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包括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和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等是化学平衡在水溶液中的具体应用。对于具体的水溶液体系,应该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离子或分子)之间的作用,并利用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平衡常数以及平衡移动规律去解决相关问题。

  • 标签: 化学平衡 水溶液 解题方法 离子 弱电解质 溶解平衡
  • 简介: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题目类型灵活多变,特别是新高考试卷中往往会出现涉及本部分内容的大题,要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现将其常见考点总结如下。

  • 标签: 考点 平衡 离子 溶液 高考试卷 题目类型
  • 简介: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高考的热门考点,以选择题为主,分值占6%左右,考查角度广,难度大,是同学们学习的一大拦路虎。笔者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将该专题的核心考点进行分类,以期能帮助同学们攻克这一难点。一、平衡常数的意义及相关计算角度一:平衡常数的意义【例1】(2015·海南)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1.8×10-5)和一氯乙酸(乙,Kb=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解析:电离平衡常数能反映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也可用于判断电解质电离能力的强弱。

  • 标签: 电离平衡常数 水溶液 复习策略 考点 离子 电离程度
  • 简介: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中,与溶液相关的问题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及'盐类水解',内容均涉及化学平衡知识及综合运用,在解决溶液中的平衡问题时,往往在一个复杂情境下与多因素结合,又较抽象,学生对此类平衡'微弱'的程度缺乏体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运用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又有较强的综合性、情境性和经验性;同时对于一些答案明确但无法验证的情况,又存在讲解的可信度。因

  • 标签: 中疑难问题 平衡相关 溶液中
  • 简介:目的探讨烧伤大鼠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及高氧平衡溶液复苏对其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90只,体重250~300g,雌雄不拘,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早期平衡溶液复苏组(B组,40只)、延迟平衡溶液复苏组(C组,30只)、早期高氧平衡溶液复苏组(D组,40只)、延迟高氧平衡溶液复苏组(E组,30只)、以及烧伤对照组(F组,40只).致伤动物分别于伤后6、12、24、48h麻醉状态下取血,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检测及肝组织标本的组织学观察.结果伤后6h,各组血浆AL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B组与C组,D组与E组比较,AL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组与其他治疗组比较,AL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AST变化趋势与ALT基本一致.伤后MDA水平明显升高,其中F组MD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迟延复苏组高于早期复苏组,D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烧伤早期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肝细胞变性、坏死,D组损伤较轻.结论严重烧伤早期,高氧平衡溶液复苏治疗能抑制自由基产生,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损伤,增加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有益于防止肝细胞结构受损,保护肝功能.

  • 标签: 高氧平衡盐溶液 烫伤 大鼠 肝脏损害 保护作用 肝功能
  • 简介:利用定态流法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咖啡因水溶液进行研究,测定咖啡因水溶液在CO2中的溶解度数据,并采用P-R状态方程对文献中SVE体系咖啡因的溶解度数据和实验测定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相应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结果表明:P—R状态方程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 标签: 咖啡因 超临界CO2 溶解度
  • 简介:对六国高中化学教材中“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内容的选取和编排进行比较,发现:电离平衡为各国教材内容选取的重点,内容编排的主旨分别体现为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核心、以“酸碱的本质及其变化”为核心、以“化学反应的内涵和本质”为核心等。中国教材对电离平衡具体概念的选取范围较之他国偏小。

  • 标签: 教材研究 国际比较 电离平衡 沉淀平衡 盐类水解 内容选取
  • 简介: 摘要 总结离子平衡图像中常见的函数图像,结合实例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题

  • 标签: 水溶液 函数思想 平衡图像
  • 简介:摘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高考的热点之一。如何才能让学生把握好这部分知识呢?本文从几个典型例题入手,对这些考点进行深度解析。

  • 标签: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溶液的酸碱性
  • 简介: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教育当中的逐渐深入,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在这样的背景下,相继出现了新高考制度。新高考打破了“一考定终身”弊端、打破了传统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物化生”的模式,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进行人生规划。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更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公平、公正选拔和对专才的发现和培养。

  • 标签: 新高考 水溶液 离子反应与平衡 教学策略
  • 简介: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均一是指组成溶液的各种微粒(包括溶质的微粒、溶剂的微粒等)处于高度均匀的状态,溶液的各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性质相同。稳定是相对浊液来说的,它指当外界条件不变时(如溶剂量不变,温度、压强不变等),溶液能长久静置,不析出溶质,也不分层。

  • 标签: 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和视网膜下注射平衡溶液(BSS)治疗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DME患者19例24只眼纳入研究。均3次及以上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275 μm。患眼接受25G 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及黄斑视网膜下注射BSS治疗。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CMT、黄斑容积(MV)。以手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眼BCVA、CMT及MV的变化情况。手术前后BCVA、CMT及MV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1、3、6个月,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74±0.29、0.62±0.28、0.56±0.25、0.47±0.26、0.46±0.23;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8,P=0.001)。手术后6个月,BCVA提高>0.3 logMAR单位16只眼(66.7%)。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1、3、6个月平均CMT分别为(554.58±102.86)、(338.17±58.09)、(299.42±52.66)、(275.75±41.24)、(270.96±38.33)μm;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CM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867,P<0.001)。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1、3、6个月平均MV分别为(13.01±0.88)、(11.50±0.73)、(11.00±0.74)、(10.68±0.61)、(10.52±0.56)mm3;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M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64,P<0.001)。手术后6个月,黄斑水肿复发5只眼(20.8%)。所有患眼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微创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和视网膜下注射BSS可有效降低难治性DME患眼CMT、MV,提高患眼视力。

  • 标签: 黄斑水肿/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下注射 平衡盐溶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实验室里,“大嗓门”兴奋的声音传来:“快过来看,我真想去死海游泳呢!”“小不点”“小迷糊”和怪博士爷爷闻声奔去,“大嗓门”手中电脑的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身着泳衣的女子正躺在死海海面上悠闲地看书。“大嗓门”解说道:“这是死海,是一个内陆湖,这个湖的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9倍呢。”

  • 标签: 溶液 实验室 死海 内陆湖 含盐量 博士
  • 简介:关于溶液浓度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一大类型。浓度不仅包括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还包括溶质的质量分数,而二者之间又靠密度联系起来,且同溶质的溶液混合方式不同。又使得混合后溶液浓度有了不同方式的改变。由此可见,同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浓度具有其复杂性,因此我们有探究的必要。

  • 标签: 溶液浓度 溶质 混合 化学计算 质量分数 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