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列举使用抗心律失常、高血压、休克、降血脂等心血系统药物对心脏产生不良反应的资料,说明怎样选择最佳药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疗效,而使毒副作用最小,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也是当前心血疾病用药所研究的主要课题。

  • 标签: 心血管病 用药研究 不良反应
  • 简介:中老年心血患者必须长期用药来控制心血病情,需停服药物,必须考虑其引起的诸多反应。本文介绍脑心血患者停服硝酸甘油、地高辛、心痛定、可乐定等药物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停药 不良反应
  • 简介: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常牵涉到许多基因异常及信号传导异常,因此抗肿瘤药物也会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引起多种毒副作用,尤其是心血不良反应。严重的心血毒性可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造成死亡。对心血不良反应的认识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

  • 标签: 靶向治疗 心血管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致心血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例左氧氟沙星所致的心血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致心血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2h内发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心悸和心脏不适,严重者可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左氧氟沙星的心血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心血管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致心血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 12例左氧氟沙星所致的心血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致心血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 2h内发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心悸和心脏不适,严重者可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左氧氟沙星的心血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心血管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血疾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临床防治措施,对照组患者常规监护,对所有患者使用了心血药物,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发生4例恶心呕吐、4例皮疹、1例血小板降低,观察组2例恶心呕吐,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使用临床防治措施产生的效果良好,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心血管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血疾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临床防治措施,对照组患者常规监护,对所有患者使用了心血药物,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发生4例恶心呕吐、4例皮疹、1例血小板降低,观察组2例恶心呕吐,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使用临床防治措施产生的效果良好,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心血管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上报于全国药物不良反应检测网络的心血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90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系统常用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所包含的药品种类达到43种,降压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心血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到的药物包括注射制剂以及口服制剂;另外,心血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具有多元化,其中皮肤系统所占比例最高。结论要控制和减少心血系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要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加以重视,并加强不良反应管理,对临床心血系统药物的应用进行规范。

  • 标签: 心血管系统 常用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不良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有71例老年患者发生药源性心血不良反应,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诸多不良反应中,尤以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早搏最为常见,其次则为心衰、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心肌梗死。经过多因素分析可知,导致患者发生药源性心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心血疾病、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史。结论为保证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必须要依照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为其选择合适的临床用药,并尽量减少联合用药。

  • 标签: 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 静脉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有12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ADR要有足够的认识,在给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时,掌握其不良反应,对曾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合理用药,在患者用药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用药后的任何不适,应尽快查明原因,必要时应停药,对症救治,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
  • 简介:目的了解碳酸锂致心血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碳酸锂""不良反应""心"为检索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关于碳酸锂致心血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8篇,病例8例,其中男3例,女5例。结论临床使用碳酸锂应注意心血系统不良反应,监测血锂浓度和心电图等,及时停药及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碳酸锂 心血管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疾病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心血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监测,分析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与保钾利尿剂、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与α1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便秘等。结论临床应重点监测心血疾病中联合用药,掌握药物禁忌证,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药物不良反应和防治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收治心血疾病患者90例,选至2020年3月-2022年8月。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统计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效果。结果:本组90例心血疾病患者中,共78例患者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66%,包括:呼吸系统损伤12例,皮肤损伤24例,循环系统损伤20例,消化系统损伤12例,免疫系统损伤5例,泌尿系统损伤4例,血液系统损伤1例;经过针对性防治后,治愈60例,好转18例。结论:在心血疾病治疗中,各类药物的使用会引发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要求在用药前结合患者病情、表现合理选用药物,并了解常见不良反应和防治方法,保证患者不受到二次伤害,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心血管药物 不良反应 防治效果
  • 简介:外周水肿与钙拮抗剂扩张血管作用有关,某些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Verapamil、硝苯吡啶Nifedipine和地尔硫卓Diltazem短期或长期治疗可能使血液动力学及临床预后恶化,目前在已使用b阻滞剂基础上联合使用钙拮抗剂或维拉帕米等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用于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乃为较佳选择

  • 标签: 中的不良反应 心血管疾病中的 钙拮抗剂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利尿剂在心血疾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门诊收治的心血疾病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采用利尿剂的方法进行治疗。依据患者病历、治疗情况以及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分析中发现,400例患者中有164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患者有63例,体位低血压或者血压下降的有33例,糖、血脂代谢紊乱的有45例,血尿升高和痛风的患者有23例。结论心血疾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利尿剂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患者在使用该种药物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把握使用的剂量,在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利尿剂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查阅2007年1月~2009年8月3个干休所117例高龄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血不良反应的13例患者进行访视,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心脑血管灌注不足症状,血压监测显示大多数患者收缩压或(和)舒张压下降过低,部分患者有心电图或脑CT/MRI缺血征象。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尤其高危患者(伴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颈动脉狭窄)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心血不良反应,因此,要注意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制定个体化的联合治疗方案,降压中要把握好降压幅度和速度。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不良反应 高龄老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心血疾病住院患者联合用药情况,针对产生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住院患者,用药方式为二联或者三联合并用药。分析患者合并用药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为患者合理用药做出指导依据。结果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他汀类、硝酸酯类为本次调查中主要用药。其中使用频率高的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43.6%)、β受体阻滞剂(54.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39.5%)、利尿剂(49.7%)、他汀类(51.6%)、硝酸酯类(56.7%)。二联用药占65%,三联用药占33%。结论心血疾病合并用药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升高,因合理慎重选择联合用药。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住院患者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导致心血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科行卡托普利治疗后出现心血不良反应的46例患者资料,分析不良反应情况及预防措施。结果卡托普利所致不良反应集中出现与用药30min内,占50%以上,主要表现为低血压、窦性心动过快、下壁心肌梗死等类型,经药物减量及停药护理后,不良反应在短期内消失。结论在卡托普利临床治疗中,易出现多种类型心血不良反应,需予以患者合理预防措施干预及对症治疗,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血管 不良反应 卡托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托普利导致心血方面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制定并落实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将72例因卡托普利导致心血方面的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并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进而对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不良反应类型低血压36例、窦性心动过速18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下壁心肌梗死4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血压升高2例。(2)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使用卡托普利0.5h内出现不良反应者24例、0.5h至1h出现不良反应者39例、>1h出现不良反应者9例。(3)处理效果21例住院进行观察、治疗,进而心电图水平、血压水平均恢复正常,复查无异后出院;51例采取停止使用卡托普利药物或减少卡托普利药物剂量后,心电图水平、血压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在使用卡托普利药物期间,需明确适应症,控制药物剂量;若有不良反应状况发生,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此使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卡托普利 心血管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钙拮抗剂治疗心血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患为基本对象,共有300例,对患者给予钙拮抗剂药物治疗,分析病患治疗后的基本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有101例病患产生了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33.67%。病患产生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为心悸、面部红肿、便秘、头痛以及外周组织水肿等,所占比例较多的为面部红肿以及头痛,各占不良反应总例数的21.78%、39.60%。结论对于患有心血疾病的病患使用钙拮抗剂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相应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极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为此,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要经过具体的预防措施来防止不良反应的出现,从而提升病患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钙拮抗剂 心血管疾病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