隆转染、knti6/shVEGFR2表达克隆转导HL60细胞后的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knti6/shVEGFR2对HL60鼠模型白血抑制效果。结果:pU6/shVEGFR2转染、Lenti6/shVEGFR2转导HL60细胞后48h细胞抑制率相近,之后pU6/shVEGFR2组细胞抑制率明显下降,而Lenti6/shVEGFR2组变化无显著差异。在异种移植白血鼠模型中knti6/shVEGFR2感染显著抑制白血细胞生长(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VEGFR2RNA干扰有可能成为治疗白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慢病毒 白血病 小干扰RNA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