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放大蓝激光成像(ME-BLI)和放大窄带成像(ME-NBI)模式下早期胃癌识别系统,比较2种模式下模型的性能差异,并探讨模型训练方式对准确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ME-BLI和ME-NBI下的胃良性病灶和早期胃癌的内镜图像,共收集5个数据集和3个测试集:数据集1包括2 024张非癌和452张早期胃癌ME-BLI图片,数据集2包括2 024张非癌和452张早期胃癌ME-NBI图片,数据集3是数据集1和2的合集(共4 048张非癌、904张早期胃癌ME-BLI和ME-NBI图片),数据集4在数据集2的基础上增加62张非癌和2 305张早期胃癌ME-NBI图片(共2 086张非癌和2 757张早期胃癌ME-NBI图片),数据集5在数据集3的基础上增加62张非癌和2 305张早期胃癌ME-NBI图片(共4 110张非癌、3 209张早期胃癌ME-BLI和ME-NBI图片);测试集A包括422张非癌和197张早期胃癌ME-BLI图片,测试集B包括422张非癌和197张早期胃癌ME-NBI图片,测试集C是测试集A和测试集B的合集(共844张非癌、394张早期胃癌ME-BLI和ME-NBI图片)。根据5个数据集分别构建5个模型,分别评估其在3个测试集中的表现。通过以病灶为单位的视频测试,比较ME-NBI和ME-BLI模式下早期胃癌识别模型在临床环境下的性能差异,并与4名资深内镜医师进行比较。主要终点指标为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1在测试集A的表现最佳,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90%(476/619)、63.96%(126/197)、82.94%(350/422);模型2在测试集B的表现最佳,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5%(537/619)、92.89%(183/197)、83.89%(354/422);模型3在测试集B中的表现最佳,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1%(538/619)、84.26%(166/197)、88.15%(372/422);模型4在测试集B的表现最佳,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6%(529/619)、95.43%(188/197)、80.81%(341/422);模型5在测试集B的表现最佳,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52%(517/619)、96.95%(191/197)、77.25%(326/422)。根据图片识别早期胃癌,模型2~5的准确度均高于模型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7.90、149.67、134.20、115.30,P均<0.01);模型2和3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模型1,模型2的特异度低于模型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5、64.15、207.60、262.03、96.73,P均<0.01);模型4和5的灵敏度均高于模型1~3,模型4和5的特异度均低于模型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6、165.49、71.35、112.47、132.62、153.14,176.93、74.62、14.09、15.47、6.02、5.80,P均<0.05)。以病灶为单位的视频测试结果显示,医师1~4的平均准确度为68.16%;模型1~5的准确度分别为69.47%(66/95)、69.47%(66/95)、70.53%(67/95)、76.84%(73/95)和80.00%(76/95)。模型1~5之间、模型1~5与医师1~4之间的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ME-BLI早期胃癌识别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但诊断效果略差于ME-NBI模型;ME-NBI联合ME-BLI早期胃癌识别模型的诊断效果优于单独模式下的模型;增加ME-NBI图片数量,尤其是早期胃癌图片,可以提高ME-NBI模型的灵敏度,但特异度有所下降。

  • 标签: 深度学习 放大窄带成像技术 放大蓝激光成像技术 早期胃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直接电刺激(DES)和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是目前脑胶质瘤手术最常用的功能区定位技术。DES包括唤醒麻醉下低频双极电极刺激技术和全身麻醉下高频单极电刺激技术,目前认为前者为脑功能定位的"金标准"。fMRI一般指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BOLD-fMRI),主要显示大脑皮质区域功能定位。弥散张量成像(DTI)能无创性显示大脑皮质下白质纤维束,虽不能直接反映脑功能,但由于常与BOLD-fMRI结合反映整体脑功能,也被列入fMRI范畴。本文对这两大类技术的基本原理、局限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直接电刺激(DES)和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是目前脑胶质瘤手术最常用的功能区定位技术。DES包括唤醒麻醉下低频双极电极刺激技术和全身麻醉下高频单极电刺激技术,目前认为前者为脑功能定位的"金标准"。fMRI一般指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BOLD-fMRI),主要显示大脑皮质区域功能定位。弥散张量成像(DTI)能无创性显示大脑皮质下白质纤维束,虽不能直接反映脑功能,但由于常与BOLD-fMRI结合反映整体脑功能,也被列入fMRI范畴。本文对这两大类技术的基本原理、局限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各行业发展阶段,均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管控方案与措施,以便于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其中,在火电厂发展阶段,就遇到了直接空冷系统运行问题,火电厂自身也对此引起重视并加大研究力度,并且在根源上对各项问题有效处理,降低系统运行故障及安全事故发生率,有目的性、针对性地编制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整体良好效果。

  • 标签: 直接空冷系统 运行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自从梅曼的第一台激光器问世,军事领域的研究人员就对被称为“死光”的激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为止,激光在火控系统中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威力,已成功应用为测距、目标指示、目标跟踪、激光雷达、激光制导等武器辅助系统或火控系统,使常规武器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激光开始被研制作为直接杀伤型武器,本文将着重介绍激光武器的分类、性能及国际发展现状。

  • 标签: 低能激光武器 高能激光武器 国际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红外成像系统的发展,在红外成像系统中,电磁的兼容性设计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所以要充分分析系统的电磁环境,并根据系统的电磁兼容理论,来提出有效的设计方案,才能充分证明设计的有效性,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设计的有效性,进而提高系统的兼容性,所以要充分研究电磁兼容性设计,才能使红外成像系统更加完善。

  • 标签: 红外成像 电磁 兼容性 设计
  • 简介:摘要:非均匀介质中基于电磁波的目标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目前尚未有专门软件可以对非均匀介质中电磁波目标定位进行从仿真模拟到数据处理再到结果呈现全流程处理这一问题,研究实现了一种基于C++与Python的仿真系统,将电磁波在非均匀介质中的散射传播模拟、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呈现高度集成,为提升相关领域的研究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

  • 标签: 非均匀介质 电磁成像 计算机仿真
  • 简介: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当前各种新型技术在社会中建设研发完成,并且在各行各业中都发挥了有效性的价值。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建设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技术,那就是红外成像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有效协助了电力系统及时发现内部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下文章内容便以这一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主题,对此展开具体化分析。

  • 标签: 红外成像 电力系统 实践应用 优化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现阶段的综合国力的上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于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人才对于科技进步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国对激光位移测量系统在长度计量技术中的应用虽然现在取得一定的发展和成就。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如今的成就。应该趁着发展的势头,更加的努力进行发展。激光位移测量系统在长度计量技术中对于我国测量方面有着很深层次的提高。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 标签: 长度计量技术 激光位移测量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压缩机房设置激光甲烷泄漏监测系统,对压缩机房气体泄漏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有气体浓度及视频监视、运动轨迹设置、历史数据查询、报警视频自动录像等功能。

  • 标签: 压缩机房 激光探测器 气体检测
  • 简介:【摘要】转炉作为黑色金属冶炼环节中至关重要的装置,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显得尤为关键。目前针对转炉的安全管理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手持打点测炉体温度的方式,不仅效率低,难以满足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的理念,并且炼钢过程无法测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从冶金行业需求视角出发,研究并设计开发了转炉炉体温度预警系统。该系统结合红外测温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三层架构的软件体系及模块化设计,使整个系统结构清晰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践证明,该系统在复杂的冶炼生产中运行持久稳定,并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 标签: 转炉 温度预警 冶炼生产 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超广角眼底成像(UWFI)观察Weiss环(玻璃体漂浮物)的可行性以及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消融治疗有症状Weiss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接受诊治的有症状Weiss环68例患者8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2例39只眼,女性36例41只眼;平均年龄(53.7±10.8)岁。患眼均行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 D前置镜、UWFI检查。通过画图记录玻璃体漂浮物位置及形态。患眼均行Nd:YAG激光消融治疗。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主观症状改善情况。将合计得分10、7~ 9、3~ 6、≤2分者分别定义为治愈、显著改善、部分改善、无改善。应用测量软件Gauge 1.0手动测量UWFI图像上玻璃体漂浮物长径、周长及面积。设置视盘直径为1 Unit (U),作为标准化参考值。UWFI未显示且前置镜检查未发现漂浮物者记录为0。治疗前后玻璃体漂浮物变化比较行Wilcoxon秩和检验;其治疗前后大小变化与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改善评分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后,80只眼中,UWFI上不可见玻璃体漂浮物59只眼(73.8%,59/80 )。治疗前,玻璃体漂浮物周长为1.84(1.07,2.64) U,长径为1.17 (0.84,1.66)U,面积为0.18 (0.08,0.30)U2;治疗后周长为0.00 (0.00,0.23)U,长径为0.00 (0.00,0.23)U,面积为0.00 (0.00,0.01)U2。治疗前后漂浮物周长、径长、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22、-7.560、-7.655,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主观症状治愈、显著改善、部分改善分别为49 (61.3%,49/80)、25 (31.2%,25/80)、6 (7.5%,6/80)只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主观症状改善程度与治疗前后UWFI上玻璃体漂浮物周长(r=0.812 )、长径(r=0.796)、面积(r=0.791)大小变化值均具有相关性(P<0.01 )。随访期间,所有患眼均未发生眼压升高或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结论UWFI可客观对Weiss环进行成像,结合测量软件可对其大小进行相对性量化。Nd:YAG激光消融治疗有症状Weiss环安全有效。

  • 标签: 有症状Weiss环 YAG激光消融术 超广角眼底成像
  • 简介:摘要:在科技快速发展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日渐完善,其在信息采集中具备准确、高效、便捷等优势,若将其应用到地形测绘方面,不仅可以减少测绘人员任务量,还能有效缩减测绘时间,提升测绘工作效率,便于获得最佳测绘效果。文章以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为基础,针对其在测绘当中的应用前景展开分析,希望能为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应用带来帮助。

  • 标签: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测绘工程 应用
  • 简介:摘要:为给路灯清洗提供准确的灯罩位置信息,采用激光雷达进行路灯的识别与定位,分析了灯杆、灯罩的空间位置特点,划定识别的感兴趣区域(regionofinterest,ROI),通过对ROI区域内点云数据进行聚类、拟合处理,结合灯杆的几何特征,识别并确定灯杆的位置,再结合清洗平台及灯杆的高度,通过其几何关系,确定了灯罩的空间位置。经测试该系统的定位精度满足路灯清洗对灯罩的定位要求。

  • 标签: 路灯 清洗激光 雷达识别 定位
  • 简介:摘要:导致火电厂直接空冷系统冻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真空保持比较高,导致凝结水的温度偏低,从而出现冻结的情况;真空系统缺乏严密性,由于渗透了空气,空气过冷引发冻结等等。基于此,本文对火电厂直接空冷系统冻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冻措施,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 标签: 火电厂 空冷系统 冻结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效果,解决磁共振教学设备缺乏和生均训练时间不足问题,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基于医学数字成像和传输(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云"磁共振成像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设计了患者信息登记、检查序列、成像参数设置、图像浏览与处理、胶片排版与打印等模块;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学习,提供多部位MRI检查技术课程的实验项目,具有智能辅助学习助理、成像参数嵌入式微课教学视频和操作考核系统等特点,经过2轮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云"磁共振成像实验教学系统 虚拟仿真 虚拟教学软件 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方便现代人们的日常出行,电梯的维护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人们对于高层电梯的使用安全性也关注的越来越多。为了能够使高层电梯电气系统的安全检测维护工作能够变得更加高效,电梯引入了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本文就对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对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其在电梯电气系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 标签: 电梯电气系统 红外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运输工具,就是电梯,同时,在电梯检验的过程中,电气系统属于一个重点,对整体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对电梯电器系统检测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电梯电气系统检测 红外热成像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的超声内窥镜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降低了超声内镜成像设备的硬件成本,提高了在线信号处理能力。它可以降低超声内镜成像设备的开发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也基于该平台分析了其电磁兼容试验的方法和试验关注点,提高该类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以方便医疗设备设计人员和测试工程师对试验结果的判定。

  • 标签: Labview平台 超声内窥成像 电磁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