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甘草浸膏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法建立了甘草浸膏体内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含量。结果所用分析方法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可用于甘草次酸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用DAS10药动学软件拟和,大鼠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结论甘草浸膏灌胃给药代谢、消除较慢(T1/2>3d),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较长。

  • 标签: 甘草浸膏 大鼠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甘草浸膏的安全性进行研究。 结果 甘草浸膏对昆明种小鼠的MTD大于20.00g/( kg·bw),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为阴性结果,表明甘草浸膏未显示致突变作用;致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浸膏对SD大鼠不具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大鼠90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甘草浸膏对SD大鼠体重、摄食、血常规、血生化及病理无影响。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甘草浸膏对哺乳动物产生遗传毒性、致畸性和亚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甘草浸膏 安全 毒理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甘草浸膏粉中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228nm,电压14kV,以50mmol*L-1硼砂溶液为背景电解质,氢氯噻嗪为内标,对甘草浸膏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相对峰面积(氢氯噻嗪为内标)与各自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6.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

  • 标签: 毛细管区带电泳 含量 甘草浸膏粉 甘草酸 甘草次酸 中药
  • 简介:摘要 本试验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对甘草浸膏粉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和增强免疫力动物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浸膏粉安全无毒,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 标签: 甘草 毒理学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甘草浸膏中赭曲霉毒素A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C-C18色谱柱(250.0 mm×4.6 mm,5 µm),以乙腈-2%冰醋酸(48∶52)为流动相,激发波长为333 μm,发射波长为460 μm,流速1.0 ml/min,柱温35 ℃,进样量10 µl,对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对赭曲霉毒素和相邻其他色谱峰之间分离度良好。赭曲霉毒素A线性回归方程为Y=221.23X+170.72(r=0.998 7);在1.0~50.0 µg/ml时,赭曲霉毒素A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2.4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靠,可为甘草浸膏等中成药中真菌毒素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 标签: 甘草流浸膏 赭曲霉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亲和层析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参桂胶囊半浸膏制备流程,提高效率,减少有效成分受热损失。方法.比较疏松态和普通状态的半浸膏在相同干燥条件下,水分的变化。结果疏松状态的半浸膏提高了烘干效率,可缩短干燥时间30%以上。结论.优化工艺缩短了干燥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参桂胶囊 半浸膏 疏松态 水分 制剂工艺
  • 简介:采用降低丹参浸膏2次醇沉用的乙醇浓度,可显著提高丹参浸膏中原儿茶醛含量,使吸收度显著提高,同时节约95%乙醇使用量,降低香丹注射液生产成本.

  • 标签: 丹参浸膏 提取工艺 改进 乙醇 浓度 儿茶醛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一些新技术被运用于中药临方浸膏干燥工艺中,例如纳米热学传感器、光学成像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中药提取物以及制剂的生产工艺更精细。基于此,本文就中药临方浸膏干燥工艺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中药 临方浸膏 干燥工艺
  • 简介:目的分析甘草炮制方法对甘草苷以及甘草酸的含量影响.方法:对甘草采取不同的方法炮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的炮制条件下的甘草当中甘草苷以及甘草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甘草在不同的炮制条件之下,甘草酸与甘草苷回收率均〉96%,回收率相对较高.当中,甘草应用25%蜜灸并于60℃下进行60min烘焙时,甘草酸与甘草苷含量均相对最高,分别为2.02%与1.72%.结论:甘草应用25%蜜灸并于60℃下进行60min烘焙方法相对简单且可靠,同时重现性更好,可对甘草质量进行控制控制.

  • 标签: 甘草炮制方法 甘草酸 甘草苷 影响
  • 简介:结果胃疡平浸膏能抑制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小鼠利血平型胃溃疡的形成,  本实验用两种急性胃溃疡模型及一种慢性胃溃疡模型研究了胃疡平浸膏防治溃疡的作用,胃疡平浸膏对该模型溃疡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其胃液分泌作用有关

  • 标签: 作用研究 平浸膏 抗胃溃疡
  • 简介:肾芩浸膏是以肾茶为君药组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泌尿道感染。本实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用多点接种仪将过夜培养的细菌悬液接种于含不同浓度药物的M-H琼脂固体培养基上,每点含菌量约为105CFU,细菌均为1998-1999年成渝两地收集的临床分离致病菌,共计37株,标准质控菌株3株,测定了该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肾芩浸膏对所试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所试金葡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大肠杆

  • 标签: 体外抗菌活性 体内外 泌尿道感染 浸膏 琼脂二倍稀释法 临床分离致病菌
  • 简介:目的开展紫草浸膏治疗大鼠烫伤的药效学实验,明确其外用治疗烫伤的功能。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5组,恒温水浴烫伤大鼠右足造模,用软皮尺测量大鼠足趾周长,计算肿胀率。结果紫草高、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制紫草浸膏外用,对热水所致烫伤有一定的疗效,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紫草 浸膏 外用 烫伤
  • 简介:摘要: 本文研究的泡桐花浸膏是是一种品质优良的新型卷烟用香料,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和卷烟加香试验。应用表明,作为添加剂加入卷烟烟丝上,可有明显降低卷烟的刺激、掩盖杂气,改善余味、减轻苦辣感、增加甜润度、使余味醇和舒适。

  • 标签: 浸膏 泡桐花 制备 加香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同一批甘草药材,连续批量生产成3批炙甘草,对蜜炙前后,其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7nm。结果:批量生产得的炙甘草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均有明显损失。结论:《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炙甘草甘草苷的含量限度与甘草药材的限度一样,均为≥0.5%,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批量生产 炙甘草 甘草苷 甘草酸 含量
  • 简介:本实验通过研究肿节风浸膏溶液对O2·-的作用,肿节风浸膏溶液浓度为0.01mg·ml-1时对O2·-抑制率为-76.84%,肿节风浸膏溶液对O2·-生成的作用(略)

  • 标签: 作用研究 氧自由基作用 浸膏氧自由基
  • 简介:对银耳液体深层发酵多糖浸膏进行乙醇分级,得到乙醇终浓度为35%,50%,65%的3个多糖组分,即TF1,TF2,TF3。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F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16.9%,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3.6%。

  • 标签: 银耳多糖 抗氧化活性 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
  • 简介: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医学已步入到新的发展领域。含西药的中药半浸膏片制剂就是医学发展崭新的突破。它是新时代下医药研发者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作者对含西药的中药半浸膏片制剂工艺分析这个主题予以了相关的分析。

  • 标签: 西药 中药半浸膏片 制剂工艺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