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大多以植物为主要治疗药物,在癌症的临床诊断上极少应用。但中医在各个阶段、各种角度及局部对癌症的治疗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以全身为整体加以控制,增强人体的抗病功能。目前,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开展抗肿瘤中药的筛选,已经发现了一定种类的抗肿瘤药材,比如从自然界的红豆杉中获得的紫杉醇,从喜树中获得的喜树碱等。文章从两个角度总结了中药及其有效药物在抗肿瘤中的主要功能机制并提出相对的建议。希望全面发现我国中药在防治癌症领域的特殊功能,为其进一步发展带来全新的方向。

  • 标签: 抗肿瘤 中药 药学研究
  • 简介:摘要:为加强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药学部门根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及药品说明书、CSCO及NCCN等相关指南对抗肿瘤药物进行专项点评,能够对临床抗肿瘤用药加以规范,保证抗肿瘤药物的科学使用。本文主要针对抗肿瘤药物处方专项点评经验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合理用药 专项点评 经验分享
  • 简介:摘要:本文以SF公司Z药物的营销现状为研究对象,介绍产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到更适合公司产品发展的营销策略,为医药企业在政策改变下如何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土贝母苷甲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中含量较大,水溶性、稳定性较好的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相关。

  • 标签: 土贝母 土贝母皂苷甲 肿瘤 抗肿瘤药,植物(中药) 作用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冬凌草甲素是冬凌草主要的抗肿瘤有效成分之一,在肝癌、乳腺癌、宫颈癌、胰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诱导肿瘤细胞自噬、降低端粒酶活性、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等,发挥抗肿瘤作用。

  • 标签: 冬凌草素 冬凌草 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自噬 综述
  • 简介:摘要 微小RNA(miRNA)是真核类生物中具有调控功能的一类非编码RNA,其长度约为22~24个核苷酸。大量的研究证实,miRNA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因此研究miRNA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不仅有可能为肿瘤的的早期诊断、预后提供标志物,还有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候选靶分子和新策略[1]。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使用历史悠久,具有作用广泛、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及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近年来采用中药调控miRNA的差异表达来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miRNA 中药 肿瘤
  • 简介:摘要:因恶性肿瘤,即癌症这一重大疾病对人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建的严重威胁,其得到了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防癌治癌也成为了长久以来医学界重要的、热门的课题。现阶段,手术、放化疗和介入在抗肿瘤临床上被应用及推广,起着消灭癌细胞、消除癌组织的治疗作用,但其作用范围较为局限,尤其是放化疗还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相对而言,药用植物,即中药具备广谱抗癌作用、不产生耐药性、增强和保护生命功能、提高自身抗癌抗病能力、毒副作用低等优势。本文就药用植物抗肿瘤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用植物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肺癌患者高凝状态与肺癌疾病本身相辅相成,推动肺癌的转移进展,抗凝治疗在肺癌治疗中有很大益处。肝素及其衍生物一直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肝素抗肿瘤活性的效果也越来越被医疗界所认可。本文就肝素的抗肿瘤机制及其在肺癌中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肝素 抗肿瘤 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及预后因素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157例,均为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发生ADR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抗肿瘤药物ADR发生特点,并提出临床安全用药对应措施。结果 157例患者中,ADR发生率最高年龄段为51-60岁,占比36.9%;涉及药物中细胞毒类药物引发率最高。占比40.85%;ADR累及多器官和系统,其中全身性损伤占比最高,占比31.15%;ADR给予及时干预后,治愈、好转和死亡分别为52例、104例、1例,占比分别为33.12%、66.24%、0.64%。结论 抗肿瘤药物引发ADR几率相对较高,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临床使用时需要加强ADR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ADR程度及影响,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及预后因素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157例,均为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发生ADR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抗肿瘤药物ADR发生特点,并提出临床安全用药对应措施。结果 157例患者中,ADR发生率最高年龄段为51-60岁,占比36.9%;涉及药物中细胞毒类药物引发率最高。占比40.85%;ADR累及多器官和系统,其中全身性损伤占比最高,占比31.15%;ADR给予及时干预后,治愈、好转和死亡分别为52例、104例、1例,占比分别为33.12%、66.24%、0.64%。结论 抗肿瘤药物引发ADR几率相对较高,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临床使用时需要加强ADR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ADR程度及影响,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属于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一种药物,其是一种蛋白稳定剂,常被用于肿瘤患者中,如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部分头颈部肿瘤等中,而且经实践证实,此药物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自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出现以来,其已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热点。但实践表明,虽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但其水溶性相对较差,影响了临床应用效果。故本文主要针对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展综述,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沙利度胺,顺铂,多柔比星,紫杉醇等药物的ADR报告,总结ADR的发生特征。方法:对84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报告中,男33例(39.29%),女51例(60.71%),比例为1∶1.55;年龄11~93岁,多发于41~70岁(80.36%)。引发ADR次数最多的依次为顺铂、紫杉醇、多柔比星,ADR的发生集中在消化、造血系统上,达到了76例(56.29%)。结论:在临床上,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并重视对典型症状的观察,争取提高预防效果,确保病人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水平与临床所用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下,各类肿瘤的治愈几率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与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有关研究显示,许多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其心血管健康状况将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长期发病率与死亡几率受到一定影响,已成为影响肿瘤治疗预后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以上特性,诞生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即肿瘤心脏病学,该学科的主要目的如下:医护人员在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保障并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 标签: 肿瘤心脏病学 抗肿瘤药物 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主动监测靶向抗肿瘤药物药品应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期提高临床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将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进行主动监测,从中抽取100例靶向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61-7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最高;靶向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前三分别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皮肤;药物种类主要为片剂和注射剂,用药方式以口服用药和静脉滴注为主。 结论 在靶向抗肿瘤药物药品应用过程中,应当对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关注,确切掌握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科学对用药方案进行选择和调整,积极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主动监测 靶向抗肿瘤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奥沙利铂是一种具有特殊优势的新型抗癌药。为了进一步减少奥沙利铂的副作用,增强其靶向性,增加其可生物利用率,近年来,国内外对其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非常活跃。虽然目前奥沙利铂的脂质体还在临床试验阶段,其它新药的研发还在进行中,但随着新药物的研发,奥沙利铂的新药将会陆续上市,为临床上的癌症病人提供更多的药物。

  • 标签: 奥沙利铂 抗肿瘤药物 耐药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医嘱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本次收治的门诊处方为2022年1月份,患者来自于肿瘤科,均存在不合理的处方。以上科室处方共包含350份,其中不合理处方为13例。结果:不合理处方为13例,一份处方中可能含有2种意见,因此共包含15例。其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33.33%、6.67%、6.67%、6.67%、6.67%、6.67%。结论:引起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应加强药师培训和配伍监管,以此来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静脉配置不合理 情况
  • 简介:摘要阿维菌素类药物能够影响多种肿瘤的生物学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和自噬的诱导、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以及肿瘤干细胞等。阿维菌素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可单独给药,也可联合化疗药物一起使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进一步探索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抗肿瘤机制,可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理论指导。

  • 标签: 抗肿瘤药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阿维菌素类药物
  • 简介:【摘要】肿瘤是目前临床领域常见病症之一,同时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病症,损害患者身体健康,影响病患日常生活,而抗肿瘤药物研发也一直受到研发人员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深入研究抗肿瘤药物,取得显著效果,药物种类较多,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抗肿瘤创新药临床开发与申报策略。

  • 标签: 肿瘤 抗肿瘤药物 新药开发 申报策略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抗肿瘤用药相关性严重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和主要表现。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抗肿瘤药物诱发严重不良反应患者300例,回顾分析资料,分析患者自身因素、给药方法不同时不良反应风险差异,以及严重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机体部位。结果:患者因素调查显示,女性发生率[64.00%(192/300)]高于男性[36.00%(108/300)](P<0.05),(51~70)岁发生率为[63.33%(190/300)](P<0.05),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给药方法比较,静脉滴注发生率为88.67%(266/300),显著高于其他给药方法(P<0.05);受累部位显示,血液系统发生率较高,为56.67%(17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肿瘤药物用药中女性患者、中老年患者、静脉滴注给药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常见重症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 标签: 用药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肿瘤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卡巴他赛属于紫杉烷类药物,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肿瘤活性,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可与微管蛋白的亚基结合抑制微管动力学,亦可通过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紫杉烷类药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紫杉醇 多西他赛 抗肿瘤 研究进展 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