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患者院内念珠感染及其耐药情况,分析老年患者念珠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中老年CUTI病例组的尿液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CUTI病例组与非CUTI患者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可能会引起CUTI的患病影响危险因素。结果真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本院老年念珠尿主要病原为白色念珠念珠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抑试验结果表明,制霉素和两性霉素B对念珠活性较强;CUTI病例组与非CUTI患者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UTI组在有创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及血糖升高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念珠感染仍以白色念珠为主,有创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及血糖升高是老年患者念珠感染的危险因素,真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患者 念珠菌 尿液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念珠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外阴瘙痒时不可用力搔抓、用热水烫洗及涂刺激性药物,以免加重感染,使皮损范围增大。绝经后的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阴道黏膜和皮肤干燥,阴道呈碱性,组织萎缩,易发生炎症及外阴瘙痒,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含激素类药物,以减轻症状。

  • 标签: 念珠菌性阴道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支气管肺念珠病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依据其临床表现,特别是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下降的基础,结合X线表现;可考虑诊断,但病原学鉴定是确诊的依据。首先治疗原发病及去除诱发因素,如停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加强支持疗法,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真菌治疗选用氟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一般敏感性在50%以上。

  • 标签: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念珠病CT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6例经证实的肺念珠病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结果肺内单发片状影或合并空洞5例,21例肺内表现为弥漫性点片状影或合并空洞影,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前复查CT病灶无消失,反而出现新增加的病灶。结论CT对诊断肺念珠病有一定价值,但无特征性,需结合病史、痰检及组织病理学等相关检查。

  • 标签: 念珠菌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了47例老年人口腔念珠病的临床观察诊断资料,其中急性假膜性口腔念珠病15例(31.9%),舌念珠感染16例(34%),义齿性口炎9例(19.2%),慢性增殖性口腔念珠病4例(2.1%)。阳性检出42例,阴性3例。采用氢氧化钾涂片查菌丝及芽胞,组织切片PAS染色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并合理用药,全效治疗。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念珠菌病
  • 简介:中药抗真菌作用研究历史悠久,从天然中药中寻找筛选抗真菌新药或研发针对耐药白念珠的药物,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对白念珠的干预作用实验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中药 白念珠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念珠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妇科门诊收治的78例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结果78例患者中痊愈5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人数72例,有效率92.31%。结论复发性念珠阴道炎病经过系统治疗,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复发性 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观察两组Ⅰ组给予克霉唑栓500mg单次阴道上药;Ⅱ组给予克霉唑栓500mg单次阴道上药,同时氟康唑150mg/天口服,连用3天;两组均月经后第一天重复克霉唑栓用药6个月,Ⅱ组同时口服氟康唑150mg/天1次即可。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月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月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克霉唑栓阴道上药及氟康唑口服联合应用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克霉唑栓 氟康唑 治疗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 简介:摘要临床调查研究显示,身体各部分恶性肿瘤的患者常并发口腔念珠感染。口腔念珠病在癌症病人中十分常见,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接受全身化疗的病人以及接受头颈部放疗的病人,晚期癌症病人尤其高。本文就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念珠病感染口腔的可能机制、致病念珠的特征和种类,以及其防治方法三方面展开,介绍一些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系统性念珠病小鼠模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对数生长期白念珠酵母细胞(1×106CFU/ml),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小鼠死亡率观察;小鼠肾脏、脾脏组织白念珠培养、鉴定;将肾脏组织做病理学标本PAS染色。结果实验组小鼠的死亡率为100%;实验组肾脾组织培养有白念珠生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炎性肉芽肿形成,肉芽肿内有大量的白念珠孢子和菌丝生长及炎细胞浸润。结论直接将适量的白念珠酵母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可以建立稳定的系统性念珠病小鼠模型,避免了应用免疫抑制剂所导致的人为性实验干扰因素,更好地为系统性念珠病的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 标签: 小鼠 念珠菌病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了解引起夫妻双方生殖器念珠病的病原是否为同一种致病菌,并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常规念珠培养方法培养,API20CAUX进行鉴定,微量稀释法行药敏检测。结果88例患者(44对夫妻)中,检出白念珠73例。夫妻双方共同由同一菌种致病例数为41对,白念珠引起者为36对,光滑念珠引起者为2对,近平滑2对,克柔念珠1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药敏显示88株念珠对制霉菌素全部敏感,对克霉唑也高度敏感,对伊曲康唑、氟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夫妻一方患有生殖器念珠病时,另一方应做好性伴通知工作,行相应检查,必要时行药敏实验,以降低念珠病的复发率。

  • 标签: 生殖器念珠菌病 阴道念珠菌病 性传播 药敏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痰标本念珠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有效防治念珠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的169株念珠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9株念珠中,以白色念珠最常见;药敏结果显示痰标本念珠对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最低,而对制霉菌素耐药率最高。结论了解呼吸道念珠菌株分布,加强耐药检测,对有效防治呼吸道念珠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念珠菌 耐药性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殖器念珠感染的危险及保护因素方法选取男女各20名生殖器念珠感染的患者结果40患者与配偶、性伴患病、广谱抗菌素的应用及包皮过长有关,同时选用宽松、适中的棉质内裤对生殖器念珠病有保护作用结论配偶/性伴患病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同时积极的做好治疗与护理。

  • 标签: 念珠菌,生殖器感染 危险与保护因素
  • 简介:目的构建用于白念珠IPF14744基因敲除的载体质粒。方法分别扩增白念珠IPF14744基因ORF两侧上下游的片段,通过酶切与连接反应,将上下游片段分别插入到p5921质粒的hisG—URA3-hisG盒两端,从而形成,IPF14744敲除载体质粒pUC-14744-URA3。结果成功获得IPF14744基因敲除载体质粒。结论所获得的质粒pUC-14744-URA3可用于白念珠,IPF14744基因的敲除。

  • 标签: 白念珠菌 IPF14744基因 质粒
  • 简介:目的探讨念珠阴道炎患者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检测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58例念珠阴道炎患者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79例。A组为单纯治疗组,局部放置达克宁阴道栓1周,同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次,1次/d,共1周;B组为混合治疗组:局部放置达克宁阴道栓1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次,1次/d,共1周,同时给予Uu敏感药物多西环素片口服,0.1g/次,2次/d,共1周,或者克拉霉素片口服,0.5g/次,1次/d,共1周;2组患者均在治疗结束两周后复查念珠及培养Uu。结果A、B组治疗前Uu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6.20%、93.67%,治疗结束2周后,Uu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0.45%和14.46%。A组与B组治疗前后Uu阳性率比较χ2分别为0.13和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念珠阴道炎合并Uu感染率高,但联合抗Uu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Uu培养作为念珠阴道炎诊疗过程中常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不大,不推荐念珠阴道炎患者常规抗Uu治疗。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念珠菌阴道炎 治疗 常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