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闽南方言中特有的时间从构词理据和文化特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力求说明闽南方言时间的特点。闽南方言时间在构词理据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包括名量结构及形量结构的偏正式复合构词,偏义复词构词,同义连用构词,缩略方式构词,词素组合逆序构词和特有构词成分等。在文化特征方面,它显现出闽南方言中留存的古语积淀,体现了闽南地区与外国的频繁交流,也展示出闽南地区的日常生活习俗。

  • 标签: 闽南方言 时间词语 构词理据 文化特征
  • 简介:时间是否能充当存现句的主语,学界观点不一。因时间和处所词语具有等同的功能,且从汉语存现句的定义与特征来看,认同此观点具有合理性。本文在扩展了汉语存现句的研究范围条件下,对存现句主语为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究其相应的翻译问题。

  • 标签: 时间词语 汉语存现句 宾语 英译
  • 简介:由于分配性全称量化词“每”是通过逐指个体关涉全体的,因此当“每”修饰时间作叙述性语句的句首状语时,必须得到表示相对恒常状态的复数性事件的允准。句子层面的允准有两种情况:显性标记允准和隐性方式允准。如果句子未能或无法满足允准的要求,就必须结合上下文从语篇中寻求解释,量化问题由此就成了语篇现象,可围绕量化时间的辖域进行章法分析。研究显示,探讨句首时间的加“每”量化运作,有助于加深对句法和语篇之间界面关系的认识。

  • 标签: “每” 量化 允准 句子 语篇
  • 简介:从吕叔湘先生提出"时点""时段"的概念开始,语言学界对汉语的时间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从现代汉语的时间研究延伸到古汉语的时间研究。本文从研究语料的时间顺序角度出发,分为文言和白话两部分,对现代汉语时间研究及古汉语时间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和述评。

  • 标签: 时间词 研究综述 白话 文言
  • 简介:上古“年”类时间比较丰富,共有“年、岁、祀、载、稔、兹、秋”7个。它们在词义特点上存在细微差别,比如“年”表示阴历年,“岁”表示阳历年。从认知方式看,这7个词的词义都来自转喻,是通过农作物的收成、草木生长或者商王的祭祀来认知“一年时间”。从词汇的演变看,商代“年”类时间只有3个,周代增加到7个,汉代又减少到5个。商代“祀”是主导词。从周代开始,“年”成为主导词,它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其他词。

  • 标签: “年”类时间词 上古汉语 词义特点 词汇演变
  • 简介:"分分钟"是一个来源于我国南方方言的时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借由粤语的流行、网络传播等途径扩展至全国,呈现出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分分钟"不同于普通的时间名词,不是对时间的客观描述。它的语义内涵丰富,由基本"短时义"引申出多种用法,表达了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态度,具有情态意义。"分分钟"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 标签: 分分钟 时间名词 语义引申 情态意义
  • 简介:摘要现代汉语时间的表达不能象形态发达的语言那样靠形态的变化来完成,这就注定了汉语时间时间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语义的角度对现代汉语时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 标签: 现代汉语 时间词 语义
  • 简介:运用个案跟踪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两名说汉语儿童从2岁到5岁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发现,在习得时间的过程中,儿童首先习得"先—然后",再习得"以前—以后"。在这两组时间中,儿童先习得用来描述事件发生次序的词,后习得描述事物发生的某一不确定时间阶段的词。笔者认为儿童对时序长短的认知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说汉语儿童 时间词 个案研究
  • 简介:本文通过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来揭示四时的形成发展及其相关文化事象的内涵,从而反映出汉民族对于四时的认识和把握。

  • 标签: “春夏秋冬” 时间词 文化意蕴
  • 简介:甲骨卜辞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语文献材料,这些材料保留了大量的时间,这些词从字形、词义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认识水平,反映出原始思维的一些特征:形象性、经验性、模糊性和民族差异性.

  • 标签: 甲骨文 时间词 原始思维
  • 简介:“X”为时间副词性质的“近来”类双音时间出现年代和演化路径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之间在词汇化和功能演化过程中呈系统性关联。根据产生的机制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原生性的和衍生性的。前者为A群,有“近来”、“本来”和“向来”;后者为B群,有“素来”和“元来/原来”。可以假设它们之间有类推关系。其证据有时间上衔接、功能上互补、语义上包蕴以及认知上的压制准入,从而为两类群之间的诸多不一致找到合理的解释。

  • 标签: 词汇化 时间词 类推 衍生 包蕴关系
  • 简介:浅谈日语中的几个时间词语大连理工大学马建新众所周知,日语中有「朝」、「夜」等表示时间词语,这些词虽然很常见,但它们所指的时间却需要初学者加以注意。为此,笔者,总结归纳了几个时间词语,作以简要分析,以飨读者。1、/黎明、拂晓。这两个词都是指天刚蒙...

  • 标签: 日语 间性 学习到深夜 词语 夜中 大连理工大学
  • 简介:通过2个实验.考察时间空间隐喻在汉语动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实验1表明,在动词隐含延续时间判断任务中,当动词隐含延续时间的长度(“长-短”)与字词呈现的空间长度(“宽-窄”)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慢.表明语义加工受到了干扰;实验2采取词性判断任务,发现隐含延续时间长的动词的加工时间更长,动词隐含延续时间的长度与字词呈现的空间长度不一致时,被试的加工变慢。整个研究表明,动词的隐含延续时间基于被试的知识经验和水平空间长度来表征.支持弱势的隐喻表征观。

  • 标签: 动词 隐含延续时间 时间空间隐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数学家计算出,从产生语言那时起,人类总共说了百万万亿句话,用数学表示为:10000000000000000000=1019人类的语言在继续地说下去,人类还在不断地构思出新的词语。但是,要想真正学好、用好语言,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非要下苦功不可。同学们,你愿意建立一个词语本吗?记录、摘抄佳词佳句,把描写人物的、介绍天气的等等分成类别。坚持下来,定有好处,你试试看。

  • 标签: 词语 语言 创造性思维 人类 数学表示 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