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餐活动”是指从第一个幼儿用完午餐到全体幼儿进行午睡大约半个小时时间段内所展开的活动,它又可分为两个阶段:部分幼儿的“进餐”和部分幼儿“自主游戏”阶段;全体幼儿进行安静活动阶段。进入大班后,老师们经常抱怨餐活动的第一阶段很难组织,认为在这一阶段内老师往往忙得不亦乐乎而教室里还是比较混乱。以下是我对幼儿园餐活动提出的有效策略。

  • 标签: 餐后活动 策略
  • 简介:摘要: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教育无处不在,教师应要利用好每一个时间段,做好幼儿教育工作。餐活动是指幼儿用完午餐至午睡期间所展开的活动,餐活动是幼儿重要的自主活动时间。

  • 标签: 中班幼儿 餐后活动 有效策略
  • 简介:【摘要】餐活动是幼儿重要的自主活动时间。就幼儿人格发展而言,自主活动的重要性不容质疑。问题是幼儿自主性体现在哪里,如何管理?过度追求活动的宽松与自由,就可能会有意外事故的发生,过分强调安全,则会抑制幼儿自由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告诉我们:应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建立良好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因此必须要事先组织和设计好幼儿餐活动并付绪实施。

  • 标签: 幼儿 餐后活动 计划与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素质教育相关法案的颁布与落实,我国社会各界以及教育界越来越将关注的目光放到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上,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将素质教育的比重逐渐加大。如何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根据此问题,本文进行具体的分析,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深入剖析与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能够帮助教育改革拓宽视野拥有更新的发展。

  • 标签: 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漫画是传播知识的一条途径,它越来越深受大家的喜欢。而餐活动是幼儿自主游戏和安静活动相结合的时段,将漫画在中班餐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旨在营造餐欣赏环境,合理选材,科学地指导,让漫画欣赏成为中班餐活动的一个亮点,丰富幼儿餐活动,并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 标签: 漫画欣赏 中班幼儿 餐后活动
  • 简介:摘要本例患儿为足月小样儿,生1周以气促起病,临床表现为反复的乳酸性酸中毒,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MTO1基因c.1640C>T(p.A547V)和c.1274delG(p.G425Efs*23)复合杂合变异,诊断为联合氧化磷酸化障碍10型,因合并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于日龄41 d死亡。联合氧化磷酸化障碍10型属于线粒体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新生儿期起病者预后差,暂无特效治疗。本例患儿MTO1基因的c.1640C>T和c.1274delG复合杂合变异,均为新发变异,扩大了MTO1基因变异谱。

  • 标签: 线粒体疾病 酸中毒,乳酸性 RNA结合蛋白质类 遗传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幼儿园课改最核心的是要让孩子全面发展,而不只是追求智力、知识方面的成长。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只注重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学。在教的过程中又更多地考虑怎样教幼儿学会而较少考虑到怎样教幼儿会学。“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

  • 标签: 自主学习 大胆探索 追随幼儿兴趣 师幼共同参与
  • 简介:摘要: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进入稳定的“疫情时代”,常态 教学必须顺应社会背景和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转换新的教育理念。 研究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

  • 标签: 教学模式 后疫情时代 混合式教学
  • 简介:摘要:近几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城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地点被迫由社区花园、公园等场所转移至居家,随着城区老年人体育活动方式的被迫转移,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通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城区老年人在疫情封控期间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城区老年人难以适应居家体育活动环境,会因缺乏专业指导陷入运动误区,且很难高效地接受线上体育指导。据此提出建议如下:大力支持社区体育的发展,切实提升社区体育服务质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社区体育科普讲座;帮助老年人深入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并辅助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进行多项目授课,鼓励老年群体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技能,提升老年人在面对影响体育练习的不可抗力因素时的机动性。

  • 标签: 城区老年人 老年体育 居家体育 社区体育
  • 简介:摘要:在“双减”政策的推行下,如何落实其教学要求得到了教师更多的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先学教”的教学模式也得以很好的应用,它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相互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以及教学质量上的提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明显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使他们的数学学科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发展提升。而本文则将围绕“双减”理念,对“先学教”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 标签: 双减政策 预习 解决问题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古文,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撰写的《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的深度学习,谈了一下自己的读后感,从而也悟出了一些教育方向的道理, 借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 标签: 劝学 文化 读好书 促成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与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肺炎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确诊急性肺炎老年患者76例(2019年3月~2021年10月),依据盲选抽签原则分组,开展临床对比治疗研究。1组(n=39)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2组(n=37)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无组间差异性(P>0.05);2组治疗有效率高于1组,且2组气促,咳痰、咳喘及肺部啰音缓解时间,血清CRP、IL-6、TNF-α均低于1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纠正机体炎症进展,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盐酸氨溴索 老年急性肺炎 治疗效果 症状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手术前后胫骨倾角(PTS)的改变与术中关节屈伸末端间隙压力以及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关系。方法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38例(46膝)UK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压力传感器测量不同屈膝角度时内侧膝关节间隙的压力,分析手术前后PTS变化(∆PTS)与术中屈伸末端膝关节间隙压力及术后关节屈伸活动度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8例患者46膝,男14例,女24例,年龄(69.1±7.4)岁,随访(11.2±3.7)个月。经计算,间隙压力为(88.3±40.6)N;调整的伸直末端间隙压力为81.7%±33.8%,屈曲末端间隙压力为55.6%±31.0%。术后随访时固定屈曲畸形[M(Q1,Q3)]为0°(0°,3°),较术前0°(0°,5°)减少(P<0.05),术后最大屈曲度为115.9°±16.4°,较术前的112.0°±16.8°增加(P<0.05),术后PTS为8.3°±2.7°,与术前的8.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PTS与伸直末端压力及固定屈曲畸形间均呈正相关(r=0.334、0.317,均P<0.05);伸直末端压力与固定屈曲畸形呈正相关(r=0.472,P<0.05)。而∆PTS与屈曲末端压力呈负相关(r=-0.397,P<0.05),但此两者与最大屈曲度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UKA术中减少PTS会减小伸直末端间隙压力并减小术后膝关节固定屈曲畸形,同时会增加屈曲末端间隙压力,但并不会因此减少术后最大屈曲度。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胫骨后倾角 传感器 膝关节间隙压力 病例系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与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肺炎的治疗对气促等症状缓解时间影响。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5名老年急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7名)和实验组(28名)。对照组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92.9%(26/28)显著高于对照组77.8%(21/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盐酸氨溴索 老年急性肺炎 症状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初诊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 1周期后脑的自发性和同步性功能活动的短期纵向变化。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6名行NAC的乳腺癌患者,分别于行NAC前(timepoint 0,TP0)和行NAC第1周期(timepoint 1,TP1)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扫描和神经心理测试。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分析用于评估所有被试的自发性和同步性脑活动,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纵向比较,并对rs-fMRI参数与神经心理测试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TP0相比,乳腺癌患者在TP1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显著下降(P<0.05),其余神经心理测试评分在两次评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1的右侧额中回、右侧岛叶及左侧背外侧额上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其中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中回之间的FC在TP1显著增高(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此外,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在TP0的ALFF值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在TP0和TP1间的差值呈显著正相关(ρ=0.429,P=0.016);TP0和TP1之间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中回之间功能连接z值的差值与TP0和TP1之间连线测试A型(trail making test A,TMT-A)耗时差值呈显著正相关(ρ=0.443,P=0.012)。结论NAC在早期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的脑自发性及同步性脑功能活动,涉及执行功能以及情绪调控等相关脑区。

  • 标签: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11月和2022年1月,通过电脑相关程序作用下在该段时间为选择我院接治疗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106例作为入组成员,划分为了两个群组,分别为共计53例的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共53例使用康复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患者最终所产生的干预成效进行两个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VAS与FMA评分在干预前两个组别之间均不存在差异(P>0.05),干预后VAS评分更高以及FMA评分更低的一个组别为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出现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患者而言,对其使用康复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疾病医治,让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能够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所承受的疼痛感受得到大幅度的降低,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 标签: 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内镜特征对治疗内镜缓解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并行结肠镜检查的79例活动期U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镜资料。Mayo内镜评分(MES)≤1被定义为内镜缓解,根据治疗是否达内镜缓解将患者分成缓解组和未缓解组。Cox回归分析影响UC患者内镜缓解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79例UC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46例,中位年龄42.0 (27.0)岁,中位病程30.0 (63.0)个月。缓解组33例,未缓解组46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构成比例不同(P<0.05),其余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提示,缓解组患者活动期内镜下血管纹理完全缺失比例(39.4%比76.1%,HR = 0.303,95%CI:0.146 ~ 0.626,P = 0.001)和炎性息肉发生比例(27.3%比67.4%,HR = 0.264,95%CI:0.118 ~ 0.588,P = 0.001)均低于未缓解组。而矫正混杂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则提示血管纹理完全缺失(HR = 0.455,95%CI:0.208 ~ 0.995,P = 0.048)及炎性增生性息肉(HR = 0.364,95%CI:0.153 ~ 0.868,P = 0.023)仍是影响内镜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活动期存在炎性息肉和血管纹理完全缺失的患者内镜不缓解的风险分别增加63.6%和54.5%。结论炎性增生性息肉、血管纹理完全缺失两项活动期内镜特征是影响UC患者内镜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内窥镜 内镜特征 内镜缓解 Cox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的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以“降低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为主题,运用品管圈手法,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点渗血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品管圈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渗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