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的鉴别诊断和病情变化监测是脑卒中患者治疗的关键环节。随着影像学、超声、电生理、电阻抗等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卒中病情监测,科学认识这些技术所产生的临床数据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脑卒中的救治水平。为此,笔者通过查询和评价现有研究证据,提出共识性意见,以期对脑卒中规范化监测、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卒中 监测 共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进步,CRR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CRRT在临床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以支持或替代肾脏的功能为治疗目的,缓慢而连续的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溶质,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容量波动小、溶质清除率高等优势,在危重症患者的支持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CRRT治疗中病情的严密监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做好治疗中的病情监测,以便更好的配合和支持治疗。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CRRT 病情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泸定县大骨节病的病情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选择泸定县历史上病情较重的病区村,对成人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对7—12岁儿童进行右手正位X线检查。临床和X线诊断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16003—1995)。结果2008年—2010年共调查4个病区村,临床检查成人2421人,未检出Ⅰ度及以上大骨节病人。X线摄片检查7—12岁儿童752人,共检出阳性患儿9例,X线总阳性检出率为1.19%。2008年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70%,2009年,2010年逐年降低。结论泸定县大骨节病病情已基本控制,处于持续稳定状态。由于大骨节病病因未明,仍需继续加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

  • 标签: 大骨节病 监测 数据收集 结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19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控制和消除大骨节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分析2019年在全国13个大骨节病病区省份所有病区县(市、区、旗)的全部病区村进行的基本资料收集和儿童病情监测数据。儿童病情监测为对病区村内全部7 ~ 12周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临床检查阳性的儿童拍摄双手X线片,临床检查及X线复核检查均为阳性,诊断为大骨节病病例。结果在监测的823 365名7 ~ 12周岁儿童中,共有3 057名儿童具有类似大骨节病的临床体征,为大骨节病疑似病例。X线复核检查结果显示,3 057名儿童X线表现均正常,无X线阳性改变,即未检出儿童大骨节病病例。本次共监测13个病区省份的16 559个病区村,均达到了大骨节病消除标准。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余12个病区省份均完成了全部病区村的监测,且12个病区省份病区村大骨节病消除率均为100.00%,全国病区村大骨节病消除率为99.01%(16 559/16 725)。结论2019年无儿童大骨节病病例检出,全国儿童大骨节病病情持续处于消除水平。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余12个病区省份达到消除标准的病区村比例均为100.00%。

  • 标签: 大骨节病 全国 病情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陕西省克山病病情现状,为当地克山病控制和消除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5-11月,在陕西省29个病区县(区、市)的全部病区乡(镇)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以病区村为单位,收集病区人口学资料,由村医线索调查疑似心肌病病例并收集患者近期门诊或住院临床检查资料;组织疑似病例进行临床查体、心电图描记、胸部X线和心脏超声检查。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的通知》进行病区达标情况评估。结果全省共有病区乡(镇)174个、病区村2 653个,病区村常住人口2 819 342人。共搜索出克山病疑似病例87例,克山病确诊病例29例,其中慢型克山病27例、潜在型克山病2例,未检出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及病程< 1年的新发病例。29例克山病病例心电图异常改变以ST-T改变、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大、心房颤动多见,其中心电图单项改变占6.90%(2/29),两项改变占44.83%(13/29),3项及以上改变占48.28%(14/29)。胸部X线检查心胸比率正常者1例,轻、中、重度增大者分别有10、13、4例;心脏超声检查左心房增大者13例、左心室增大者15例、全心增大者6例。结论陕西省所有病区乡(镇)均达到国家克山病消除标准。应持续做好克山病监测,加强慢型克山病患者自我管理及潜在型克山病患者的随访观察,积极开展克山病患者治疗项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克山病 监测 心电图描记 X线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监测对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9月在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属于一般病例者占371例,占95%,Ⅱ期重症病例11例,占2.8%,Ⅲ期病危者3例,占0.7%),入院时的空腹静脉血糖,并对所有病例住院过程中的血糖进行动态监测,对不同病期患儿血糖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糖升高发生率及监测数值Ⅱ、Ⅲ期病危者均高于Ⅰ期一般病例者,且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它血糖监测数值呈正比关系。结论血糖水平升高是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糖 手足口病 病情
  • 简介:根据安徽省地方病防治"九五"规划的要求,居巢区"九五"期间血吸虫病的监测巩固工作在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中,以实行政府防治目标责任制为核心,按照的要求开展工作.监测结果如下.

  • 标签: 居巢区期间 巢湖市居巢区 期间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ICU重型脑外伤患者病情监测及护理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46例ICU重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针对其病情进行严密监测以及针对性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患者预后质量。结果46例患者中预后好转患者共计31例(67.39%),加重患者共计9例(19.57%),死亡患者共计6例(13.04%)。结论ICU重型脑外伤患者临床诊治中需要对其病情予以严密观察,及时发现患者体征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加强针对性护理的方式,提升护理质量,在此过程中降低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 标签: ICU 重型脑损伤 临床 病情监测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重庆市克山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为今后的克山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在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长寿区、开州区、梁平区、垫江县、丰都县、忠县、石柱县9个克山病病区(县)开展病例搜索;选择万州区、涪陵区、开州区、垫江县、忠县5个克山病病区(县)为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查体、心电图描记;对克山病疑似病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或后前位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共搜索医疗机构471个,搜索病例25 728例,发现克山病疑似病例240例,确诊慢型克山病患者2例。共在5个重点监测监测常住居民4 043人,检出心电图异常813人,异常率为20.11%。心脏超声检查40例,其中心功能减低19例(47.50%)、室间隔厚度增厚16例(40.00%)、心脏增大11例(27.50%);胸部X线片检查56例,心脏轻、中、重度增大分别为9(16.07%)、5(8.93%)、3例(5.36%)。心脏超声和X线片检查均未发现各型克山病病例。结论重庆市克山病病情处于稳定低发态势,但有慢型克山病病例检出,今后仍应继续开展病情监测工作。

  • 标签: 克山病 监测 心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大骨节病监测数据,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变化,为制定大骨节病防治策略,调整大骨节病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和《山东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2016 - 2020年在山东省大骨节病病区村开展病情监测,包括临床阳性病例数、X线阳性病例数、干骺端阳性病例数,计算检出率,并宏观分析病情动态变化。结果2016 - 2020年,山东省共临床检查7 ~ 12周岁儿童1 816名,未发现儿童大骨节病临床阳性病例;X线检查7 ~ 12周岁儿童1 224名,其中2016、2017年分别检出1例阳性病例,均为干骺端改变,总检出率为0.16%。共调查成人大骨节病现症患者367例,其中Ⅰ度患者304例、Ⅱ度患者47例、Ⅲ度患者16例。各年度山东省大骨节病病区村均已达到消除标准,消除率均为100%。结论2016 - 2020年山东省无7 ~ 12周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病例检出,全部病区村均已达到消除标准,并处于持续消除状态。

  • 标签: 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分析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和血糖监测对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了11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患者47例,Ⅱ期患者34例,Ⅲ期患者34例。分析不同病期患儿白细胞、血糖检测结果与病情的关系。结果III期病例在入院初期白细胞和血糖明显高于Ⅰ期和II期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和II期病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细胞、血糖监测在判断手足口病病情判断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白细胞和血糖明显升高者应严密观察,及早进行干预,可部分阻止病情的进行性恶化。

  • 标签: 血糖 手足口病 病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监测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ICU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4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情况,总结临床病情监测和护理方法。结果通过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措施,45例ICU重型脑外伤患者病情好转的有44例、死亡患者1例。结论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提高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ICU 重型脑外伤 病情监测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腹腔压力监测在ICU高危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ICU病房中ACS属于高危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1.5±5.7)。根据患者的UBP监测数据将其划分为三组‚进行定期的动态监察。结果:IAP>25cm H2O 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脏等方面的数值10≤IAP≤15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血液循环,并且会引起多个器官的生理变化。IAP的迅速升高表明了前期病变的发生,而在一般或患病的情况下,IAP的变化很小。随着 IAP降低,MPV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加,炎症性反应加重。所以,必须加强间接腹腔压力监测在ICU高危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

  • 标签: 间接腹腔 压力监测 ICU高危患者
  • 简介:摘要:心内科护理中的病情监测和护理计划优化策略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护理策略,以提高心脏患者的护理质量和临床结果。首先,我们强调了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以及持续记录心脏功能参数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强调了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调整。关键策略包括药物管理的精细化、病情评估的定期更新以及患者教育的强化。最后,我们探讨了护士在病情监测和护理计划中的角色,并提出了加强团队协作的建议,以确保全面的护理覆盖。

  • 标签: 心内科护理,病情监测,护理计划,优化策略,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变化,为制定大骨节病防治策略、调整大骨节病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省,2008年选取4个市6个病区县12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2009 - 2011年,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抽样要求,每年抽取7个病区县,每个病区县抽取4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村;2012 - 2015年,每年选取31个病区县,2016 - 2018年,分别选取43、12、12个病区县,每个病区县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个村;2019年抽取全部62个病区县的全部病区村作为调查点。抽取7 ~ 12岁儿童(2009 - 2011年临床检查抽取7 ~ 16岁儿童)进行大骨节X线和临床检查。计算大骨节病临床阳性检出率、X线阳性检出率和干骺端阳性检出率,并进行病区病情判定。结果2009 - 2011年临床共检查7 ~ 16岁儿童7 628人,2008、2012 - 2019年临床共检查7 ~ 12岁儿童323 356人,均未检出大骨节病临床阳性病例。2008 - 2018年共对114 199名7 ~ 12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病X线检查,检出X线阳性48例,检出率为0.04%(48/114 199);其中干骺端阳性47例,检出率为0.04%(47/114 199)。各年份X线阳性检出率均< 3.0%,且2011年后全省儿童大骨节病X线阳性检出率和干骺端阳性检出率一直保持在0.10%以下,处于低位波动。2012 - 2016、2018、2019年监测的所有病区村均达到了大骨节病消除标准。2017年监测的195个病区村,99.49%(194/195)的病区村达到了消除标准。结论2008 - 2019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持续下降,病区村大骨节病病情均已达到消除水平,并处于持续消除状态。

  • 标签: 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炎 监测 临床 X线 干骺端
  • 简介:总结了血氧饱和度监测在338例胸部手术后患者病情观察中的作用。应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和PC-60指式血氧饱和仪监测SpO2,根据SpO2变化,对患者采取动脉采血、吸氧、振动排痰或吸痰等护理。认为血氧饱和度监测能了解机体氧合情况,有利于胸部术后患者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对预防并发症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胸部 手术 血氧饱和度 病情观察
  • 简介:<正>成人型多囊肾病又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发病率约为1/1000~1/500。它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除累及肾脏外还可伴有肝脏、胰腺、脾脏、甲状腺、蛛网膜、精囊囊肿以及心脏瓣膜病变、结肠憩室、颅内动脉瘤等其他器官病变。其肾脏的主要病理特征为双侧肾脏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并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增大,破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虽然双肾布满囊肿并不断

  • 标签: 肾脏体积 体积指标 肾脏功能 肾实质 超声检查 肾囊肿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急性病情监测与干预策略。首先介绍了常见急性病情指标及评估方法,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然后重点探讨了消化系统常见急性疾病,如急性胃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肝功能衰竭等的监测与护理措施。进一步分析了干预的重要性、常见干预措施以及处理危急情况的团队协作。通过案例分析,突出了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护理重点。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提高急性病情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 标签: 消化内科护理 急性病情监测 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