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新疆吐鲁番地区属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气候条件独特,冬季寒冷期短,风小雪稀,天气晴好,特别是每年元月初至立春气温回升快,其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特别适合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自2009年以来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的数量已发展到3万余座,发展规模较大,号称是乌鲁木齐的“菜篮子、肉案子”,同时也是西北地区的主要蔬菜供应基地。

  • 标签: 吐鲁番地区 日光温室 周年栽培技术 嫁接茄子 气候条件 干旱荒漠
  • 简介:紫色的。好像奔跑在秋天的一条母牛它腹下的一排乳房。紫色的茄子,一排秋天的母牛的乳房。

  • 标签: 茄子 母牛 秋天 乳房
  • 简介:摘要黄萎病是茄子常发生且危害较重的病害之一,病株早期枯死,结果少而小,茄子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30-50%,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要了解其发生特点,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基于此,本文从茄子黄萎病症状,发病规律着手,重点阐述了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的农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茄子 黄萎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茄子嫁接剪枝再生的技术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试验实例,对试验材料与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系统论述和分析了试验所得结果,并对其作了讨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茄子嫁接 剪枝再生 栽培技术
  • 简介:确定客观、合理的耐热性评价指标,评价不同品种蔬菜的耐热性强弱,对其耐热性机制的研究及耐热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不同耐热性的茄子品种为材料,测定苗期耐热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耐热性指标的权数,通过模糊数学原理对茄子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热害指数、恢复指数、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对耐热性影响较大,其权重依次为:0.2500、0.2500、0.1092、0.1092、0.1092。综合评价结果为茄子品种友谊一号耐热性最强,F-762茄子耐热性居中,古田紫长茄耐热性最弱,与田间自然高温鉴定结果一致,表明此方法对茄子苗期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大批量品种的耐热性鉴定。

  • 标签: 茄子 苗期 耐热性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 简介:过去一年来,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较上一年份增加了2.3%,创历史新高。这个最新迹象表明,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国际社会的努力仍远远不够。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经过近几年的持续下降后提高了2.9%。西方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仍保持较高幅度增长。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大气温度比前工业化时代上升了大约0.8℃,造成陆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正在加快,热浪和暴雨天气越来越多。科学家预测,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继续按当前趋势发展,到本世纪未,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化时代上升4℃。

  • 标签: 温室气体排放量 工业化时代 创新 全球气候变暖 西方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 简介:摘要茄子嫁接是一项防病增产的有效措施,采用嫁接方式栽培,生产出的茄子品质优、抗病力强、可连作重茬,栽培效益好。本文结合具体的实验,探讨了不同连作年限下嫁接对茄子产量、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的农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茄子 嫁接 产量 质量
  • 简介:按照单片机控制、网络控制、PLC控制和总线控制等方法对国内温室环境在线控制系统进行分类,对我国温室在线控制方式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了详细分析,为开展温室环境在线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温室环境 控制方式 单片机 总线技术 PLC 网络技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水库的发展。同时水库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对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提升水库温室气体的控制水平,从而降低其排放的污染程度。本文首先概述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阐述了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危害以及水库温室气体的监测方法,最后论述了笔者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几点思考。

  • 标签: 水库 温室气体 排放 危害 方法 思考
  • 简介:根据日商提供的制种技术,结合大别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条件,调查研究日本国茄子种子的制种及加工技术在大别山地区的应用。

  • 标签: 日本茄子品种 制种 种子加工
  • 简介:2014年11月12日,中国和美国宣布要大量削减其温室气体排放。奥巴马总统承诺到2025年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26%-28%,习近平主席承诺到2030年排放达到峰值。《自然》杂志于11月20日、《科学》杂志于11月21日分别对此进行了报道,并一致认为这有利于2015年12月即将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大会。

  • 标签: 巴马 化石燃料 全球平均温度 外推 欧洲国家
  • 简介:针对目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MSP430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以低功耗的处理器MSP430为下位机的核心,合理选择传感器件,优化设计接口电路,完成信号采集和处理任务,直接控制执行机构调节参数,降低了对上位机的硬件要求.上位机软件设计了数据分析、报表统计等功能,可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系统测试,证明该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控制参数符合生产要求.

  • 标签: MSP430 智能温室 实时控制 稳定性
  • 简介:火山活动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环节,火山区不仅在火山喷发期能够释放温室气体,而且在休眠期也能向大气圈中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背景下,定量化地研究火山区对大气圈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贡献,对于识别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碳排放的相对规模、为国际碳排放谈判积累基础数据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火山区温室气体的排放方式与特征、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并综述了中国新生代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外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指出深入研究活火山(包括休眠火山)区的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对于估算火山来源温室气体的释放规模、建立火山未来喷发预测-预警体系、深入理解岩浆脱气过程与机制等问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 标签: 火山区 温室气体 通量 观测 土壤微渗漏 新生代
  • 简介:在冀中南地区,进行甜(辣)椒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底定植,翌年1月底至2月初拉秧。由于在育苗期间和植株生长前期正值高温、强光、多雨、高湿季节,易出现植株徒长、开花期落花落果、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以及冬季低温寡照雾霾天气发生较多,棚室内温光条件不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甜(辣)椒日光温室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 标签: 秋延后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 高产栽培技术 冀中南地区 病虫害发生 播种育苗
  • 简介: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温室,而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大棚内的环境由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多种因子构成,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做到温湿度检测、实时显示、信息存储及实时控制等功能,为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这一系统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本系统采用层次化、模块化设计,将数据采集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集于一身。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分析湿度、温度传感器所获数据,并结合作物自身的成长规律来控制其环境条件。这样既能对作物生长状态进行全面、实时、长期的监测,又能对温室环境的温湿度实时智能控制,从而使作物能够在各种环境中都可以更好的生长,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 标签: 温室 智能控制系统 功能 模块化设计 单片机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和农业相结合,有利于我国现代化的农业建设。本文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温室领域方面的应用,并对应用的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

  • 标签: 物联网技术 农业 温室 运用
  • 简介:采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方法,估算了1990—2014年中国各省份电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研究时期内,中国电力行业排放增长6.2倍,达到38.0(95%信度区间为31.3~46.0)亿tCO2当量(CO2-eq),而各省排放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排放重心向西部省份转移,内蒙古成为全国电力行业排放最大的省份。同时基于未来电源结构的发展方案,预测了2015—2050年不同电力需求情景下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趋势和达到排放峰值情况。电力需求高增速情景下2034年达到排放峰值59.5(49.3~71.8)亿tCO2-eq,而低增速情景可以提前至2031年达到排放峰值,且峰值水平下降7.7(6.3~9.3)亿tCO2-eq。

  • 标签: 电力行业 温室气体 空间分布 情景分析 排放峰值
  • 简介: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直接导致全球温室气体的增加,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任务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建立黑龙江省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全面梳理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调查与统计核算的研究现状,界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尺度和统计核算范围,提出建立黑龙江省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温室气体排放 统计核算 核算范畴
  • 简介:温室秋冬茬番茄为试验材料,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水追肥相比,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明显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番茄灰霉病病株率、农药用量以及追肥量,并能显著提高番茄产量,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 标签: 水肥一体化 日光温室 蔬菜
  • 简介: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1,对近百年温室气体浓度、全球海表面温度、太阳常数的变化以及火山活动对我国地表气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全球海表面温度的升高及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升高的部分因素.近百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主要经历了两次年代际振荡并逐渐增温.第一次振荡的冷期为1910年代,随后变暖,1940年代达暖峰期.第二次振荡冷期发生于1950~1960年代,随后变暖,暖峰期发生在1990年代.太阳常数和全球海表面温度的两次振荡是造成这两次振荡主要因素,气温、太阳常数和全球海表面温度均发生了准60年周期的年代际振荡,气温振荡的位相落后于太阳常数和全球海表面温度的位相.20世纪20年代以前及60年代以后火山活动的活跃是导致1910年代和1960~1980年代出现冷期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温室气体浓度 海表面温度 太阳常数 地表气温 气温影响 火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