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颈椎脊索患者复发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4年11月至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48例颈椎脊索患者资料,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8.5±15.4)岁(范围5~70岁)。统计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术前病程、病灶位置、累及节段、术前Frankel分级、组织学诊断方法、围手术期辅助放疗、手术切除方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信息。术后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规律随访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存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颈椎脊索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计算Harrell’s concordance指数(c-index)评估模型区分能力。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6±51.1)个月(范围14~228个月)。至末次随访,48例中35例复发,1年复发生存率为70.8%,3年复发生存率42.1%,5年复发生存率为30.9%。单因素分析结果示组织学诊断方法(P=0.016)、围手术期辅助放疗(P=0.027)和手术切除方式(P<0.001)是颈椎脊索术后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方式(包膜外游离后经切除或经分块切除)[HR=0.209,95%CI(0.076,0.575)]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基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位置、累及节段、组织学诊断方法、围手术期辅助放疗和手术切除方式等因素建立预测患者术后1年、3年及5年复发生存率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760。结论穿刺活检、包膜外游离后经切除术和接受辅助放疗可提高颈椎脊索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患者术后1、3、5年复发生存率,为颈椎脊索患者预后预测提供帮助。

  • 标签: 颈椎 脊索瘤 复发 存活率 列线图
  • 简介:我们每个人都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体。得了癌症,当然也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还有心理上的痛苦,比如恐瞑,觉得癌症就等于死亡。曾有患者说:“自从得了癌症,我晚上都不敢睡,总怕睡着了就再也醒不了。”有的患者知道自己得癌后感到愤怒和委屈,说“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为什么让我得癌症啊?”恐瞑、委屈、愤怒、抑郁等负性情绪不断折磨着患者的内心,让原本的病痛雪上加霜。另外,很多患者因为生病,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不能工作,不能照顾孩子,不能做家务,很多以前自己很擅长的事情现在都做不了,感到非常沮丧。

  • 标签: 心理 带瘤生存 负性情绪 癌症 患者 做家务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分析影响非典型脑膜(AM)患者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因素。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AM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0月31日。将符合标准的文献纳入研究,提取的分析指标包括:年龄、性别、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肿瘤位置和直径、肿瘤是否侵袭颅骨和脑组织、肿瘤切除程度、肿瘤细胞增殖情况及术后是否放疗。采用纽斯卡尔-渥太华文献质量评分量表(NO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利用Stata 14.0统计软件分析影响AM患者PFS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总计2 613例患者,纳入文献的NOS评分为6~8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KPS(HR=0.48,95%CI:0.38~0.60,P<0.001)、肿瘤侵袭脑组织(HR=1.56,95%CI:1.23~1.98,P<0.001)及术后放疗(HR=0.58,95%CI:0.46~0.73,P<0.001)是影响AM患者PFS的因素。结论影响AM患者PFS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低KPS和肿瘤侵袭脑组织的患者复发风险较高,放疗有助于延长患者术后的PFS;其他因素尚待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脑膜瘤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非典型性 无进展生存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技术目的1、是防止癌细胞沿血道,淋巴扩散。2、是防止癌细胞的创面种植。技术方法1、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注意手术切口的保护。2、手术器械分两套使用。3、正确处理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4、选择合适的冲洗液。

  • 标签: 无瘤技术 手术室护士 创面保护 无瘤后盼预
  • 简介:目的探讨非典型脑膜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31例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非典型脑膜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对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肿瘤切除程度,手术后放疗等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男15例,女16例,平均存活时间为123个月,3年生存率为89%,5年生存率84%,8年生存率为72%。29例大体全切的患者中平均复发时间为个71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52个月,3年复发率30%,5年复发率为51%,8年复发率为62%。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切除程度(P=0.03)对非典型脑膜生存时间有影响,手术次数(P:0.01)和手术切除程度(P=0.001)对复发时间有影响。Cox多因素预后分析发手术切除程度(P=0.006)对生存时间有影响,肿瘤位置、手术次数、手术切除程度、术前KPS分级影响复发时间。结论手术全切是延长非典型脑膜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非典型脑膜瘤 生存分析 手术切除 放疗
  • 简介:摘要神经母细胞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局部残留病灶放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维甲酸巩固治疗、免疫治疗等,对于低危患儿需行手术治疗,在特定病例中,可随访观察;对于中危患儿,需行手术及化疗,且残留病灶可能对患儿的预后无影响,不宜使用激进的手术方式;而对于高危患儿,需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体切除范围对生存率的影响难以定论,但主流观点认为体切除范围>90%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切除范围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和预防乳腺癌根治术中癌细胞脱落、种植而致术后病变复发;方法通过对100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从术前访视、物品准备,术中保护切口、清除病灶等护理实施及物品预处理等多个环节进行研究;结果经整理资料,总结出一套手术室对术中护理技术实施的规律性,且形成护理常规,造福病人;结论手术医护人员实施护理对患者有益无害,发挥人道主义及减少癌肿复发有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 术中 无瘤护理
  • 简介:目前,根治性手术仍为胃癌唯一可治愈手段。原则是肿瘤根治术的基本原则。根治术中严格贯彻原则对减少术中医源性扩散及术后肿瘤复发、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操作技术是实施原则的可靠保证。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程度的加深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操作技术的相关观点和具体实施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广义的操作技术尚包含有彻底根治术的思想,如以往对胃癌多脏器侵犯、肝转移、腹膜种植的手术

  • 标签: 根治术 无瘤操作 无瘤技术 具体实施方法 肿瘤生物学 远期疗效
  •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干胶质手术难度大,化疗疗效不理想。本文探讨脑干胶质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50例脑干胶质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大部分为弥散型脑干胶质,诊断方法基于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为主;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放射治疗,部分进行了辅助化疗。病变的影像学分型和表现,治疗前中后的影像学演变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放疗是脑干胶质的重要治疗手段,影像学分型关系到预后的好坏,尤其是核磁T1加权增强后病灶强化的表现及演变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步放化疗的优越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脑干胶质瘤 放射治疗 预后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远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3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病理类型、转移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是否颅外转移,对治疗前卡氏性能量表(KPS)和概率风险评估(PRA)进行评分,同时记录原发灶与脑转移诊断时间间隔等资料。采用log-rank方法进行远期生存的单因素分析,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远期生存分析。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12个月累计生存率为66.67%,24个月累计生存率为26.52%,36个月累计生存率为9.85%,48月累计生存率为1.52%。Log-rank统计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转移部位、转移数目、是否颅外转移以及治疗前KPS和RPA评分等对伽玛刀术后远期生存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显示,颅外转移和治疗前RPA评分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注重颅外肿瘤的控制,配合有效的伽玛刀治疗是改善肺癌脑转移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脑转移瘤 肺癌 伽玛刀 随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腹腔镜器械的管理。肿瘤的复发与首次手术的彻底性及技术操作有关,其中腹腔镜器械的“”管理是防止恶性肿瘤发生医源性种植的重要管理措施。我院按照技术的原则,规范的对器械护士进行腹腔镜器械使用、管理、及保养的培训,严格区分使用腹腔镜器械以及术后器械的处理。通过随访手术患者术后1年,无一例出现医源性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器械 &ldquo 无瘤&rdquo 管理 医源性种植
  • 简介:摘要技术能有效减少根治性手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内容之一,其重要性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从无技术操作的各个环节,对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手术室护士应树立正确的观念,规范地应用技术,定期进行技术操作的培训,改进、完善技术操作,从而减少恶性肿瘤的医源性种植和转移。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无瘤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的效果,将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为后续工作中提供诊断依据。方法介绍技术的操作及配合要点。结果手术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避免肿瘤医源性传播。结论恶性肿瘤过程中,手术室护士既是执行者,又是督促及管理者,手术室应用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和遏制手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术后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以及提高医疗质量以及促进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无瘤技术 恶性肿瘤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技术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就本组236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用技术做详细讲解。结果无技术能预防癌细胞的脱落、种植和播散。结论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限,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瘤技术 肿瘤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介绍操作技术及配合要点。结果手术中严格遵守操作技术,避免肿瘤细胞医源性转移。结论恶性肿瘤手术中必须遵守操作技术原则,提高恶性肿瘤根治率。

  • 标签: 手术室 恶性肿瘤 无瘤操作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甲状腺淋巴(PTL)的临床特征及其两种主要病理亚型之间临床表现和生存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确诊的52例PTL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主要病理亚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DLBCL)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MALT)]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情况。结果52例PTL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40例;年龄34~83岁,中位年龄65岁。患者就诊时均表现为颈前肿物。MALT 12例(23.1%),DLBCL 37例(71.2%)(其中双/三表达淋巴5例),B细胞淋巴(不能分类)2例(3.8%),滤泡淋巴(FL)1例(1.9%)。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MALT和DLBCL患者比例比较[66.7%(8/12)比94.6%(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MALT与DLBCL患者3年OS率分别为90.9%、73.9%,两组患者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24)。结论PTL病理亚型与患者预后相关。

  • 标签: 淋巴瘤 甲状腺肿瘤 预后 临床特征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釉细胞(AM)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AM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AM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不同分组之间的年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肿瘤位置,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ROC分析获得年龄的最佳截断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析术后复发生存周期。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对330例AM患者的研究中,男性患者207例(62.73%),女性123例(37.27%),年龄(33.44±15.41)岁。肿瘤多位于下颌骨(91.21%),共125例患者出现了复发,总体复发率为37.88%。病理类型以经典型成釉细胞为主(242/330,73.3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保守性手术(包括刮治术和摘除术)(P<0.01)及病理类型为经典型成釉细胞(P<0.01)是AM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非经典型AM与经典型AM之间复发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根治性手术与保守性手术之间复发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方式为影响术后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风险比(HR)=0.287,95%可信区间(CI):0.177~1.467];经典型AM也是影响术后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HR=2.792,95%CI:1.759~1.432)。125例复发患者平均复发周期为2.64年。非经典型AM术后复发周期长于经典型AM(P<0.05)。下颌AM复发周期长于上颌AM(P<0.05)。在复发患者中,共9例(9/125,7.2%)出现恶变,2例患者出现转移。结论成釉细胞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保守性手术及经典型AM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相较于根治性手术及非经典型AM,其复发生存时间较短。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复发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技术是指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为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脱落、种植和播散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术后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腹腔镜无瘤技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技术操作中器械护士进行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150例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5例患者。实验组在技术操作中器械护士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在技术操作中并未进行护理配合,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关资料,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手术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满意度72例(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例(66.67%),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73例(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4例(72.0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而言,器械护士在技术的操作中行护理配合措施,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手术效果。

  • 标签: 无瘤技术操作 器械护士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