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病情进展的作用。方法对2004-2005年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有轻度认知损害但尚不符合DSM-Ⅳ和NINCDS-ADRDA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32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在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干预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28例只给予药物治疗,不进行任何干预。1年后采用痴呆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通过实施干预1年后2组病人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痴呆程度的演变,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MCI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对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轻度认知损害 痴呆 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信念-行为干预对痛风患者自我负担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4例痛风患者简单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2例采用认知-信念-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负担感,评价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情况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B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后的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尿酸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信念-行为干预能够增加痛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健康行为形成,有效控制疾病,减轻自我负担。

  • 标签: 认知-信念-行为干预 痛风 自我负担 病情控制
  • 简介:《糖尿病之友》杂志组织的这次主题为“糖尿病病友的病情认知和用药”调查,为广大的医务人员提供数据和帮助,让我们知道当前糖尿病治疗的现状和患者的关注点,以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读者、我们的患者。由于这次调查对象主要是来自《糖尿病之友》的读者,因此,我们所得到的调查结果远远地好于一般的糖尿病人群。我们的读者对象大多数年龄在中年以上,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当然.这个调查表的设计还不是十分科学与完美,还有待于改进。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我国的糖尿病教育与管理,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糖尿病 病情认知 用药方法 二甲双胍 消渴丸
  • 简介:当病人被医院明确诊断为癌症时,这无疑是一个很坏的消息。怎样向病人传达这个消息已成为许多家属感到十分困难的一件事。许多家属在是否告知病情的决策中犹豫不决,有些家属选择了病情如实告知,有些家属选择了病情部分告知,少数病人家属由于种种顾虑选择了隐瞒病情,致使病人到临终还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

  • 标签: 病情告知 病人家属 隐瞒病情 消息
  • 简介:局长因病住院,医生很快确诊他患了肝癌。局长家人隐瞒病情,安慰他说:“你的病情不很严重,很快就能出院了……”局长却叹道:“你们别骗我了,我知道自己已惠了绝症。”家人面面相觑,不知因何泄密。局长又苦笑着说:“过去我打个喷嚏都有人来给我送礼,这次住院却没一个人来看望我,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 标签: 病情 局长 住院 家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病情监测基于PMT理论的认知,为今后制定策略,提高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PMT理论为基础制作访谈提纲,分析武汉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2名糖尿病病人对病情监测基于PMT理论认知情况。结果严重性产生4个主题,易感性产生4个主题,自我效能产生了2个主题,反应效能产生了3个主题,内部奖励产生了2个主题,外部奖励产生了了3个主题,反应代价产生了3个主题。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真实感受,从动机角度出发,以PMT理论7大核心主题为指导,制定相关健康教育和干预计划,促使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动机最大化,促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病情监测的意义内容,提高病情监测依从性

  • 标签: 病情监测 PMT理论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抽样调查北京地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4年抽样调查北京地区≥60岁人群1865人,根据问卷调查及临床医师检查进行MCI诊断,分析其中资料完整的1750人的MCI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①1750人中,患MCI203例,患病率为11.6%。其中≥75岁者的患病率(123例,15.7%)高于〈75岁者(80例,8.3%);文盲(130例,17.5%)高于非文盲(73例,7.2%);农村(92例,19.4%)高于城区(111例,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虽然女性患病率(111例,12.3%)高于男性(92例,10.8%);无配偶的老人(77例,13.7%)高于有配偶的老人(126例,1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卒中病史中,仅卒中对MCI患病率有影响(χ2=18.853,P=0.000)。经年龄、性别分层后,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对年龄〈75岁、≥75岁及不同性别人群的MCI患病率仍无明显影响(P〉0.05);而卒中可增加老年男性(χ2=16.858,P=0.000)、女性(χ2=4.531,P=0.045)及〈75岁(χ2=33.024,P=0.000)人群MCI的患病率。③随着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卒中疾病种类的增加,在男性(χ2=11.119,P=0.004)和〈75岁人群中(χ2=6.117,P=0.047),MCI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OR:2.134,95%CI:1.459~3.120)、居住在农村(OR:2.084,95%CI:1.502~2.893)、≥75岁(OR:1.853,95%CI:1.342~2.559)及文盲(OR:2.178,95%CI:1.517~3.128)是MCI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卒中是老年人群患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75岁人群及男性老人,预防卒中对预防痴呆的发生更有意义。

  • 标签: 认知障碍 老年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山东农村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情况以及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情况,针对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对山东农村地区人群COPD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针对COPD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COPD患者总检出率达12.26%。COPD患者MoCA评分为(28.01±1.23)分,认知功能正常者占56.82%,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占43.18%。认知功能正常组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COPD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教育程度、病程、医疗支付方式、吸烟史及月收入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O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受教育程度、病程、医疗支付方式、吸烟史及月收入(P<0.05)。结论:山东农村人群COPD患病率较高,CO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受教育程度、病程、医疗支付方式、病史及月收入。

  • 标签: 农村人群 COPD患病情况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病情观察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必要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分析,尽可能正确判断,及时提供病情变化信息,不误抢救时机。

  • 标签: 病情观察 认真仔细
  • 简介:这些天,她喜欢同男医生呆在一起,说她的病。想象一种奇怪的病,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显然她失恋了。她说,等我将头发养长一些,再去见他。她要求从普通病房转入特殊病房。涂了香皂,她把手放在脸盆里的水面上,向下轻轻按压。想不到反作用力也那么轻。像皮肤抵着皮肤。

  • 标签: 病情 反作用力 病房 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及疾病越来越重视,因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随着新医改的产生,人们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医疗质量问题。医疗质量的好坏,首先取决于病情的观察。医护人员只有对病人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提出良好的治疗方案。因此,观察病情是每个临床医务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浅谈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

  • 标签: 护士 观察病情
  • 简介:多年的糖尿病让我深切体会到:糖尿病患者生活一定要坚持规律化。这是因为只有相对的生活规律,才能做到吃饭定时、定量、定餐,才能按时用药,按时运动并顾及到其他疾病的治疗,才能不影响工作,并能从事喜爱的业余活动,才能按时休息保证睡眠,有充足的精神、饱满的乐观情绪,才能有自己的生物钟,不会漏服药物,

  • 标签: 生活规律 病情 糖尿病患 按时用药 业余活动 乐观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没有病情的突然变化,只有病情变化被突然发现,今天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临床实施,尤其在重症治疗中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个行为准则。临床监测指标作为病情表现的组成部分,延伸了医务人员对病情观察的深度,加深了对重症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与理解。临床医生通过确定生理变化的深层定位,掌握监测与诊断的不同特点,知晓正在监测的指标与治疗干预位点的距离,真正做到异常指标不能被搁置,从而提高临床医疗质量,推动临床医学科研进程,亦提升医务人员自身的临床工作能力。

  • 标签: 重症治疗 病情变化 监测指标 干预位点
  • 简介:目的探究影响基底动脉闭塞(BAO)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进展的危险因素,为疾病发展的预测和治疗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为BAO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患者分为严重卒中组及轻、中度卒中组,病情进展组及未进展组,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危险因素。结果在严重卒中组男性、吸烟史和入院时体温升高率高于轻、中度卒中组(P〈0.05),而脑梗死病史少于轻、中度卒中组(P〈0.05)。吸烟史和入院时体温升高为影响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405和0.070,95%可信区间为(0.182,0.902)和(0.020,0.242)。发病前有前驱症状为影响患者入院后病情进展的显著保护因素,OR=0.435,95%可信区间为(0.212,0.894)。结论本文探究了对BAO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相应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可能会在BAO病情的预测及治疗方面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基底动脉闭塞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GO临床表现多样,诊疗复杂,治疗手段繁多,缺少对因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评价以及患者结局的预测需要依赖对病情的评估。本文分析了GO的临床特点,提出了从危险因素、临床活动性、疾病严重度以及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评估GO病情的具体方法,倡导临床医生重视GO的病情评估。

  • 标签: Graves眼病 临床特点 病情评估
  • 简介:<正>关于李鸿章的死因,解放前后出版的有关中国近代史著述,均沿袭梁启超“忧郁积劳,肝疾增剧,拊心呕血”致死的说法。在整理上海图书馆未刊的盛宣怀档案资料中,我们发现了三十四件有关李鸿章晚年病情的电稿,较全面地记录了李鸿章发病至死亡的全过程。其中关于李鸿章死于何病,与梁启超之说相左。这组电稿是目前研究李鸿章究竟系患何病致死的最有说服力的资料。现将其全部发表。

  • 标签: 李鸿章 盛宣怀 十七年 梁启超 中国近代史 光绪
  • 简介:摘要病情记录是患者在医院接受诊疗过程的记录,是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健康状况的依据,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医疗文书,但目前护士所书写的护理记录存在着多种问题。我们通过强化护士法律意识,明确护理记录的作用,认真学习护理记录书写原则,领会护理记录要求,以护理理论为指导,规范护理记录内容,使护理记录的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 标签: 病情记录 护理质量 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