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戏剧导演戏剧演出中对整个艺术创造负全责的人。本文以案头工作、排练工作、演出工作为三大理论层面,对戏剧导演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对于戏剧导演工作,希望提供理论启发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 标签: 戏剧 导演 工作 案头 排练 演出
  • 作者: 刘效东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艺术思维并不等同于形象思维,在艺术思维中还包括灵感、直觉、顿悟等,对于追求新颖独特和独创为艺术宗旨的艺术创作来说,灵感、直觉、顿悟的出现,就标志着创造力的产生,独特艺术境界的诞生就会成为现实。”艺术思维的产生离不开灵感、直觉和顿悟。笔者从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就观摩和自己的实际操作,对戏剧导演的艺术思维,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和感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法国当代戏剧导演阿里娅娜·姆努什金的导演艺术和创作实践与亚洲戏剧具有密切联系,是20世纪西方互文化和跨文化戏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姆努什金对亚洲戏剧的认识和理解,讨论了她的戏剧导演创作与亚洲戏剧之间的关系。姆努什金的亚洲戏剧经验和需求,更多地是对亚洲戏剧形式和演员形体艺术的感觉和想象,而不是在体系、技术和技巧上对亚洲戏剧的科学理解、占有和融合。姆努什金和太阳剧社用想象的亚洲戏剧形式演出西方传统戏剧的经典剧作,有助于为形式匮乏的西方戏剧创造一种反自然主义的和反现实主义的形式,同时也有助于为当代西方戏剧在其自我更新的理论和实践中想象地占有和利用亚洲戏剧提供合理的依据。

  • 标签: 姆努什金 太阳剧社 亚洲戏剧 古希腊悲剧 莎士比亚 互文化戏剧
  • 简介:中国内地现行戏剧导演人才的培养存在以下误区:教学模式虽有利于夯实写实主义戏剧导演基本功,但遗憾的是缺少听觉元素和视觉元素的训练;教学方法重构思轻操作、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实战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局限在现实主义的风格流派及其作品上,而置身于丰富多彩的世界戏剧潮流之外,缺乏对经典剧目的实验和戏曲传统的认同;学科分类上,戏剧导演与影视导演混为一谈,反映了对戏剧本体认识的严重不足;教学体制上,四年的学制与批量生产的招生规模并不符合导演人才境界。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拓展思维空间,方能迎来导演人才培养的美好明天。

  • 标签: 中国 戏剧导演 教学 误区
  • 简介:"当代戏剧导演艺术与导演艺术人才培养国际论坛"于2018年6月16-18日在上海举行。论坛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承办。适逢上海戏剧学院"国际导演大师班"项目成功举办10周年纪念,论坛邀请了来自10个国家的130位嘉宾和代表参会,就当代世界戏剧导演艺术的发展和各国各地区新时代戏剧导演艺术人才的培养等问题进行学术研讨、经验讲授以及意见交流。会议为期三天,分两个板块、四个单元。第一板块主要以国内外从事戏剧导演艺术教育的专家主题发言的形式展开;第二板块为高峰论坛,邀请导演教育界.

  • 标签: 上海戏剧学院 艺术人才培养 导演艺术 国际论坛 当代世界 网络时代
  • 简介:1986年由林兆华导演的《野人》正式公演,这出戏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震撼着话剧界。林兆华以生态学家的意识流为线索,用原始的人体造型与灯光的配合来表示剧中的意象,巨幅白布和着20双手缓缓升起,灯光一打,形成一种变幻莫测的神气景象,标示出与人艺当时风格迥然不同的另类风情。此剧公演之后便引起轩然大波,备受争议,人们在怀疑林兆华的同时,不禁疑惑。“这难道也是戏剧?这是以写实为标志的人艺戏剧吗?戏剧居然也可以这么导?”

  • 标签: 导演艺术 中国当代 探索戏剧 戏剧发展 新时期 二度创作
  • 简介:导演系的教师们关于建立最佳的专业考试模式的愿望被招生委员会接受了。于是,教师们根据确定导演素质的方法,希望将考试模式转向文学式的考试。但是没有这种文学式考试的先例。虽然在艺术大师爱森斯坦、萨赫诺夫斯基、托夫斯塔诺格夫、西莫诺夫和查哈瓦的著作中有过一些论述,但它们都是针对其它问题的。

  • 标签: 招生考试 导演 俄罗斯 院校 戏剧 考试模式
  • 简介:题记:莎士比亚说,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 标签: 导演 话剧 戏剧 莎士比亚 荒唐
  • 简介:台词在赵淼导演的戏中很少出现,但在《罗刹国》剧中为数不多的台词处理就显得是那样的贴切,台词的意义变得更为突出,并有着极高的价值。导演在这个戏里的视听处理较之他过去的戏有着很大的超越。导演舞台处理借鉴了戏曲、皮影、面具等中国文化艺术诸多元素,是富有新意的。但我所想说的新意并不是能把这些元素都用于戏中,简单地搬到舞台上呈现,而没有进行大胆地想像去再创造。所有的新意必须是以能够使这些诸多元素巧妙、

  • 标签: 导演创作 古为今用 戏剧 舞台处理 文化艺术 台词
  • 简介:从深入少女卖淫、脏器买卖等社会阴暗面的《黑暗中的孩子们》(2008)到为胜新太郎①最出色的角色画上休止符的《最后的座头市》(2010),阪本顺治②一直在不断挑战困难的题材,而与编剧丸山升一合作的《变色龙》(2008)以及上一部作品《误闯入的街道》,

  • 标签: 顺治 导演 采访 戏剧 拍摄 镜头
  • 简介:导演与演员一次实验戏剧排练的体会汪遵熹雷英戏剧诞生于祭神仪式之中,它从一开始就是人类和上帝对话的艺术。这正是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最本质的区别:电影是记录,而戏剧是交流。因此戏剧艺术的中心是表演艺术,这是一门演员与观众之间当场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心灵碰撞...

  • 标签: 实验戏剧 演员 导演艺术 排练演出 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 简介:郑大圣导演一直以鲜明的艺术风格耕耘在电影创作领域,他对于历史题材的偏爱,折射出其对中国时代发展脉络和人性矛盾的深度思考。从成名作《王勃之死》到最近的又一部艺术力作《村戏》,郑大圣导演呈现出鲜明的戏剧化风格,在编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的同时,埋设下一个个充满哲理蕴味的寓言。

  • 标签: 戏剧化 寓言 郑大圣
  • 简介:摘要:戏剧导演艺术创作中,导演需要根据文学剧本,指导演员在舞台进行再创作,从而为观众提供生动的文学剧本内容。在戏剧导演艺术创作中,人是其中的关键,因此,导演一定要重视创作中的主体意识,提升艺术创作能力,才能有效提升戏剧艺术性。本文对戏剧导演艺术创作中的主体意识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戏剧导演 艺术创作 主体意识
  • 简介:摘要:本文从戏剧导演的角度,探讨了在艺术创作中主体意识的作用和影响。首先介绍了戏剧导演对于整个舞台艺术创作的主导地位,接着分析了主体意识在戏剧创作中的重要性,包括对角色塑造、舞台呈现、观众情感引导等方面的影响。针对主体意识在戏剧导演艺术创作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探索了如何提升主体意识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最后,总结了主体意识对戏剧导演艺术创作的积极意义,展望了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方向。

  • 标签: 戏剧导演 艺术创作 主体意识
  • 简介:由安庆市导演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安徽省导演学会安庆市分会,于1990年10月31日成立。来自市直及各县代表及省市有关领导50多人出席了成立会。导演学会的成立,标志安庆市的导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今后导演队伍的建设,提高戏剧舞台的表现能力和演出水平,促进安庆戏剧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省剧协副主席王汝贵、省艺研所付所长朱继胜、省导演学会主席阚望以

  • 标签: 戏剧艺术 剧协 学会主席 戏剧舞台 戏曲现状 副主席
  • 简介:1927年暑假,英国牛津大学办了莎士比亚研究班,集中了全英研究莎士比亚的著名学者和教授前来讲学。正在英国中部伯明翰大学商科深造的一位中国留学生旋即报名参加了这个暑假莎士比亚研究班。这位青年不是别人,他就是日后驰骋中国剧坛,并始终热心将莎士比亚介绍给中国人民的导演艺术家、戏剧大师黄佐临。半个多世纪以来,黄佐临在莎剧研究、莎剧演出实践和支持、关心“中莎会”开展的各项活动等多方面,对中国的莎学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 标签: 导演艺术 戏剧观 莎士比亚研究 中国留学生 伯明翰大学 牛津大学
  • 简介:英国戏剧专家何其莘先生说.英国戏剧在文艺复兴时期经历了“诞生”.“黄金时代”和“逐步衰亡“三个阶段。黄金时代始自马洛.马洛出生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不久;黄金时代结束至弗莱彻.但衰亡的苗头从17世纪初就巳开始,正好是伊丽莎白一世去世的时候。所以,从伊丽莎白一世在位的1558年至1603年.正是戏剧艺术黄金时代的黄金时代,戏剧能获得如此难得的发展机会.离不开这个时代戏剧活动的总导演伊丽莎白一世。

  • 标签: 伊丽莎白一世 黄金时代 英国戏剧 导演 文艺复兴时期 “诞生”
  • 简介:一、为什么排《红星照耀中国》——文本的解读(一)背景:红星照耀世界1.70年前的一本奇书《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埃德加·斯诺。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到11月仅一个月时间就发行五版,可见当时海外人们对这本书的重视。

  • 标签: 《红星照耀中国》 导演阐述 戏剧艺术 信仰 浪漫主义 《西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