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为急诊医学一部分,其特点在于急、快、救,分秒必争抢救患者,而在抢救过程中急救医疗设备完好运转是急救成功的必要条件。对院前急救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及有效的管理,有助于提升院前急救水平,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综合多方观点分析院前急救设备管理、维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管理思路、管理效果,为提升院前急救设备管理水平,强化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供应及正常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院前急救 设备 管理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急救设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12月和2020年1月至12月两个时间段中分别选取急救医疗设备150件,2019年实施常规方式管理,2020年实施基于微信小程序管理,统计两个时间段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医护人员的管理满意度,统计学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与2019年医护人员对急救设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相比较,2020年更高,(P<0.05);2020年对管理满意度较2019年高,(P<0.05)。结论:对医院急救设备,实施基于微信小程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管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建议推广。

  • 标签: 微信小程序 医疗设备管理 急救设备
  • 简介:摘要:应急救设备是在应急情况下保障机上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设备。本文基于现行适航规章针对一般陆上飞机的应急救设备配备要求,结合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起降的特殊性,提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应急救设备的配备要求。

  • 标签: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应急救生 座椅 担架 救生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急救措施和急救效果。方法:抽选本院在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共计69例,将患者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使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A组共计34例,实施常规急救措施,实验B组共计35例,实施针对性急救措施。在此期间,医护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为后期数据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结果:经数据对比可知,相较于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需要采用针对性急救措施段来开展具体的工作,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急救措施比之于实施常规急救措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 标签: 骨科下肢创伤 临床急救 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电梯应急救援的现状,分析电梯应急救援方法,研究电梯应急救援管理在提升电梯应急救援水平,减少电梯困人事件或事故救援二次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加强应急救援的宣传,完善相关的应急设施,提高电梯应急救援专业技术能力在电梯应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电梯应急救援及电梯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性建议。

  • 标签: 电梯应急 救援方法 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救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常规干预法,实验组加用急诊护理流程法。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时间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脑梗死 急救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急救有效率、急救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生命体征、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急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骨折120院前急救方法及急救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接诊的78例严重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行120院前急救常规救治,研究组实行120院前急救针对性救治,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院前急救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9.74%),院前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骨折120院前急救中应用针对性诊治有助于提升急救效率和急救效果。

  • 标签: 严重创伤骨折 120院前急救 针对性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种类及发病的季度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11月急诊中心接诊的2400名患者,并对该段时间内接诊患者的疾病类型以及不同季度的发病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00名患者的疾病类型研究分析,在所有接诊患者的人中,创伤、心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人数最多,男性患者创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人数明显更多,与女性患者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2400名患者的接诊的季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季度接诊患者的人数最多最多,第四季度接诊患者的数量位居第二,第三季度接诊的患者人数最少。结论:创伤、心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院前急救疾病类型;第一季度患者接诊的人数最多,急救中心在对院前急救人员培训的过程中,应针对性地调整培训内容,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 标签: 急救中心 疾病类型 统计分析 发病季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实行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入院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9例采取常规急救护理为B组,余下29例采取急救护理流程设为A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抢救时间、采血到用血时间对比差异明显,其中A组较短(P<0.05)。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明显,其中A组较高(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实行急救护理流程效果明显,该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时间 采血到用血时间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方法:将近一年本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选取62例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的模式,参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并观察记录两组实验结果作报告。结果:经过不同模式下的护理后,实验组急救反应时间(23.81±6.41)min、急诊等待时间(0.52±0.43)min以及现场急救时间(15.58±5.12)min均短于参照组(43.68±5.77)min、(2.86±1.13)min、(16.48±6.11)min,实验组病患的转运成功率(96.77%)、并发症发生率(12.90%)与急救成功率(93.55%)较参照组(77.42%)、(32.26%)、(80.65%)都更高。结论:做好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急诊抢救效率。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抢救,方法:研究对象为 80 例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分为对照组(40 例,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0 例,给予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 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5%,差异明显,P

  • 标签: 急性心梗 心律失常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猝死在急诊中相对较为常见,其有着发病急、疾病类型复杂、病死率极高的特点,若未及时展开救治,不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更会影响到患者预后,对此还应当在急救的同时配合全面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从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根本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总结了猝死判断的进展,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 标签: 猝死 急救 护理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