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医用高耗材中的应用成效。方法我院在2015年1月-12月对手术的医用高耗材进行信息化管理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12月手术医用高耗材应用人工管理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一年内错误的发生率为0.61%,医护满意度为95.64%;对照组应用人工管理过程中,一年内错误的发生率为22.68%,医护满意度为78.52%.观察组的错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医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耗材的实物盘点和证件审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医用高耗材中的应用信息化管理,能显著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能有效控制医用高耗材的质量和应用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医用高值耗材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患者实施体温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到12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给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并给实验组进行体温预防针对性处理。记录两组患者的体温情况,测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满意程度为98%,要高于对照组78%,统计学具有明显差异。与此同时,实验组的体温概率为2%,对照组的体温概率为23%。结论要对手术患者进行体温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出现体温概率,还能够得到患者的高度满意,值得在手术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低体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手术物品的管理。方法采用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当前手术物品的管理现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对高物品进行系统的管理,杜绝了库房凌乱无章的状态。减少了因高物品使用产生问题而产生的医患纠纷。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巡回护士因高物品准备补齐而离开手术的次数,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高物品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 标签: 手术室 高值物品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中低耗材的浪费率。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手术中低耗材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寻找真因、设定目标值及衡量指标、拟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并制定标准化流程。结果手术中低耗材的浪费率由10.24%降至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手术耗材的浪费率,有效控制了手术成本。

  • 标签: 品管圈 低值耗材 浪费率
  • 简介:八岁那年,因为吃了表哥从老家门前的那棵树上摘下的两个半生不熟的李子,肚皮痛、拉水一样的大便,我再次被父亲送进了县人民医院。那是那一年里的第三次,前两次是因为自小就有、记不清让我住了多少回医院的贫血。浑身绵软无力地躺在病床上,看着冰冷的液体一点一滴,滴滴答答地流进我的血管,盯着高处干净但陈旧得斑斑驳驳的天花板,我想我的目光一定是安静的,而且,是那种无助的安静一我不知道,刚才还剧烈难忍的腹痛所以消失得那么迅捷,完全是因为正滴滴答答流进我身体的止疼药液在起作用。

  • 标签: 手术室 人民医院 安静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应用手术治疗已较为普遍,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体温流失情况,这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大,因此,在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过程中对患者行以体温护理,具有一定意义。本文笔者将对手术体温护理进行研究。

  • 标签: 手术室 低体温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急救护理。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研究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手术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原因10例颅脑伤中枢衰竭,2例心脏呼吸停止复苏无效,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结论对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取手术急救护理,抢救有效率明显提高,效果满意。

  • 标签: 手术室 急救护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
  • 简介:目前,针对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供需失衡的状况,日间手术模式对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种较好的创新服务模式。日间手术的建设模式*一体式日间手术部和住院部共用手术和病房,也可以有相对独立的手术间和病房,其优点是利用现有组织结构、公用设备、设施及人员。目前我院即采用这种方式。*独立式日间手术部与住院部分离,建有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包含接待手术、苏醒及病房,并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其优点是拥有独立的专业团队、独立的系统区域,使于术管理流程更加流畅。

  • 标签: 手术室建设 创新服务模式 医疗资源 供需失衡 利用效率 手术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手术急诊患者护理中循证手术护理的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室接受手术的患者90例,将其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循证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P<0.05。结论对于在急诊室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能够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术室急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手术急诊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手术护理的效果并记录下实践体会。方法随机选取60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急诊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循证手术护理,剩余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普通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变化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创口疼痛情况、身体康复情况以及不良情绪的出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这三方面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手术急诊患者给予循证手术护理,不仅能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加速患者身体康复的速度,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创口带来的疼痛以及术后不良情绪的产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急诊 循证手术室护理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开展护理管理后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列为观察组,并选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未开展护理管理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2组的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在2组的医院感染率与医患(护患)纠纷率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当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手术护理模式,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手术护理模式,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经过救治、急救护理、手术配合护理后,37例存活,存活率为92.5%;3例死亡,死亡率为7.5%。患者死亡原因为3例为多脏器衰竭,1例为心脏骤停。结论对手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提高了手术质量及患者生存率,优化了护患关系,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术室 急诊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细节护理在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手术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安全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前中后的全方位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体现人文关怀,减少患者不适,增强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方法通过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不同阶段心理需求的观察和讨论,对手术病人的术前及术后的访视,从生理、心理、社会解度考虑病人的需要,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性,制定心理指导方案。结果患者以较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术前预期的效果。结论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调整、手术中的积极配合、术后的恢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术室 手术
  • 简介:摘要研究和探索手术预防压疮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措施.回顾性分析和查阅手术压疮的相关护理资料,评价和总结压疮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等。局部长期受压和抵抗力低下是产生压疮的主要原因,患者年龄、体重、患病类型和心理情况是影响压疮的重要因素。手术患者长期仰卧在床上,局部组织持续受到压力,容易发生压疮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恢复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压疮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手术严格感染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衡量医院感染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使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够深切的认识到手术感染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同时也可能使重要的卫生资源出现浪费。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