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成人型富于细胞横纹瘤发生在心脏非常罕见,目前仅有少数个案报道。本文报道1例成人型富于细胞横纹瘤,诊断时应考虑患者年龄,注意形状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嗜酸性细胞,并充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辅助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和横纹肉瘤的骨髓涂片,归纳总结2种肿瘤侵犯骨髓的细胞形态特点。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儿,经病理组织或淋巴结活检确诊为神经母细胞横纹肉瘤的骨髓标本共908份,其中肿瘤骨髓转移检出231份,对其骨髓涂片进行观察,根据其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结果2种肿瘤骨髓转移共检出231份,其中神经母细胞瘤检出217份,侵犯率34.23%;横纹肉瘤检出14例,侵犯率5.11%。神经母细胞细胞呈假菊花团状或砌墙样排列、多数中心包裹着神经纤维丝,根据细胞大小可分成大细胞型和小细胞型。横纹肉瘤细胞以中等大小为主,细胞核可有空泡,可见双核、三核及多核;细胞质呈薄纱状、边缘可见串珠样空泡。依据两者的细胞形态特点可与急性白血病相鉴别。结论2种儿童恶性实体瘤中神经母细胞瘤骨髓侵犯率高,横纹肉瘤骨髓侵犯率较低。横纹肉瘤根据瘤细胞是否融合可初步区分胚胎型和腺泡型。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横纹肌肉瘤 骨髓转移 骨髓细胞学检查
  • 简介:1例82岁女性患者因右上腹痛自服安乃近0.5g,约30min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伴乏力、尿量减少,尿呈红葡萄酒色.次日实验室检查示血清CK4672U/L,CK-MB107U/L,Scr232μmol/L,ALT297U/L,AST432U/L,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2.1μg/L,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10779ng/L.予适当补液、保肝等对症治疗,2d后患者肌痛症状明显减轻,尿量尿色恢复正常,CK578U/L,CK-MB16U/L,Scr87μmol/L,ALT99U/L,AST59U/L,cTnⅠ0.157μg/L,NT-proBNP1975ng/L.

  • 标签: 安乃近 横纹肌溶解
  • 简介:摘要腹腔内横纹肉瘤临床少见,该病无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难度大,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2例腹腔内横纹肉瘤患者,分别为5岁男性患儿与80岁男性患者,入院后均采取手术治疗,结合术后不同方案的化疗。目前2例患者恢复良好,随访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横纹瘤是罕见的来源于横纹的良性肿瘤,按其发生部位分为心脏横纹瘤与心外横纹瘤。心外横纹瘤90%发生在头颈部。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心外横纹瘤分为成人型横纹瘤、胎儿型横纹瘤与生殖器型横纹瘤。头颈部心外横纹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包块呈单发或多发,病程可达数年。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横纹瘤的主要方法,胞浆中的横纹结构与肌源性蛋白的特殊染色是诊断横纹瘤的主要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颈部心外横纹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横纹肌瘤 横纹 免疫组织化学 头颈外科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21岁。因左鼻腔反复鼻塞、流脓涕、涕中带血2周余于2011年12月5日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左侧中鼻甲明显肿大,表面黏膜呈暗红色、光滑,触之不易出血,对麻黄碱无收缩反应;中鼻道无法显露;下鼻道见少量脓性分泌物;鼻咽部未见新生物。

  • 标签: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 泡性中鼻甲 鼻窦占位性病变 中鼻甲黏膜 增强CT扫描 浅表淋巴结
  • 简介:患者女,36岁,因右眼球突出半月、疼痛、视物不清3天,于1996年7月21日入院.既往体健.眼部检查:视力,右0.1,左1.0;右上睑红肿,皮肤张力大;右眼球突出、向颞下方移位,眼球向内、向上运动受限;右眼球突出度为20(?)12mm;右眼鼻侧眶上缘可触及3cm×2.5cm肿物,活动度小,有压痛;右球结膜充血水肿,突出于睑缘外;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未见异常.实验检查:WBC8.8×10~9/L,N0.85、L0.15.ESR45mm/h.眼眶X线片未见骨质破坏,肿物针吸术涂片检查,找到恶性肿瘤细胞.于1996年8月5日行右眼眶内容物剜出术,术中见筛骨破坏,筛窦内充满牙膏样物,同时行筛窦根治术.肿物病理检查:大小3cm×3cm×2.5cm,无明显包膜,切面呈鱼肉样,中心部少量腐烂;镜下见大量弥漫分布的瘤细胞,形态各异,呈圆形、梭形、带状

  • 标签: 眼眶横纹肌肉瘤 手术 肿瘤 放疗 化疗 成人
  • 简介:横纹溶解症(Rhabdomyolysis,RL)是由于骨骼肌组织急性损伤,改变了肌纤维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酶与电解质等向血液中释放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痛、肌无力、黑色尿、肌肉触痛和肿胀,并可出现皮肤压迫性坏死。致病原因有肌肉创伤(如剧烈运动、挤压伤、劳损或癫痫发作)、血流灌注不足、中暑、电解质紊乱、遗传酶缺乏、感染、摄入药物(毒素)以及可致体能失衡的各种严重疾病。

  • 标签: 药物 横纹肌溶解症 RL 骨骼肌组织 不良反应
  • 简介:横纹肉瘤原发于小儿泌尿生殖系,属高度恶性。我院于1995年1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儿,女,2岁。因会阴部肿物40天余,突然增大伴排尿困难2天被以”1.会阴部肿物性质待检。2.急性尿潴留”收入院。入院体查:消瘦,神

  • 标签: 肌肉瘤 胚胎性 宁夏银川市 泌尿生殖系 横纹 水利水电工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钾导致横纹溶解症的临床病例极为少见,通过各种观察及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低钾血症 横纹肌溶解症
  • 简介:2010年7月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陆续收治因食用小龙虾而导致横纹溶解的病人,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特征与国外报道的哈夫病高度相似。本文对各国及地区曾发生过的类似食源性疾病进行综述。

  • 标签: 小龙虾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哈夫病 食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含组织细胞横纹细胞性肿瘤(histiocyte-rich rhabdomyoblastic tumor,HRRMT)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20—2021年福建省立医院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共2例HRRMT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其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大体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实性结节,质软。镜下均见肿瘤具有含淋巴细胞聚集的纤维性假包膜,局部侵犯周围骨骼肌组织,肿瘤细胞呈梭形至上皮样,伴大量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未见坏死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上,肿瘤细胞表达结蛋白,至少表达1个骨骼肌标记(Myogenin或MyoD1),h-caldesmon、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阴性,Ki-67阳性指数<5%。二代测序检测发现,其中1例具有KRAS(G12D)突变及MSH3(Q470*)突变。结论HRRMT是新近描述的一种恶性潜能不确定的骨骼肌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暂未发现特异性分子遗传学改变。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遗传学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S)伴梭形细胞横纹肉瘤分化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80岁男性,考虑胰腺原发性去分化脂肪肉瘤,瘤体以梭形细胞横纹肉瘤分化为主,脂肪肉瘤分化不足5%。组织学形态显示肿瘤主要由两种不同分化成分和形态结构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MDM2阳性(脂肪肉瘤区)、p16阳性(肿瘤细胞)、CDK4阳性(肿瘤细胞)、S-100蛋白阳性(脂肪肉瘤区)、Myogenin阳性(横纹肉瘤区)、MyoD1阳性(横纹肉瘤区)、结蛋白阳性(横纹肉瘤区)、CD99阳性(横纹肉瘤区)、Ki-67阳性指数约为25%(脂肪肉瘤区)和50%(横纹肉瘤区),CD117、DOG1、CD34、h-caldesmon、平滑肌肌动蛋白均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显示MDM2基因扩增。诊断此类去分化脂肪肉瘤需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综合判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横纹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富含组织细胞横纹细胞肿瘤(HRRMT)及1例炎症性横纹细胞肿瘤(IRMT)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肿块均境界清楚,2例实性,1例囊实性。镜下见纤维性假包膜,肿瘤细胞梭形、上皮样、横纹细胞样,伴大量炎症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显示程度不等的多形性,但核分裂象罕见,未见肿瘤性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结蛋白(3/3);程度不等地表达骨骼肌标志物(Myogenin或MyoD1),其中1例约20%肿瘤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D5F3);Ki-67阳性指数5%~10%。结论IRMT是新近描述的中间型/交界性横纹肿瘤,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认识这一新类型的肿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肉瘤(spindle cell/sclerosing rhabdomyosarcoma, S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MyoD1表达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至2019年20例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SRMS病例资料和切片。对肿瘤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对12例进行MYOD1基因Sanger法测序分析。结果20例包括儿童12例和成人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8个月至85岁,平均22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发生于头颈部7例,腹盆腔7例(腹腔4例、盆腔2例、左侧胸腹腔1例),上肢5例(左肩部2例、右腋下1例、右肱骨1例、左前臂1例),背部1例。肿瘤直径2.5~20.0 cm,平均6.2 cm。病理组织学观察,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束状排列,其中7例至少部分区域呈鱼骨样或人字形的束状排列,似成人型纤维肉瘤;4例可见不同程度明显的间质硬化,2例局部可见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结构,4例出现疏松黏液样区域,9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灶。有3例在梭形细胞之间有少量的梭形或多角形的横纹细胞。在该组病例中,16例为纯梭形细胞,2例为纯硬化性,2例为梭形细胞/硬化性混合性横纹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梭形细胞均为结蛋白阳性,以及Myogenin和/或MyoD1不同程度阳性;而其他标志物,如广谱细胞角蛋白、间变性淋巴瘤激酶1、CD34、上皮细胞膜抗原、HMB45、H-cald、平滑肌肌动蛋白和S-100蛋白均阴性。12例测序病例中,有4例(4/12)检测到MYOD1基因p.L122R位点突变。有效随访12例,时间1~51个月,3例因多发转移死亡,3例复发,2例带瘤生存。结论SRMS是少见类型的横纹肉瘤,好发于头颈部,多见于儿童,成人较少见。有MYOD1基因突变的SRMS通常有弥漫的MyoD1核阳性,与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肌D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1例66岁女性患者因不安腿综合征口服加巴喷丁0.3 g、1次/d。用药3 d后出现四肢肌肉酸痛、双下肢无力和浓茶色尿等。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05 U/L,肌红蛋白2 855.0 μg/L,肌酸激酶(CK)3 009 U/L,CK-MB 61 U/L,血清肌酐(Scr)542 μmol/L,尿蛋白(+++),尿潜血(+);下肢肌力1级,考虑为加巴喷丁导致的横纹溶解症。停用该药,给予补液、碱化尿液和利尿等对症治疗。5 d后,患者浓茶色尿消失,肌肉酸痛症状消失,双下肢无力症状好转,下肢肌力3级。实验室检查示ALT 35 U/L,AST 55 U/L,肌红蛋白929.0 μg/L,CK 325 U/L,Scr 557 μmol/L,尿蛋白(+),尿潜血(-)。1个月后复诊,患者未再出现肌痛及下肢无力症状,实验室检查示ALT 30 U/L,AST 38 U/L,肌红蛋白135.0 μg/L,CK 187 U/L。

  • 标签: 横纹肌溶解 加巴喷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