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入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评价两组患儿注入后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注入中的应用从提高抢救率、减少药物浪费、避免院内感染、降低经济成本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对PS注射患儿积极有效抢救,提高抢救率,减少药物浪费,优化操作流程,避免院内感染,降低经济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留置气泡注射技术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1、前言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碱之后,溶液的矿化度会因碱提供电解质而提高。由于矿化度增加,而且所生成的脂肪酸盐的最佳矿化度又比较低,导致加碱后溶液的最佳矿化度不同于纯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添加碱还会减少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本文将首先讨论这些化学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介绍两个碱-表面活性剂驱现场试验的情况。

  • 标签: 表面活性剂驱 碱提 表面活性剂溶液 矿化度 脂肪酸盐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实际价值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中54例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其胎龄均小于35周.随机将54例早产婴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7例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27例患者不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并发症中发生1例脑室内出血,2例支气管发育不良,2例患有视网膜病,1例死亡,好转21例,患儿住院天数为(10.5±14.0)天.对照组患儿并发症中,发生4例脑室内出血,2例支气管发育不良,5例患有视网膜病,10例死亡,好转6例,患儿住院天数为(21.5±12.0)天.经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脑室内出血、视网膜病情况以及住院天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支气管发育不良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新生儿应该及早监护,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疗效Thevalueofapplyingtheactivitymaterialofpulmonarysurfaceto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iciencyofpulmonarysurfactant(PS)thetherapyforprematureinfantsinlocalhospitalsbeforeneonataltransportation.MethodsIn2012January-2013Januaryinourhospital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in54prematureinfantswith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whichwerelessthan35weeksofgestationalage.Atotalof54casesofprematureinfa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experimentalgroupof27patientsofpulGmonarysurfactant,acontrolgroupof27patientswithoutpulmonarysurfactant.Comparedanddiscussed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thetwogroups.ResultsIntheexperiGmental,1casesofhemorrhage,including2casesofbronchialdysplasia,2patientswithretinopathy,1casesofdeath,hospitalizationforchildren(10.5±14)days.TheconGtrolgroupwerecomplications,including4casesofhemorrhage,2casesofbronchialdysplasia,5patientswithretinopathy,10casesofdeath,hospitalizationforchildren(21.5±12)days.ConclusionsPScombinedwithmechanicalventilationisaeffectiveandrapidwaytotreatNRDS.PScombinedwithmechanicalventilationcanimprovetheprognoKsiesyowfotrhdesnewbornwithNRDS.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Pulmonarysurfactant;Clinicaleffect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4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早产儿予以早产儿的常规处理,研究组还则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观察两组早产儿的NRDS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早产儿的预防治疗结果方面,两组早产儿在血气分析情况、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早产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DS多见于早产儿,并且临床的病死率比较高,使用PS预防NRDS有着理想的临床效果,因此对于那些胎龄小以及体重低的早产儿需要尽早应用PS以预防NRDS发生。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并发症 机械通气
  • 作者: 葛仲夏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葛仲夏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医院儿科河北沧州062350【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89-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肺表面活性物质为主要材料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观察其治疗现状,致力于寻找改善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病患临床指征的救治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05月-2015年05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60例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病患,参照随机法方案将60例病患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病患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为主要方案开展救治活动,对照组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要方案开展救治活动。结果结果发现实验组病患在养合指数、住院时长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存在着差异(P<0.05)。结论基于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病患而言,选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为主要方案开展救治活动可以改善病患肺部氧合基本功能,还能提升其预后质量。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治疗 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机械通气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682,P<0.05);在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辅助通气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氧合功能改善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以及生存率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以及生存率结果分别是(3.44±1.39)小时、(7.17±2.37)小时以及79.17%(19/24),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以及生存率结果分别是(5.00±2.10)小时、(11.02±3.70)小时以及58.33%(14/24),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患者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氧合功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用氧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为该疗法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纳的56例ARDS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92.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理想,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足月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总部位于洛杉矶的AEChemie推出了Gilsoft系列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这是一系列新型产品,具有纯天然来源,利用了在各种有机油中发现的独特性能。Gilsoft采用一项专有专利的技术,保留了原料油的大部分特性。它是非离子型物质,在很多地方都可使用,包括敏感性皮肤。Gilsoft可以用作主要或辅助表面活性剂。

  • 标签: AE CHEMIE APG 新型天然 烷基糖苷 原料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胎龄30周以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的对象是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胎龄30周以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6例,将其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有患儿23例.23例甲组患儿治疗方案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其中治疗期间有3例患儿自动出院,观察对象将其去除;23例乙组患儿治疗方案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将两组患儿治疗后12h、24h、48h的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分析值、氧浓度(FiO2),肺部感染、颅内出血并发症情况,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乙组患儿治疗后12h、24h、48h的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分析值、氧浓度(FiO2)与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儿肺部感染,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乙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甲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甲组P<0.05.结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胎龄30周以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和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助于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家庭负担,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益.关键词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龄30周以上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30-02

  • 标签:
  • 简介:1、前言当前,全球能源消费中约85%以上为化石能源。国际能源署(IEA)在其《世界能源展望》(IEA,2006)中指出,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将增加53%。虽然大多数能源专家都认为全球的能源资源足以满足这些新增需求,但仍需寻找更多的资源储量。这意味着石油工业必须大幅度提高各种类型油气藏的采收率。《斯伦贝谢市场分析2007))认为,全球石油资源的60%、天然气资源的40%都埋藏在碳酸盐岩内(斯伦贝谢,2007)。

  • 标签: 油藏采收率 碳酸盐岩 表面活性剂 《世界能源展望》 国际能源署 天然气资源
  • 简介:通过室内实验从油田污水中筛选出一株类短短芽孢杆菌,经研究发现,该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效辅助降黏特性,利用生物与化学的协同效应可显著降低稠油黏度。降黏剂A/菌株B-1发酵液的最佳降黏复配体系为:降黏剂A用量为0.20%,菌株B-1发酵液用量为50%(即体系最佳油水比为5∶5),降黏率达96.43%。该生物体系可减少降黏剂用量,既大大减小化学降黏剂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充分发挥生物方法的优势,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在未来稠油开采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生物表面活性剂 稠油 化学降黏 复配体系 增效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量含有表面活性剂(尤其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对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了解研究进展。

  • 标签: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测定方法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