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开展美术相关活动过程中,良好的游戏氛围是保证美术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和趣味性的关键,让幼儿对知识、欢乐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保证绘画工作顺利进行,美术活动价值也得到完美体现。本文简要分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价值,并深入分析小班手指印画活动游戏化要点,以供参考。

  • 标签: 小班 手指印画活动 游戏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手指氢氟酸烧伤的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3例手指氢氟酸烧伤患者急救、治疗、效果。结果 63例患者均治愈,19例患者术后手指留有瘢痕,康复训练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指氢氟酸烧伤较特殊,经早期急救处理、系统规范化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手指 氢氟酸烧伤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当幼儿在学儿歌时,手指跟着音乐节奏舞动变化的游戏就叫手指游戏。手指游戏过程中,手指舞动的同时幼儿的身体也会随之做出动作并将儿歌念出来。手作为人体重要器官的组成部分,其灵活程度与幼儿脑部发育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幼儿阶段加强对幼儿手指灵活度的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本文就手指游戏在小班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探究其实施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手指游戏 幼儿小班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笙是多簧乐器的鼻祖,其音域宽广,高音细腻圆润,低音浑厚低沉。笙的音孔较多,常演奏和音,所以对于演奏者的手指灵活度要求很高。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进行科学的手指技巧能力训练,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笙与手指适配度的方法。文章论述了训练手指技巧能力对笙演奏的积极作用,希望可以给广大笙演奏者提供练习思路。

  • 标签: 民族乐器笙 手指技巧 能力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多个宽蒂超薄皮瓣修复多手指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们治疗多手指创面共20例51指,均为单侧手多指掌侧或背侧创面;指掌侧创面8例,指背创面12例;其中11例3指创面,9例2指创面;单一创面面积1.0 cm×2.0 cm~3.0 cm×7.0 cm。均采用同侧腹部多个宽蒂超薄皮瓣修复多指创面,14~18 d断蒂。结果术后1例其中一块皮瓣因缝合张力大,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其余病例皮瓣均完全存活。术后随访3~20个月,皮瓣外观无臃肿,质地良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优35指,良9指,可5指,差2指。结论应用腹部多个宽蒂超薄皮瓣可同时修复多手指创面,皮瓣成活率高,外形质地良好,手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指损伤 治疗结果 宽蒂超薄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改推动的浪潮背景下,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与希望,更是要重视他们未来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手指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游戏活动,能够有效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说是“听,说,想”聚集一起的三要游戏活动,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并且使得他们的肢体更加灵活以及左右脑也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作用。其次还可以不受时间、年龄、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开展。教师以此也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相应的手指游戏活动,营造出轻松快乐的活动氛围,促使幼儿能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下享受快乐的学习,如可以通过念儿歌,手做动作,大脑想象故事情节等过程中吸取到丰富的知识,以及他们的大脑、手部、心灵各方面都得到了开发。为此,手指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他们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幼儿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在“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取认知,并且还能加深对情感的体验,这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受益匪浅的作用。基于为此,本文通过探讨手指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 标签: 手指游戏 幼儿园教学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手指游戏为重要的游戏内容,不仅有助于凸显趣味化的教育思路,还有助于使每个幼儿能够在手指游戏中有丰富的收获,锻炼幼儿的认知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手指游戏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序地组织好对应的教育环节,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手指游戏 幼儿园教学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伸肌腱装置整体化修复治疗外伤后手指"钮孔"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我院对7例外伤后手指"钮孔"畸形的患者采取伸肌腱装置整体化修复方案进行治疗。首先通过被动活动使手指关节恢复正常范围。克氏针固定近指间(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joint,PIP)关节在0°伸直位,中央腱束翻转联合微型锚钉固定重建中央腱止点,依次紧缩松弛的腱帽(横行纤维韧带、斜行纤维韧带)和横向支持韧带等,并恢复其与中央腱束内侧部分和重建的止点的连接。术后观察患指活动度、外观和功能,分析并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9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钮孔畸形复发,继发鹅颈畸形1例。末次随访患指活动范围:PIP关节主动伸直丧失平均1°,主动屈曲平均98°;远指间(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DIP)关节主动伸直丧失平均2°,主动屈曲平均约59°。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5例,良2例。结论伸肌腱装置整体化修复方案治疗外伤后手指"钮孔"畸形,配合术后功能锻炼,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腱损伤 治疗结果 钮孔畸形 中央腱束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应用人工真皮修复手指甲床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应用人工真皮修复手指甲床组织缺损25例25指,其中拇指6指、示指8指、中指6指、环指4指、小指1指。术后1个月拆除整个人工真皮,随访观察甲床再生和指甲板生长情况以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病例手指甲床再次生长覆盖原有创面,指甲生长平滑光整、匀称坚硬,指甲板与甲床附着良好。患者对术后指甲生长满意度:非常满意24例,满意1例。根据Wang-Gao的指甲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22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人工真皮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损伤小,是一种治疗手指甲床缺损的安全可靠的修复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治疗结果 甲床 组织缺损 人工真皮
  • 简介:【摘 要】手指操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锻炼方式,是通过手指来进行锻炼的一种操,能改善儿童生理指标状态不稳定的情况,提升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辨析能力,而手指操本身是具有内在节奏动力的运动,是手指的运动和音乐中的速度节奏律动综合。将其应用在小学音乐的课堂当中不仅更能够符合新课标的改革,而且对儿童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效率也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 标签: 手指操 小学音乐 手指操的应用 新课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指皮瓣移植术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指皮瓣移植术手术患者113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采用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指皮瓣移植术围手术期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皮瓣成活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指皮瓣移植术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31例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患者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采用Saetta标准及TAM(总主动活动度)评定手指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2.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最后一次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关节面平整。骨折愈合的时间4~8周,平均5.7周。所有关节稳定,活动协调,没有出现半脱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手指麻木及皮肤坏死等术后并发症。最后一次随访采用Saetta标准评定手指功能:优21例,良8例,可2例。TAM功能评分:优24例,良5例,可2例。结论钩钢板是一种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有效可靠的方法。

  • 标签: 指骨 骨折固定术,内 微型钩钢板 关节撕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手指屈指运动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院医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41例。参照组仅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开展手指屈指运动联合康复训练,上肢功能活动度、焦虑和抑郁评分要对比。结果 干预后,参照组的上肢功能活动度、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观察组差,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联合训练能同时推进综合锻炼和专项训练,训练强度和改善情况都较有保障,能更好的调整脑卒中偏瘫好转,提高训练治疗有效性。

  • 标签: 手指屈指运动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 简介:摘要: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手指游戏是较为常见的一项游戏活动。不论是从教育学层面来看,还是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均具备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重视手指游戏的应用,采取相关策略,优化手指游戏对幼儿的促进效果。在应用手指游戏时,必须基于幼儿生活实际来开展游戏活动,且营造出自由活泼的游戏氛围,并确保游戏内容的新颖性,从而增强手指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提升幼儿的游戏参与度,最终优化手指游戏的实践效果,推动幼儿进一步成长。

  • 标签: 手指游戏 幼儿一日活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针对患有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手指点穴,分析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  方法 7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中,患者全部确诊为脑卒中偏瘫痉挛,收治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2月,随机均分,各35例,常规康复治疗用于A组,手指点穴用于B组,分析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 B组上肢运动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优于A组(P<0.05)。  结论 在针对患有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手指点穴可以使患者自身的上肢以及下肢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脑卒中偏瘫痉挛 早期康复治疗 手指点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第2足趾趾甲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同时保留第2足趾全长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6月,共收治手指末节脱套伤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8~45岁,平均29岁;均为手指末节脱套伤,其中示指5例,中指7例,环指3例,小指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3.0 h,平均1.5 h。应用第2足趾趾甲瓣修复,将第2足趾腓侧皮瓣旋转至足底跖侧后,其余创面取断层皮片游离移植固定。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6例手指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足趾皮瓣坏死,行第2足趾趾端残端缝合术。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5.7个月。全部皮瓣血运良好,皮瓣萎缩后与正常指体直径相当,TPD达6.5(4~10) mm;全部患者均恢复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13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第2足趾趾甲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可以有效地恢复患指的长度及美观,并且可以保留足趾的长度,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趾甲瓣 第2足趾 手指末节脱套伤 皮肤移植 修饰性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瓣(MPAF)修复拇指和手指指腹创面的疗效。方法2020年11月-2022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手外科采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修复10例(10指)拇、手指指腹缺损,其中切割伤3例,电锯伤2例,挤压伤2例,撕脱伤3例。损伤指别:示指4指,拇指3指,中指2指,环指1指。入院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足底内侧动脉走行情况,急诊行游离MPAF修复指腹缺损,供区取皮植皮覆盖。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5 cm~3.0 cm×4.5 cm,皮瓣切取面积2.5 cm×3.0 cm~3.5 cm×5.0 cm。由同一组医生进行门诊随访,评估术后效果,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例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全部成活,移植后皮瓣的色泽、质地、厚薄与指腹匹配,外观逼真,不需要二期行皮瓣修薄,其中2例皮瓣远端出现水疱,抽液换药后愈合。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皮瓣TPD为4~7 mm;供区全厚皮片移植成活良好;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结果优8例,良2例。结论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游离MPAF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血供可靠,质地优良,外形美观。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 拇指 手指 指腹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囊肿切除、骨赘咬除、V-Y皮瓣覆盖创面治疗手指黏液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20年2月,我们对21例22指黏液囊肿患者采用囊肿切除、骨赘咬除、V-Y皮瓣覆盖创面治疗,术后观察肿物复发、皮瓣存活、伤口愈合、感染、疼痛及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38个月,平均22.5个月,均无复发,皮瓣全部存活,伤口Ⅰ期愈合,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改善,由术前45°~75°(平均68.4°),恢复至术后50°~82°(平均72.2°);疼痛减轻,VAS由术前4.2±0.4降至术后3.4±0.2。术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囊肿切除、骨赘咬除、V-Y皮瓣覆盖创面是治疗手指黏液囊肿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黏液囊肿 外科皮瓣 骨赘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手指外伤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拇指20例,食指18例,中指12例。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VAS法评估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仅有剧烈疼痛及轻微渗血,并发症发生率4.00%。 术后1周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前后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加强对手指外伤患者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并发症,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 标签: 腹部带蒂 皮瓣移植 修复 手指外伤 临床护理 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指点穴对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抽选94例均分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手指点穴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实验组患者水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手指点穴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淋巴水肿,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同时能够提升乳腺外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及时防范护理工作中的意外事件,降低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从而强化患者住院化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外科 手指点穴 乳腺改良根治术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