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一直被认为是先天免疫系统中一种短寿命的、同质的细胞类型,具有有限的促/抗炎作用。然而最近10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中性粒细胞的了解正在经历着某种复兴。对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及其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促进了研究者对中性粒细胞生理与病理生理作用的再认识。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及多组学联合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将对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认识得更为透彻。本文对近年来中性粒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评述。

  • 标签: 细胞死亡 趋化作用 异质性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视觉系统的临床电生理检查包括一系列非侵入性无创检测,为临床提供视觉系统不同位置和细胞类型相关功能的客观指标。本指南由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制定,介绍了视觉电生理诊断标准流程,包括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图形ERG、多焦ERG、眼电图和脑皮层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概述了视觉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原则,并且通过实例说明常见疾病的视觉电生理检查方法及其相应表现。(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92-508)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生理盐水与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PICU 2018年1~5月使用PICC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封管,观察组采用2.5 U/ml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比较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变化、堵管情况、静脉炎、穿刺点渗血、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拔针后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穿刺点渗血率、静脉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5 U/ml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能够降低PICC的堵管率,延长留置针时间,且不会增加患儿的出血风险,效果较好。

  • 标签: 生理盐水 肝素生理盐水 新生儿 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
  • 简介:摘要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诊断神经肌肉病的重要手段,至今仍不能被其他检测技术所替代;而且在疾病的预后判断、疗效观察以及治疗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肌电图室在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卡压、术中肌电检测的诊断标准,目前在国内一直作为该检测技术的规范标准。

  • 标签: 电生理学 诊断 肌电图技术 综述
  • 简介:摘要蛙人在完成水下特种作战训练任务时暴露于水下高气压环境。本研究根据蛙人水下高气压暴露特点,分析蛙人潜水程序的限制因素,归纳蛙人典型潜水方式及蛙人水下特种作战时面临的主要生理负荷,提出蛙人机能需求,为提高蛙人作战训练能力提供参考。

  • 标签: 蛙人 潜水方式 反复潜水 生理负荷 训练
  • 简介:摘要通过文献复习发现人体胆囊至少具有十种生理功能,包括储存功能、舒缩功能、浓缩功能、吸收功能、分泌功能、调节功能、菌库功能、抗菌功能、免疫功能和保护功能。胆囊生理功能是人正常生理生存所必须,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留胆囊,应该是外科医师努力的方向。

  • 标签: 胆囊 功能 胆囊结石 人类 生理学
  • 作者: 马骏陈建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3-13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唾液酸是一类含有9个碳原子并具有吡喃糖结构的酸性氨基糖的总称,通常位于糖蛋白糖脂等复合物的末端,在细胞识别,促进大脑发育,抗炎和抗病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本文就唾液酸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揭示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 简介:摘要潜艇脱险在水下进行,操作流程复杂,脱险失败可能导致艇员发生潜水疾病,甚至威胁艇员生命。因此,在脱险过程中艇员会出现较强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近年来,艇员脱险应激损伤防护研究日趋成为各国海军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应激源、应激反应和应激干预3个方面就潜艇脱险过程中的应激情况进行阐述,并对潜艇脱险应激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1)加强实艇逃生训练应激研究;(2)加强大深度脱险训练研究;(3)增加潜艇脱险应激动态监测指标;(4)拓展潜艇脱险应激干预方法。

  • 标签: 潜艇脱险 应激反应 应激干预
  • 简介:摘要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是脑小血管病的MRI表型之一,在老年人中多见,并且与认知损害及步态障碍等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但其病理学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文章从低灌注、血脑屏障破坏、氧化应激、炎症和遗传等多个方面阐述了WMHs的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白质 炎症 氧化性应激 血脑屏障
  • 作者: 张军艳 王碧 王晓丽 晋琅 王明明 陈丽 郝锋利 刘永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西安 710032(现在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3003)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西安 710032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3003 ,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西安 710068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 712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固有肌阵挛(propriospinal myoclonus, PSM)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例脊髓固有肌阵挛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4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14年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制定的PSM诊断标准。结果4例患者中3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43~55岁,病程8个月至3年,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颈部、躯干或肢体的抽搐或抖动,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繁。患者均接受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发作期均无痫样放电,发作期同步肌电图可见三角肌、股四头肌或腹直肌肌电爆发。对4例患者均给予氯硝西泮治疗,3例患者效果显著,1例患者效果不佳。结论PSM临床表现与痫性发作类似,发作期无痫样发电,仅可见肌电爆发。多数患者对氯硝西泮效果显著。

  • 标签: 脊髓 肌阵挛 脑电描记术 肌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的胸膜疾病之一。胸腔积液的产生可对氧合、肺容量、呼吸力学、胸膜腔压力等生理参数产生重大影响;但胸腔积液的引流对患者气血交换及其他生理参数的临床效益存在争议。本文旨在综述胸腔积液及其引流引发的病理生理学效应。

  • 标签: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引流 病理生理学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相关颈肌阵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20年1—8月收治的31例颈肌阵挛患者,分析颈肌阵挛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对所有患者均行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2例(71%),女性9例(29%),平均年龄27.8岁。颈肌阵挛最常见于发作性睡病患者(n=8),其次为癫痫(n=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n=4)、焦虑抑郁状态(n=3)和打鼾(n=3)等。共监测到555次颈肌阵挛,89.5%(497/555)的颈肌阵挛发生于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期,REM睡眠期颈肌阵挛指数(5.8)明显高于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颈肌阵挛指数(0.2)。48.3%(268/555)的颈肌阵挛伴随脑电觉醒,0.7%(4/555)致患者清醒,2.7%(15/555)伴随肢体动作。结论睡眠相关颈肌阵挛多见于REM睡眠期,可出现在有睡眠障碍性疾病及癫痫的患者。颈肌阵挛的生理或病理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肌阵挛 颈肌 运动障碍 睡眠,快速眼球运动 肌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尾综合征(CES)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确诊为CES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神经电生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无一例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减慢,腓肠、隐神经无一例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异常。F波、H反射、神经传导阳性率低于针极肌电图阳性率;针极肌电图阳性率高达100%。外伤起病者位置偏高(第2腰神经根),腰椎间盘突出症起病者位置偏低(第5腰神经根)。CES可双侧对称或不对称,与发病机制相关,但二者间统计数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在第3~4骶神经根功能检查中应用简单、便捷,可有效保护患者隐私。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判断CES简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真实性,对神经根损伤的定位、定性诊断意义重大。

  • 标签: 马尾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肌电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马尾沉降征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由脑血管病或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进展性认知功能缺损,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认知损害类型。VCI可由多种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引起,其核心是脑血管病变对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共同构成的神经血管单元造成破坏。文章对目前已知的VCI机制进行归纳和讨论,以期加深对VCI分子病理学过程的了解,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认知障碍 脑血管障碍 痴呆,血管性 血脑屏障 氧化应激 炎症
  • 简介:摘要术后肠麻痹(POI)是外科手术后由于非机械原因导致的胃肠道运动功能受到暂时性抑制造成无法经口摄入的临床现象,其发病机制涉及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及肠道炎症反应等多个因素。POI分为早期的神经源性阶段和后期的炎症阶段,炎症阶段对机体和临床转归影响较大。随着加速康复外科和微创技术的出现,在POI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POI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需要对其机制和防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视觉电生理检查对于眼球钝挫伤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眼科诊治的眼球钝挫伤患者80例,共有85眼。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常规视力、验光、裂隙灯、眼底检查的基础上,全部展开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ERG、EOG、VEP。评估各项检查方法得出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80例85眼中,排除眼前段及眼底检查时发现存在异常的病例,有24例除视力下降外,常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但是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后,发现这些患者眼睛部位存在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结论:对于眼球钝挫伤来说,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视觉功能检测以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预后观察等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眼球钝挫伤;视觉电生理检查
  • 简介:摘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视网膜视觉信号输出到大脑的终极神经元,可参与成像视觉(IFV)(图像形成)和非成像视觉(NIFV)(非图像形成)。视觉处理系统除了传递图像的视觉信息外,传入的光信号对人的生理活动和行为也会产生影响,称为NIFV。NIFV较少依赖于传统光感受器细胞产生的信号,而是由视网膜上一类特殊的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来完成。ipRGCs是RGCs中一类能表达感光黑视蛋白的细胞,其轴突投射至特定核团,参与调控多种NIFV行为,从基础生理调节(如心率和瞳孔大小)到更复杂的行为调节(如昼夜节律),甚至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如焦虑等情绪)。NIFV环路是对光的重要反应,ipRGCs在NIFV环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IFV环路对生理活动和行为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归纳ipRGCs投射核团与NIFV功能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觉认识。

  • 标签: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觉环路 生理活动 行为 非成像视觉
  • 简介:摘要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是可客观反映视功能的方法,已成为眼科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检查流程有严格的规范。本文通过介绍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标准的来源、制定目的及核心内容,帮助广大眼科临床工作者理解加强检查流程规范化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加规范推广我国的眼科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工作。(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89-491)

  • 标签: 视知觉 电生理学 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