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当王安忆在好几个场合要和张爱玲“划清界线”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美国新批评第三代人物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在王安忆那里存在吗?或许是的,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热爱市俗生活的小说家而言,张爱玲那精致细腻的笔触是她们的噩梦。

  • 标签: 王安忆 张爱玲 小说 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
  • 简介:许子东在《读书》2011年第12期上刊登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作者之所以研究张爱玲,就是关注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探讨张爱玲与二十世纪中文文学发展的关系。过去二十年。两岸三地对张爱玲的评论,看似十分热闹,

  • 标签: 文学史意义 张爱玲 《读书》 文学发展 二十世纪 两岸三地
  • 简介:张爱玲和电影的渊源众所皆知,她与戏剧——尤其是传统戏剧——的关系其实一样耐人寻味。在绍兴戏《华丽缘》伧俗的舞台上,她看出男女相悦的素朴真情;乱世的《倾城之恋》,不过像是胡琴的几个过门,拉来拉去又回到了人间原本的调门。而在文明陷落后,只有蹦蹦戏花旦凄厉高亢的声腔,依然回荡在宇宙洪荒之间。

  • 标签: 张爱玲 《金锁记》 京剧 京戏 《倾城之恋》 传统戏剧
  • 简介:根据张爱玲小说《金锁记》、《怨女》改编的京剧《金锁记》即将公演。笔者有缘先行拜读剧本以及剧场设计文案。从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怨女》中的柴银娣再到京剧中的曹七巧,固然三者各有独立自足的形象及生命意涵,然而由小说、剧本彼此“文本互涉”的关系观之,三者皆以怀具多重幽恨的“怨女”形象为核心,由张爱玲的创作(《金锁记》中、英文版)、改写(《怨女》英、中文版),直至王安祈教授、赵雪君同学两位编剧重构情节人物、转换艺术手法,从《金锁记》“前世”迤逦以至京剧中“今生”,此一创作之链似可视为“怨女”的三阶段书写及展演,是七巧形象的再现与重塑。

  • 标签: 张爱玲小说 书写 《金锁记》 《怨女》 曹七巧 艺术手法
  • 简介:香港话剧团《倾城之恋》曾巡演多处.包括2006年5月演出于北京首都剧场、2005年10月演出于上海话剧芝术中心艺术剧院。该剧由毛俊辉导演.梁家辉、苏玉华、刘雅丽主演。主演梁家辉以剧中范柳原一角.获得2006年第十六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本刊特转载两文以飧读者。

  • 标签: 《倾城之恋》 张爱玲 戏剧表演艺术 话剧团 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