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治理社会治安,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严阵以待,及时有效地制止犯罪行为,惩罚犯罪分子;一个是事先采取措施,预防犯罪的发生。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霞要。因为伴随着犯罪的发生,总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既使打击犯罪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使所有的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后都能迅速落入法网,受到法律的

  • 标签: 犯罪预测 犯罪情况 打击犯罪 若干思考 社会治安 预防犯罪
  • 简介:本文根据犯罪作用的机理,把犯罪现象看作是随机过程中的马尔柯夫过程。犯罪在各个年份中所产生的规模和水平,即立案数据,视为随机过程的一个实现,即随机过程的一个样本。为此提出了马尔柯夫过程的预测模型──自回归(AR)模型,作为犯罪预测模型。本文介绍了自回归模型的形式,建立、识别、检验和怎样用于预测。自回归模型一旦确立,计算简单,并且能包含近期的诱发和控制犯罪的因素,预测结果较为准确。

  • 标签: 样本自相关函数 AIC信息准则
  • 简介:劫机行为是严重危害民航安全的犯罪行为。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及世界各国均对民航劫机犯罪进行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笔者详尽分析了我国民航1977-2007年3月发生的55例劫机犯罪,总结出我国民航劫机犯罪的三大特征:简单性、国内性和运输工具性,剖析了民航劫机犯罪产生的外因和内因,并进一步预测了我国劫机犯罪的发展变化,为劫机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民航劫机犯罪 简单性 国内性 运输工具性 原因 预测
  • 简介:如果你是阅片无数的刑侦剧资深铁粉儿,那你一定对《犯罪心理》《24小时》《疑犯追踪》这样的美剧如数家珍。从最早的全靠自身能力破案,到现在的高科技引入,相信你一定也从这些美剧中深深体会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随着犯罪分子们扑朔迷离的身份与难度超高的犯罪手法不断进步,探员、特工们的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不过,好在有先进的人工智能,能够帮助他们在调查过程中提前预测犯罪分子的动向,查出他们的真实身份。

  • 标签: 犯罪预测 调查过程 群众 AI 犯罪分子 犯罪心理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两组中国青少年中检验赫胥(Hirsehi)重构的自我控制理论的效力。该研究还结合了格拉斯米克(Grasmick)等人完善的态度量表,来检验在比较组中两种自我控制量表之间的解释能力是否存在差异(N=2048)。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自我控制构成的基本理论结构以及不同样本间量表的稳健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格拉斯米克的态度量表比赫胥修正后的量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可以预测中国青少年犯罪。与学生样本相比,这两种量表在罪犯样本中具有很好的模型拟舍度。与赫胥的修正量表相比,我们的实证检验为格拉斯米克的态度量表作为一个中国青少年犯罪预测指标提供了比较确凿的证据。

  • 标签: 自我控制 社会联系 中国青少年犯罪
  • 简介:近10年来,中国社科院每年以蓝皮书的形式,推出中国法治发展年度报告,堪称法律界的一件盛事。2月20日,《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2)》如期而至。这已经是中国社科院的第十本法治蓝皮书了。

  • 标签: 犯罪形势 中国社科院 预测 法治发展 年度报告 发展报告
  • 简介:犯罪区域差异、主客体博弈、人为和外界、定性定量混杂、影响因素多杂、模型不适应、数据规模小等诸多原因导致犯罪趋势研究非常困难,经实验研究用大数据AI介入犯罪趋势研究是有效解决方案:可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研究犯罪趋势彩响因素,宏观上人、自然及社会三方面,中微观上要特别关注社会心理。对数据量小、种类少、结构化数据多、存在模糊和灰色情况下釆用模糊灰色小数据预测模型;而对大范围实证研究,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多,经算法比较研究采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比较适合大数据动态实时跟踪犯罪趋势预测

  • 标签: 犯罪大数据 小数据灰色模糊模型 大数据深度学习模型 2019年犯罪趋势预测
  • 简介: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未来警察在罪犯行凶之前将其抓获的场面令人赞叹。而现实世界中。研究人员也在寻求预测犯罪的有效途径。近日,荷兰研究者范德罗伊开发出一种计算机模型,它能更有效地分析各种数据,从中找出恐怖分子、诈骗犯等的蛛丝马迹。

  • 标签: 计算机预测 犯罪 计算机模型 现实世界 研究人员 恐怖分子
  • 简介:<正>“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是人类观控能力不断被放大的过程。然而,此种力量既可为善,亦可从恶;既可能故意使然,过失使然,亦可能意外而使然。社会的信息化又使人类处于空前的困境之中,当今世界,无穷的信息财富集中于计算机系统,无数的工作让位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已成为社会系统赖以高效运转的基本工

  • 标签: 计算机犯罪案件 犯罪方法 计算机专家 计算机系统 犯罪主体 计算机病毒
  • 简介:<正>我们应对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贪污贿赂犯罪应用预测加以重视,组织力量对其犯罪原因、特点、趋势进行比较系统的科学预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贪污贿赂犯罪的升降趋势与流向规律的预测,必须把其置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法制、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道德文明水准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加以考察。研究社会与经济发展引起的各种变革、变化同犯罪之间的联系,滋生和诱发贪污贿赂的各种原因、条件,对我国社会控制贪污贿赂犯罪能力作出正确判断,对犯罪率、犯罪趋势作出基本估计,并把地域性(县、地区)犯罪放在宏观的全社会背景下研究,找出其区域内犯罪特点,推断犯罪趋势、犯罪率,使预测结果符合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实际情况。

  • 标签: 贪污贿赂犯罪 应用预测 犯罪运行 犯罪主体 犯罪趋势 犯罪原因
  • 简介:对网络犯罪形势的宏观预测是指导公安机关进行微观行动的有力支撑。为了提高预测的精度,分析了应用数据变换技术所需满足的构造条件,提出了基于三角变换函数的灰色预测模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三角变换函数满足以上构造条件。以某地区的网络犯罪数据为样本,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4年网络犯罪形势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GM(1,1)模型相比,模型给出的预测值具有较小的平均误差。

  • 标签: 灰色理论 犯罪预测 数据变换 情报分析
  • 简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定位,上海近年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飞跃性的增长,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8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突破了3400美元,标志着上海的经济发展从1992年进入起飞阶段后、经济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人民生活进入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上海要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大型城市,就要形成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运行机制,形成国内外经济联系广泛的开放格局。因此,上海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扩大,上海的经济发展将持续地高速增长。

  • 标签: 上海 经济犯罪 涉案领域 房地产开发业
  • 简介:毒品犯罪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主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在未来5-10年内,促使毒品犯罪继续发展蔓延的因素与遏制毒品犯罪发展蔓延的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武汉市的毒品问题将会长期存在,未来3-5年仍呈上升态势,并可能成为中国地区性毒品消互惠和集散中心,武汉市的禁毒斗争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行为。

  • 标签: 武汉市 毒品犯罪 趋势预测 禁毒斗争
  • 简介:青少年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走向,青少年能否积极健康成长,对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媒体曝光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增多,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热点话题之一,故而统计2000—2015年间的青少年犯罪相关数据,探究青少年犯罪的真实情况,进而以最小二乘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16、17、18年的青少年犯罪相关数据,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为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提出参考意见。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最小二乘法 预测分析 犯罪预防
  • 简介:刑法关于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应如何理解及运用?文章以杨桌脱逃案为切八点.系统阐述了二者的由来、构成条件,区别及认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案的判决。

  • 标签: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着手实行犯罪
  • 简介:理解犯罪热点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需要相关犯罪理论的指导。理解犯罪热点具有多种方法和技术。在介绍各种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犯罪制图技术在理解犯罪热点上的显著重要性。识别犯罪热点需要借助一定的空间分析工具,各种空间分析工具具有自身特定的优缺点及不同的用途。为防止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犯罪热点分析应考虑多种因素,以科学的方法实施。

  • 标签: 犯罪热点 理论基础 方法和技术 犯罪制图 空间分析工具
  • 简介:踩点、计划、组织、准备作案工具、制造条件等预先准备情形,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如准备作案工具

  • 标签: 未遂犯罪 案例犯罪 法律案例
  • 简介: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之规定,教唆犯罪是隶属于共同犯罪的一个下位概念,因此,教唆犯罪是被作为共同犯罪来加以界定的。但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教唆犯罪都能构成共同犯罪。鉴于此,我们对教唆犯罪未遂形态的研究应建立在把教唆犯罪划分为独立教唆犯罪和共同教唆犯罪的基础之上,且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刑法典有关教唆未遂处罚原则之规定缺乏合理性,违反了刑法基本原则,也放纵了犯罪。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教唆犯罪的未遂形态进行重新界定和阐释。

  • 标签: 教唆犯罪 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