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四化建设的蓬勃发展,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开发祖国大西北,准噶尔盆地的含油远景,自然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准噶尔地区的野外工作以及参阅近几年新发表的有关该区的地质文献,提出以下几点初步意见,仅供读者参考。

  • 标签: 生油层 碎屑岩 孢粉化石 奥尔吐组 石钱滩 卡拉麦里
  • 简介:石油地质工作者早已对下列业已证实的大量事实引起了注意,即油藏储集层的孔隙性比油藏外的更好。尤其是油藏内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比油水接触带和油藏外的高,而其体积密度和胶结物含量均比油水接触带和油藏外的低。对此地质工作者认为“石油本身自己形成了储集层”。看起来,关于石油对储集层矿物骨架的影响的推测相当不可思议,因为地质工作者们认为惰性石油不能与岩石起反应。应当指出,并不是在所有的油藏中都观察到储集层的欠压实作用。

  • 标签: 油藏 储集层 储层性质 生油 欠压实作用 胶结物
  • 简介:摘要:新时期人们对食用油的风味越来越重视,市场上的食用油风味增加,各种风味油脂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加工企业为满足市场消费者的喜好,所以设计生产出各种类型各异的食用油,比如烹饪芝麻油以及浓香葵花籽等等,开发出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以及场景的食用油,这已经成为当前油脂加工领域内必然趋势。花生油是中国传统风味油种,如果能够满足风味需求,同时也具备市场功能,必然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文章主要从花生油掺杂检验方式出发,分析怎样采取措施来检验花生油

  • 标签: 花生油 检验 杂质
  • 简介:摘要根据渗透率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及临界压力梯度关系曲线,又低渗透油层概念的出现,加上各大油田的实际生产特征,我国研究人员将低渗透油田分为三大类一般低渗透油田,特低渗透油田,超低低渗透油田。而在我国,低渗透油层的比率十分之高。因此研究低渗透油层的高效开发技术就显得十分必要与重要。本文首先列举了目前我国低渗透油藏的存在与开发现状,继而分析了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最终有理有据的分析低渗透油层的开发技术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效合理开发。

  • 标签: 低渗透油层开发现状 影响开发因素 高效开发技术
  • 简介:<正>视觉,既是人类观察、阅读并生存于大千世界的本元方式,也是人类艺术活动中最基础的生态功能。村语,一种生存聚落的朴素交流,一种视觉语言的单纯互动。和聚落共生,与村落同长,都市村落充斥烦躁疲惫,乡间村落流淌闲情逸致。欲望将都市村落挤压变形,恬淡给乡间村落带来生动。没有迹象表明都市化进程能削弱村落的意义,也没有可能证实经济扩张趋势会剥夺村语的尊严。我们在都市的热岛效应中供氧不足,我们在楼群的森林遮蔽中苟延残喘。没有物资的世界动力缺失,没有精

  • 标签: 油画作品展 人类艺术 王龙生 热岛效应 挤压变形 都市化进程
  • 简介:选择热解气相色谱中的特定化合物nC7(正庚烷、烯烃)、nC8(正辛烷、烯烃)和甲苯,并计算相应的参数nC7+8/甲苯×2和甲苯/nC7,确定三类生油岩的划分界限为:Ⅰ型,nC7+8/,甲苯×2>3.25,甲苯/nC7<0.25;Ⅱ型,nC7+8/甲苯×2=1.10~3.25,甲苯/nC7=0.5~0.8;Ⅲ型,nC7+8/甲苯×2<1.10,甲苯/nC7>0.8。近百块次样品经过与元素分析、Rock-Eval分析结果对比,并实际应用于划分珠江口盆地生油岩类型,证实方法简便易行。

  • 标签: 应用 热解气相色谱参数 判别 生油岩 类型 甲苯/nC7
  • 简介:对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的沉积环境、成藏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油层砂体的成因、沉积微相类型、非均质特征、油气富集的圈闭条件以及油水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纵向和平面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储层的分布状况,预测了成藏有利区.

  • 标签: 榆树林油田 扶杨油层 评价 沉积环境 成藏系统
  • 简介:为了认识黏土矿物对油层低电阻率化的影响,以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测井解释和试油结果为依据,对吴起地区长61油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电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为附加导电作用,以网状伊/蒙混层矿物最强,是油层电阻率降低的关键因素;第二为对孔隙结构的改造,导致束缚水饱和度增高,电阻率降低,以伊利石最为明显;第三是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以绿泥石等为主。综合三者的作用大小和矿物含量,吴起地区黏土矿物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绿泥石〉高岭石。此项研究可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存在机理和分布进行有效解释和预测。

  • 标签: 低电阻率油层 黏土矿物 附加导电能力 束缚水饱和度 长61油层 吴起地区
  • 作者: 赵雄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机构:勘探开发研究院
  • 简介:摘要:准噶尔盆地在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其地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从基本特征来讲,准噶尔盆地本身处于北部的新疆省区范围内,该盆地达到15千米的盆地沉积最大厚度,其中蕴含了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盆地油气资源。早在上世纪初,有关部门就着眼于针对上述盆地的掘井处理。截至目前,针对该盆地已经开掘了较多的油气藏与油气田。与此同时,准噶尔盆地呈现叠合性的多生油岩特征,其中主要包含二叠系、石炭系、白垩系以及侏罗系等典型性的岩层。具体在涉及到原油开采时,应当将其建立于探明当地原油储量的前提下,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与宗旨来完成高效性的油气开采处理。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多生油岩特征 地球化学特性
  • 简介:针对正理庄油田电测符合率低、解释级别低储层而试油为油层的实际情况,从储层岩性物性、微观特征、粘土含量、储层新水性等四个方面深刻分析了低电阻油层的形成机理,研究认为本区油层低阻最根本的控制因素是岩性细,而地层薄、双峰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高和岩石的亲水性等特点是造成低阻的基础和条件。分区块研究了低电阻油层的识别方法,确定了不同区块油层的判别标准,并以此确定了新的有效厚度划分标准,为正理庄油田储量复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低电阻油层 机理研究 识别方法 判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