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结肠对外伤性结肠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外伤性结肠损伤患者平分为2组,各为3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结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结肠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一期愈合率分别为93.33%、76.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改良结肠应用于外伤性结肠损伤治疗,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结肠损伤 改良型结肠造瘘术 并发症
  • 简介:近端结肠或损伤肠管外置是结直肠疾病手术治疗的常用式或辅助式之一.患者常需在术后3~6个月行肠还纳.由于大肠的高污染性,使还纳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吻合口、局部感染等并发症.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对10例患者采用腹膜外还纳,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结肠造瘘 腹膜外法 还纳术 辅助术式 结直肠疾病 2009年
  • 简介:摘要结肠(俗称人工肛门)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也是治疗一些低位直肠癌、直肠肛管癌、局部晚期癌等必要的外科手段1。术后有效的口护理及指导能明显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本人通过对28例结肠口病人临床护理工作的小结,与大家一起探讨经验。

  • 标签: 结肠造瘘口 人工肛门袋 护理
  • 简介:摘要结肠是肠道手术中常见手术之一。由于该手术会造成患者生理及外观的异常,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患者生活与社交,患者不易接受该式,且普遍存在负性情绪,我们通过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加强对口的护理、指导患者口自我护理方法,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良好、生活自理,能很好的融入家庭及社会。

  • 标签: 结肠造瘘口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术后早期护理方法。方法纳入我科行结肠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n=45)给予结肠术后常规护理方法,整体护理组(n=45)给予全面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结肠术后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多,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结肠造瘘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口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008年至2012年我院服务的65例结肠患者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各种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结肠口护理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结肠造口 观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口术后再修复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技巧。方法对1994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双腔口术后行改良修复的18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平均手术时间1.2小时,并发症发生率16.7%(3/18),无死亡病例。结论结肠双腔口再修复时机应在前次手术4个月后进行,术前充分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再修复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结肠 双腔造口 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0例行永久性结肠的患者在围期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完善的心理干预,使病人能正确对待口带来的生活改变,消除心理障碍,保持情绪稳定,主动学会口的护理方法,提高他们回归术前生活和重归社会活动的信心,从而提高生存质量。讨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患者是积极有效的。

  • 标签: 结肠造瘘术 心理干预
  • 简介: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患者的存活时间的延长,许多上消化道梗阻的患者,需行胃或空肠以便于给予肠内营养。胃或食管切除的患者,行胃困难,仅能行空肠。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共行空肠4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期间行空肠者共49例,剔除肝炎、肝病患者及4周内行放化疗患者。其中行改良式空肠并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共32例作为治疗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2~70岁,平均55.2岁;食管癌术后19例,贲门癌术后8例,胃窦癌术后5例。对照组为17例,行传统空肠,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肠内营养。男11例,女6例;年龄31~70岁,平均59.5岁;食管癌术后8例,贲门癌术后6例,胃窦癌术后3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治疗组:提起上段空肠,在距Treitz韧带下40cm处对系膜处作一肠管浆肌层荷包缝合1针,荷包中央戳孔向远端插入直径约5~7mm的蕈状管30cm,前端5cm内剪2~3个侧孔,结扎荷包,使肠黏膜内翻,并沿近端空肠壁行浆肌层的隧道缝合,包埋管道5~6cm,经腹壁...

  • 标签: 临床价值 式空肠 改良式
  • 简介:摘要: 肠是外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在小儿科主要用于解除肠梗阻,控制肠道炎症,挽救病人生命,为下一步更好的治疗做好准备。由于病儿年龄小、组织娇嫩、不会配合等特点,其肠术后护理工作与成人相比有大不同,护理得当可减少口及口周围皮肤糜烂等并发症。本文对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结肠术后口的护理进行探讨。护理关键在于严密观察患儿腹部体征,口肠管血运,口排出物,做好口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口护理指导。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 肠造瘘 儿童 造瘘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结肠并发症原因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回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78例回结肠术后发生并发症35例(44.8%),其中口坏死10例、口回缩6例、口旁脓肿5例、狭窄5例、接触性过敏性皮炎4例、口周围疝2例、口脱垂1例、内疝1例、出血1例。治疗方法保守治疗23例、二次手术1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并发症由中和术后处理不当引起。

  • 标签: 回结肠 造瘘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肠是一种外科手术方法,用来改变粪便排出的通道。其目的有二第一可作为一项暂时性的措施,解决当时不宜切除的结肠梗阻、损伤、炎症病变或肿瘤等。待病变切除肠道的连续性恢复,再将口封闭还纳,恢复由肛门的排便,故称为暂时性结肠口。

  • 标签: 盲肠造口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29例老年膀胱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后注意病情观察、精心护理,指导病人及家属术后饮食、自我观察、自我护理。本组患者及家属掌握膀胱术后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瘘管通畅未发生泌尿系感染。

  • 标签: 膀胱造瘘 术后护理 术后指导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频谱照射结肠口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行结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处理后局部碘伏消毒,频谱照射口周围皮肤30分钟后再涂擦氧化锌油粘上人工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后局部碘伏消毒涂擦氧化锌油粘上人工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频谱照射护理结肠口,口的血供,口周围皮肤、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好,且应用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率,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频谱照射 结肠造瘘口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20例结肠患者的舒适护理,包括疼痛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口舒适护理和心理舒适护理。认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满足患者的最基本舒适需求,使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受到尊重,既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和心理压力,又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结肠癌 造瘘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报告1例结肠术后患儿口的护理。护理关键在于严密观察患儿腹部体征,口肠管血运,口排出物,做好口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口护理指导。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 肠造瘘 儿童 造瘘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结肠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采用结肠手术治疗的80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均分别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均<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ESCA量表各维度(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自我护理技能的了解、自我护理责任感以及总得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结肠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结肠造瘘术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自我护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