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40岁,有重体力劳动史,以"左上肿痛4天"于2009年4月16日入院。患者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肿痛,疼痛为胀痛,与体位无关,因疼痛致上肢不能活动。无昏迷、惊厥、抽搐;无持续高热、寒战、口干;有盗汗,无低热、午后潮热;无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无窦道、流脓;无任何部位骨折。出现上述症状后,在当地医疗单位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云南白药,外用红花油,无明显好转,遂我院

  • 标签: 左上肢 静脉血栓 阿莫西林胶囊 2009年 持续性高热 午后潮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刺激咳嗽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刺激咳嗽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静滴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比较症状消失时间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喘息、咯痰、咳嗽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刺激咳嗽大多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临床上应给予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可以使症状尽快得到缓解,疗效显著,安全高。

  • 标签: 小儿刺激性咳嗽 消积止咳口服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毛丹灌肠液的安全。方法通过动物实验,检测并观察复方毛丹灌肠液对实验动物的一般状态、行为、粘膜组织的影响。结果复方毛丹灌肠液对动物无急性毒性,对肠粘膜无刺激作用。结论复方毛丹灌肠液治疗盆腔炎安全可靠。

  • 标签: 复方毛丹灌肠液 急性毒性实验 刺激性实验
  • 简介:目的:对银杏内酯注射液血管刺激进行研究。方法:考查不同固定剂、不同浓度供试液、不同稀释剂对银杏内酯注射液血管刺激作用的影响;考察停止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14d后血管刺激恢复情况。结果:FAA固定液对血管刺激的判断有一定影响;使用10%福尔马林溶液或10%福尔马林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固定剂较好;银杏内酯注射液稀释成1.0mg·mL-1浓度对兔血管有刺激作用,0.5、0.2mg·mL-1浓度对血管未见刺激作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两种稀释剂配制药物对血管刺激无影响;停药14d后血管刺激作用能部分恢复。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现行标准中的“刺激试验”检查应当修改。

  • 标签: 银杏内酯注射液 血管刺激 标本固定剂 供试浓度 稀释剂 恢复期
  • 简介:本文研究了特脱定局部注射用药对家兔肌肉刺激作用,观察毒性反应。结果表明:特脱定稀醋酸组(0.56μg/kg),0.02%稀醋酸(赋形剂)组和青霉素钾盐阳性对照组(15.4万μ/kg)对象兔均有明显的刺激反应,而特脱定生理盐水组(0.56μg/kg)对家兔肌肉未见有刺激反应。结合实验分析表明,刺激成分为0.02%稀醋酸,而受试浓度的特脱定本身对家兔肌肉没有刺激反应。

  • 标签: 特脱定 肌肉刺激 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注射用盐酸丁卡因的安全。方法将注射用丁卡因配成适当浓度,观察豚鼠注射后有无过敏反应;对家兔肌肉有无刺激;体外溶血试验中是否具有溶血和血球凝聚作用。结果注射用丁卡因对红血球无溶血和凝聚作用,家兔肌肉无刺激,豚鼠肌肉注射后也无过敏反应。结论注射用盐酸丁卡因具有较好的安全

  • 标签: 注射用盐酸丁卡因 刺激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的眼刺激。方法试验前眼睛经检查合格的4只新西兰白兔用于试验。采用自身对照,左眼给予供试品,右眼给予等量的空白。每天给药2次,上下午各1次,连续给药14天,0.1ml/次/眼,供试品原液给药,浓度为1mg/ml。每天给药前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h、2h、4h、24h、48h、72h对眼部进行检查,采用双盲法用裂隙灯观察兔眼刺激情况并评分,试验结束,取眼球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连续14天给药,药物对正常兔眼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对兔眼无刺激

  • 标签: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眼球 刺激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轴向屈曲旋转撕脱离断伤的形成以及侧胸和背部组织在功能挽救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3年9月共收治6例上肢轴向屈曲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所有病例行一期再植或寄养再植.术后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100°位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后去除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6例患者再植均顺利成活,随访3个月~2年,术后肩关节外展50°~90°,前屈50°~70°,后伸20°~30°,内收20°~40°;肘关节屈曲100°~140°,伸-20°~0°;重建术后3个月时屈肌力达Ⅳ~Ⅴ级.结论充分利用侧胸和背部组织特点进行分期、分层手术,解决创面覆盖和功能重建互相干扰的矛盾,是挽救严重轴向屈曲旋转撕脱离断伤上肢,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可靠方法.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断肢再植 外科皮瓣 上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下肢输注刺激药品患者静脉炎、静脉栓塞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在输注刺激药品相同、药品总量和滴速等相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机选择100例患者,其中50例为上肢静脉输注地塞米松,50例为下肢静脉输入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静脉栓塞的发病情况。结果上肢静脉输注刺激药品患者静脉炎静脉栓塞的发病率为8%,而下肢静脉输注发病率达到30%。下肢静脉炎静脉栓塞的严重程度发生静脉炎静脉栓塞30例,其中有2例为静脉栓塞。而上肢静脉炎的严重程度都为轻度,无静脉栓塞。其中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也存在差异,20~40岁静脉炎静脉栓塞的发病率为35.71%,40~60岁为19.3%,60~80岁最低为10.34%。结论静脉炎静脉栓塞发生率与年龄成反比;下肢静脉输注刺激药品患者静脉炎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比上肢静脉输注高,而且下肢静脉炎的严重程度比上肢静脉炎严重。因此在为患者输注刺激药品时应选择上肢输注。

  • 标签: 上下肢 输注 刺激性药品 静脉炎 静脉栓塞
  • 简介:旨在评价利福昔明子宫注入剂的黏膜刺激。子官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选8只家兔,随机分供试药物(利福昔明子宫注入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4只,子宫灌注2ml,ld1次,连续3d。观察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剖检阴道和子宫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眼刺激试验选4只家兔,自身对照法,左眼给予供试药物,右眼给予生理盐水,每只眼睛滴入0.1ml,ld1次,连续3d。于每次给药前后及停药后1h、2h、4h、24h、48h和72h检查眼睛并评分。子宫和阴道黏膜刺激结果:各动物精神状态、饮食、排便等均未见异常;阴道口未见充血、红肿及异常分泌物;剖检子宫和阴道黏膜未见充血、出血点、肿胀和异常分泌物,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病理变化,刺激反应评分为0。眼刺激试验结果:各时间点观察眼球、眼睑、角膜、结膜和虹膜正常,未见异常分泌物、损伤、充血、水肿等,刺激反应评分为0。结果表明该制剂对子宫和阴道黏膜、眼睛均无刺激,安全高。

  • 标签: 利福昔明子宫注入剂 局部刺激性 子宫和阴道 眼睛
  • 简介:将不同剂量氯倍霜一次或多次涂于受试动物脱毛区,与空白基质对照,观察急性毒性、皮肤刺激反应。结果发现,本品大小剂量均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对完整皮肤无刺激(平均反应分值小于0.5),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1h和24h后平均反应分值均高于0.5,但低于2.99),但给药后72h,这种刺激消失。

  • 标签: 氯倍霜 动物实验 安全性
  • 简介:随着中药材开发利用的速度加快,中药、中成药的研究更加深入,各类中药的外用愈来愈多的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更大贡献。中药类外用药作局部皮肤刺激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局部敷药对皮肤表面的刺激,了解人体对药物的吸收效果和对人体的作用,掌握该类药临床应用的安全,从而达到该类药品对人体无毒性、无刺激、无过敏的效果。

  • 标签: 中药类外用药 皮肤刺激性实验 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药理学
  • 简介:摘要大动脉炎为全层动脉炎,主要累及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好发于青年女性,部分患者呈隐匿性起病,直至血管狭窄、闭塞才出现症状,这时损伤往往已不可逆。大动脉炎患者皮肤受累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以四肢破溃起病的青年女性患者,经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为坏疽脓皮病,在随诊过程中出现头晕、左上乏力,检查提示全身多发大动脉闭塞、狭窄,同时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增厚,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进而诊断为大动脉炎并发坏疽脓皮病,大动脉炎心脏受累可能。希望通过本例加深临床医师对大动脉炎并发坏疽脓皮病和大动脉炎心脏受累的认识。

  • 标签: 大动脉炎 坏疽性脓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钱子巴布剂对皮肤的刺激和过敏。方法对新西兰白兔和豚鼠进行皮肤给药,以新西兰白兔为模型研究马钱子巴布剂对皮肤的刺激,以豚鼠为模型研究马钱子巴布剂的过敏。结果马钱子巴布剂应用,新西兰白兔的皮肤无任何刺激反应,豚鼠的皮肤也无过敏反应。结论马钱子巴布剂的的皮肤刺激和过敏实验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外用型新型剂。

  • 标签: 马钱子巴布剂 皮肤刺激性 过敏性
  • 简介:建立人皮肤模型检测杀菌类农药的腐蚀/刺激,探讨体外皮肤模型替代农药的动物皮肤安全评价实验的可行和影响因素。使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与鼠尾胶原混合培养模拟真皮层,在真皮层上接种人角化细胞,经气液培养形成表皮层。通过细胞活性和细胞因子测定鉴别化合物的腐蚀/刺激,并比较体外皮肤模型和动物测试结果的一致。结果表明,皮肤模型对十种农药的腐蚀测试中,与动物安全评价测试结果完全一致。在刺激试验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a(IL-1a)作为检测终点提高了体外皮肤模型的灵敏和准确,人皮肤模型和动物测试结果的一致达到80%。研究表明,构建的人皮肤模型在对杀菌类农药腐蚀/刺激测试中初步表现出较好的性能,作为动物替代方法进行农药品安全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人皮肤模型 腐蚀性 刺激性 杀菌类农药 IL-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