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黄芪为我国中医常用的中药材,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包含有多种成分,能够作用于多个信号通路并实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生长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目的。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以及黄芪研究的不断深入,黄芪的应用频率随之提高,此方面的研究陆续开展。本文从黄芪中药抗肿瘤成分、黄芪中药抗肿瘤作用信号通路、黄芪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丰富现有研究体系内容。

  • 标签: 黄芪 中药 抗肿瘤
  • 简介:摘要: 目前,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 ,以近 10 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针对多糖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及对肿瘤细胞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多糖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抗氧化,抗炎症,促进细胞活性,免疫调节等功能,并且毒副作用小。本文详细综述了多糖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为多糖产品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 标签: 多糖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在中药材中,黄芪属于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黄芪的有效成分有了更多的研究,而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挖掘,则为肿瘤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此研究,笔者将针对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研究进展 黄芪 作用机制 中药材 抗肿瘤
  • 简介:紫雪花水提液和紫雪花水提液与5-FU合用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抑瘤作用 ,紫雪花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和紫雪花水提液与5-FU合用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抑瘤作用见表1,紫雪花水提液和紫雪花水提液与5-TU合用对S180实体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 标签: 初步研究 抗肿瘤初步 水提液
  • 简介:摘要黄芪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调节机体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抗氧化应激,辅助化疗药物逆转耐药,以及改善骨髓抑制等。本文对近十年黄芪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黄芪抗肿瘤临床应用的拓展提供参考。

  • 标签: 黄芪 抗肿瘤 作用机制 综述
  • 简介:10-4mol·L-1的染料木素作用JEC细胞24,10-4mol·L-1的染料木素作用下的JEC细胞生长曲线呈现与5Fu相似的下降趋势,在96h10-4mol·L-1的染料木素对JEC细胞的抑制百分率达62.21%

  • 标签: 体外抗肿瘤 作用研究 抗肿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抗肿瘤药物进行靶向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规范有效护理患者和常规护理患者均60例,共120例,分别设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概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概率,干预组与对照组药物副作用总发生率分别为16.7%、35.0%,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干预组为95.0%优于对照组的81.7%,两种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肿瘤药物进行靶向治疗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用药安全性,同时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临床退广价值。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在应用抗肿瘤药物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以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6例肿瘤患者为对象。观察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的临床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类型,归纳不良反应的年龄层次。结果针对患者使用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调节激素平衡类药物组的发生比例最高达96.15%,其次为细胞毒性类药物组85.71%,最后为调节生物反应类药物组69.23%。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不同年龄分组来看,壮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76.92%,青年组其次为85.71%,中老年组的发生率最高达92.4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选择抗肿瘤药物,需要重点关注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群体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更换药物,将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 标签: 肿瘤患者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率 临床研究
  • 简介:结果青天葵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实验中对青天葵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和甲醇部位,方法青天葵部位提取物的制备主要采用溶剂法

  • 标签: 体外抗肿瘤 作用研究 抗肿瘤作用
  • 简介:余甘子叶提取物cc部位在浓度为25μg/ml时对Bele7404,cc和C部位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SGC7901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超过70%,E部位在25~1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P388D1细胞的抑制率均超过50%

  • 标签: 体外抗肿瘤 余甘子叶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情况,旨在进一步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的调配工作流程及管理。方法环境监测的生物标记物选择环磷酰胺(CP)和阿糖胞苷(CAR),监测项目包括不同工作环节中的环境擦拭样本及工作人员操作使用的手套和口罩,残留浓度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果PIVAS不同工作环节中的不同物体表面被环磷酰胺(CP)和阿糖胞苷(CAR)污染的程度不同,污染程度最重的是生物安全柜台面,CP平均污染浓度为3.303ng/cm2,CAR平均污染程度为0.838ng/cm2;其次是混合调配间门把手,CP平均污染浓度为1.629ng/cm2,CAR平均污染程度为0.108ng/cm2。结论PIVAS不同工作环节中的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肿瘤药物污染,这种污染同时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PIVAS应在现有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加强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抗肿瘤药物调配工作流程,最大程度降低PIVAS工作人员的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情况。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抗肿瘤药物 职业暴露 环境监测
  • 简介:模型组、环磷酰胺组、芝麻素高浓度组、芝麻素低浓度组,芝麻素低浓度组瘤重较模型组低(P<,芝麻素低浓度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高浓度组

  • 标签: 作用研究 小鼠抗肿瘤 抗肿瘤作用
  • 简介:亚硒酸钠和牡蛎多糖合成硒化牡蛎多糖(SeOPS),纤维素DE-52分离纯化,红外光谱结构表征。DPPH·,ABTS+和·OH清除作用及铁还原力测定SeOPS抗氧化活性。MTT法检测SeOPS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eOPS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SeOPS具有清除DPPH·和ABTS+作用,IC50值分别为7.102mg/mL和2.243mg/mL。·OH及铁还原力清除效果与牡蛎多糖(OPS)无显著差别。SeOPS阻滞人宫颈癌(Hela)细胞G0/G1期及肝癌(HepG2)S期的发育,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标签: 牡蛎多糖 硒化 人宫颈癌细胞 肝癌细胞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模型组、环磷酰胺组、芝麻素高浓度组、芝麻素低浓度组,芝麻素低浓度组瘤重较模型组低(P<,芝麻素低浓度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高浓度组

  • 标签: 作用研究 小鼠抗肿瘤 抗肿瘤作用
  • 简介:美味猕猴桃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5~6,美味猕猴桃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11~12,美味猕猴桃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e7404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7~8

  • 标签: 产美味 广西产 抗肿瘤活性部位
  • 简介:海芋的丙酮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分别在60g·kg-1和36.5g·kg-1的给药剂量下没有显示明显的急性毒性,海芋醋酸乙酯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  海芋的环己烷、石油醚、乙醇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较差

  • 标签: 不同溶剂 体外抗肿瘤 抗肿瘤研究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系统的研究了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发现其主要成分为三萜皂苷类成分(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烷型)。白头翁皂苷类成分药理活性明显,其中抗肿瘤效果最为显著。本文针对白头翁的抗肿瘤的药效学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白头翁 抗肿瘤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鼠源性单抗,最初鼠源单克隆抗体药物治愈疾病效果并不理想。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医药界在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因此,此药物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文着重分析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研究背景、研究进展及其市场动态等。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药物 市场动态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