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话词重音的有无及其分布的规律是汉语音系中长期以来争议最多、挑战性最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双音这一重音的最小单位入手,一方面探讨重音的表现及其与声调的关系,一方面探讨重音的辨别方法及其类型的界定。我们认为:声调语言的轻重音必然表现为调值实现的充分度,而这种充分度既可以通过语音设备来测量,又可以通过对比法用说活人的内在语感来鉴别,二者均不失为当代音系研究的手段。本文提供了作者自1996年以来共同探讨用对比方法测试北京人对北京话带调双音节词语重音的内在语感所得到的初步认识,并对今后的词重音研究提出一些没想和建议。

  • 标签: 重音 声调 轻声词 带调双音组 带调左重组 最小差别对
  • 简介:<正>一个话带信道它的振幅相位特性较平坦之处大约只有2400Hz,对于这类频带受限信道其信噪比一般较高,典型值为28-30dB。根据C.E.Shannon信道容量公式计算其值为22.3-23.9Kbit/s。在美国和欧洲一些电话信道的高端频率已超过3500Hz,则对于3200Hz的带宽(300-3500Hz),理论上话带信道容量(信噪比为30dB)为32Kbit/s。

  • 标签: 话带MODEM 调制解调器 自适应均衡 话带信道 数据压缩 载波同步
  • 简介:双音的运用,能给予大提琴表现各种复杂情感以广阔的天地。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复杂双音,不断地出现于大提琴作品之中。因而,如何准确、谐和地演奏双音,便成为大提琴左手技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了。

  • 标签: 双音 五度 纯律 平均律 和声织体 音差
  • 简介:汉语中双音词的颠倒使用的现象很不少.修辞学把这一现象列为一种修辞格,叫“颠倒”或“倒置”。现举几例:

  • 标签: 双音词 颠倒 修辞格 修辞学 汉语
  • 简介:共有874个联合式双音词.联合式是最重要的双音词结构方式.从词性、语义、词序等角度观察,联合式双音词呈现出一定特点,透露出汉语双音化的一些情况.

  • 标签: 释名 双音词 联合式 双音化
  • 简介:从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来看,古汉语知识的考察主要涉及到这些方面:①通假字;②古今异义的词;③一词多义;④词类活用;⑤特殊句式(倒装、被动、省略、判断)等。因此,积累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特别是高中语文课本收录的常用词,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迫切而必要。我就对高中语文古今异义双音节词语作了归纳整理,以备复习考试用。

  • 标签: 高中语文 古汉语知识 收录 归纳整理 文言实词 课程标准
  • 简介:汉语词汇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今汉语词汇方面出现了很多的不同之处。从音节看,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说明:为节省篇幅,下文均简称“今语”。]复音·词、多音词占优势。有些两个单音词经常结合使用的古汉语双音短语,在今语甚至在古

  • 标签: 双音 现代汉语 多音词 指示代词 程度副词 以今释古
  • 简介:摘要:“到、在、向、自、于”等出现在动词后面时,传统的说法认为,它们跟其后面的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当补语。本文认为,“双音形式+于”可以分成3种类型,即(1)“00+于”(出版于),(2)“0+(0+于)或0+(0于)”(不至于),(3)“0+0+于”(有助于)。(1)(2)(3)类型中“于”不跟它后面的成分构成介宾结构做补语,而跟它前面的双音节构成述语.

  • 标签: 介宾结构 双音节 “于” 句法 汉语
  • 简介:汉语词汇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双音节词越来越多,在今天已占了绝对优势。双音词为什么这样多呢?其原因是复杂的,但能构成语言的美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 标签: 双音词 双音节词 语言美 动宾式 语义结构 表义
  • 简介:临海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是台州地区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临海方言属浙江吴语浙南区台州片。本文对临海方言双音节变调调型进行声学实验,对其音高和调长进行研究。

  • 标签: 临海方言 连读变调 音高 调长
  • 简介:<正>六、否定词双音化否定词组成的双音词语,在古汉语中是大量的。大致有三种组合形式,表示三种不同的意思。1.否定词与副词、助动词等组合,表示一般否定意义,常用在否定句中。未尝《论语·八佾》:“吾未尝不得见也。”未始《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未始,同未尝。未几《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 标签: 左传 双音化 古汉语虚词 否定词组 庄子 上古汉语
  • 简介:词缀,是汉语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汉语双音化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敦煌愿文中加缀的双音词较之前代既有继承,亦有发展,名词加前缀的双青词仅六个;名词加后缀的双音词也不是随处可见,其中以“头”为后缀组成的双音词,愿文中只有一例,“子”、“儿”、“家”等则使用比较频繁。

  • 标签: 敦煌愿文 双音词 词缀
  • 简介:本文选定“五四”初期的封闭式语料作穷尽性分析,分8类讨论137个并列式双音词未能进入现代汉语通用词汇的原因,从音、形、义等多角度探讨汉语双音词构成的优化原则。

  • 标签: 并列式 双音词 构词 优化
  • 简介:文献[1]给出了用超球多项式表示带调和函数的定理,但没有给出系数的具体表达式,文[2]给出了系数的计算公式,但其方法比较复杂且不够直观,本文用简单的方法证明了这一公式。

  • 标签: 带调和函数 球调和函数 超球多项式
  • 简介:<正>单音节动作动词和双音节动作动词不仅在句法功能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语用功能上也各有其特点。本文拟将考察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对不同语体·句类的感受度,描写其语用功能差异,并兼及与使用者的关系。

  • 标签: 动作动词 单双音节 语用功能 单音节 书面语体 口语语体
  • 简介:本文针对近年来汉语中出现的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用法逐渐增多的语法现象,提出了研究这一现象的5项基本原则,全面研究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3018个动宾式动词,并对其中在中国内地已普遍可以带宾语的298个动宾式动词分5大类17小类进行了语义的和语用的分析研究,指出,这一用法目前在汉语社会中正逐渐用开来,并可能会依照语言的类推规律,逐渐会为汉语社会所普遍认可。

  • 标签: 动宾式 动词 宾语
  • 简介: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随着汉语的演进,汉语词向双音节发展。由单变双,是汉语词汇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推动汉语词汇由单向双发展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汉语的古今语音趋于简化,语音简化产生了大量的同音词,超过一定限度以后必然造成语言使用的不便而要求改变;其二,人的思维日益严密化和复杂化,要求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提高准确性和丰富性,单音节词由于具有多义性、概括性、

  • 标签: 双音节 汉语词汇 单音节词 语音 现代汉语 合成词